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2022-08-22由 雲水喃 發表于 林業

大青陽口站在哪裡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開元末年,古新羅國王室近屬金喬覺航海而來,卓錫九華,苦修成道,99歲圓寂後,被僧徒尊為地藏菩薩應化,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千百年來,僧眾雲集,香火不絕。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自李白賦詩九子改為九華後,九華山蓮花佛國人文景觀的光華遠遠將九華山壯麗的自然景觀擺在了後面。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信徒 來此自然是為朝拜,遊客們為著九華而來,在九華名氣或者旅行社安排下,朝佛不自覺的也成為了主要內容,而九華的自然美景,卻受到了冷落,甚至很多去過九華的人如果問起來,還會脫口而出那裡真是沒得玩,事實是大多人將九華美景主動放棄,匆匆而至寺廟,匆匆又歸去,將美景棄之,還發出如此感嘆,這也是人云亦云的結果吧。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如果是我一個人,可能我也會將此次九華之行定位在朝拜,只是一行人,想安靜都難,於是,臨時決定脫離小集體,選擇自然景觀,所以才有了個人認為超值的此次九華風景之旅。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住在九華街,許多大的有名的寺就在街頭巷角,所以半天時間,跟著他們,雨中匆匆走了遊客必去的上禪院、肉身寶殿和旃檀禪寺。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從花崗條巖的街上,順著標誌牌開始上臺階去上禪院,孰料雨將幾個人逼到道旁,雨也一會半會兒沒有要停的意思,等待半小時後,冒著雨從一扇小門經過一尊彌勒佛轉至上禪院的大雄寶殿,殿裡在做法事,很莊嚴肅穆,看了一會,跟著別人又跑到殿後的滴水觀音像那裡,有人在名為“金沙泉”的觀音手裡淨瓶落下的水流裡洗手洗眼,據說可以耳聰目明,我一慣不湊這樣的熱鬧,站到一邊看風景去了,無奈雨大雲重,雖然都說“九華香火甲天下,唯上禪堂最貧;風景唯上禪堂最佳;院宇唯上禪堂最麗”,卻沒體味出來多少。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原路出了上禪院大殿,沿著一個院落右轉,又是別有一個洞天,陡陡的九九八十一級臺階並且不許回頭後,來到肉身寶殿,多少的石雕,多少的高大花崗石柱,很精緻,很漂亮,也很震撼,很多是信徒捐的,一根石柱據說都要兩位萬的數,介紹說佛家戒葷,所以大殿上匾額裡的題字的肉寫得像月字,這倒有點兒合我的意思,我現在打著這裡,也不太想打這個字。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大殿裡出來,左側又是九九八十一級臺階,下臺階前特地跑到一邊的金錢樹看那一串串的葉錢,金錢樹是為九華山三寶(金錢樹、娃娃魚、叮噹鳥)之一,後來在山上的時候也看到了。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再轉,再轉,從高大門旁的側邊小門出來,回到九華街上,沿著街再轉到旃檀禪寺,一順的幾座大殿一座比一座宏大,一座比一座莊嚴,高大的菩薩身,看介紹一座得4百萬,貼金一百萬,小一些的一座也得四十萬,貼金得一萬,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不過,跟藏區藏金納寶的寺廟來說,這裡還不算太奢華。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雨漸漸停了,下午的兩個寺廟也匆匆轉完了,4點半回賓館休息,6點出來晚餐,回房間仔細將我要獨自行動的線路再研究了一回,早早於8點半入睡,第二天還要早起呢。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兩天時間,第一天從上午11點半到九華街,下午半天轉寺,第二天,大半天在峰間谷裡,然後回家,於我,正好是半天人文景觀,半天自然景觀,分量自是在了自然景觀一邊。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九華古有十景,現九華風景區闢為幾個小的分割槽:山前景區、九華街景區、天台景區、花臺景區和閔園景區。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其中,山前景區以溪水為勝;九華街景區多是寺廟院宇;天台景區以天台寺為中心,九華山的最高峰十王峰在其一側,另有許多小的景點;閔園景區竹海疊浪,空中附視極其悠揚,身在其中如入林海。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花臺景區集九華自然地質美景於一身,與天台景區石階相連,間有九華其他諸峰,是九華山核心景區之一。每年春夏季節,滿山杜鵑,奼紫嫣紅,一片花海,花臺因此而得名。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千百年來,因山高路險,遊客少有涉足,景區保持著神秘的原始的氣息。蒼茫的原始森林,雄渾的閔園大峽谷,峭峰怪石,奇松雲海,四時變幻,綺麗壯美,花臺特具佛景交融的境界,惟妙惟肖的“佛陀石”,馱載金地藏渡海而來的“神龜”…,花臺群峰構成的 “天然睡佛”奇觀,是生態養生、參禪悟佛的人間仙境。登臨景區最高峰—花臺正頂,一覽九華群峰、廟宇輝映的佛國美景。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6點半乘纜車到達古拜經臺,赤腳踩了大腳印,6點40開始爬880階臺階,通往十王峰的路荒了,沒敢往上走,通往真如庵的路寂寥無人,下到一半,遠望幾眼,回返至天台寺。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天台寺,從下往上紅底金字碩大匾額和燦燦金黃琉璃瓦頂遠遠的在陽光下輝耀,右側壁石上署名孫元良的幾個大字佔據了上臺階人的眼球,再有百來級臺階,因勢而建的一座天台寺小小的一個平臺,焚香爐佔了大多空間,抬頭石壁上“非人間”紅色字刻在大殿入口臺階右側,再有十來級,便到了大殿門前。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殿裡在做法事,主家人很多,僧人全套行頭和裝備,儀式一絲不苟,在大殿門口看了一會,沒有進去,喜歡聽棚屋人的誦經聲,但是不太適應匆匆遊客如織裡僧人商業氣息太濃的活動。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轉到大殿左側,可以望得見上來的索道,可以觀層層峰巒,一邊香爐煙霧嫋嫋,劣質香味衝著鼻腔,一直要衝到人幾乎無法呼吸。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轉到右側,一個小小的偏殿,偏殿前的花崗石欄和地面的小小平臺上,可以看到真如庵和遠處連綿的山峰。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兩個殿的中間,一塊碩大無比花崗岩石上因勢鑿的幾個臺階,階兩側是粗的鐵欄杆和鐵鏈子,鏈子上是密密麻麻一個摞一個的或銅或鐵的連心鎖,走過一段,才完全看清,欄杆兩邊,右側居然是一幢好幾層的供住宿吃飯的地方,人說住在天台,應該是這幢樓吧;左側是大殿的背面,從一層一層的窗戶看,也應該是好幾層的建築,所有的建築均為因勢而建,因石而用空間,不易啊,且如此恢宏。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看旅遊標牌指示,沿著主道一側臺階有個洞,沒有去,順著主道,臺階環著一塊巨大的石繞過,原是兩塊大石穩中有降自微傾相合而未合,人稱“一線天”,不少人在那裡拍照,也有些在陡峭不平的石上鐵欄杆內看風景,我的目的地不在這裡,所以很快繞過他們繼續走。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一線天”是天台景區主要景點天台寺的一個相對終止點,遊客和香客到這裡一般就回轉了。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前往花臺的標牌已經看見了,有幾個年輕人看我往前走,以為前面還有什麼景點也跟著走,看我還是悶著頭不停步,聽他們嘰咕了什麼,便不再往前了,估計看出來我不是在找天台的景點,而是終點在遠處吧。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8點10分,終於,山道上只有一個人了,前無人聲,後無人影,坐在石階上,放下包和相機,只有蟲鳴和鳥兒啾啾聲,山風習習,很快將渾身的汗吹乾了,喝了花生露,吃了蘋果,還有路上吃的小月餅,早飯算吃過了。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遠處的山嵐層層連綿,早晨的陽光碟機散不開淡淡的或雲或煙,帶著淡淡青,谷裡、凹裡、峰上,紅頂黃牆的寺和庵、黛瓦粉牆的民居,散落著,順光裡,所以明亮,所以隔了這麼老遠的距離山峰上也看得出輪廓,盤山公路如一條灰黑的綢帶,輕輕搭在茂密叢林濃綠裡,更遠處的街鎮,甚至再再遠處山外的世界也隱約可見,早晨的空氣質量相對通透,目力所及也遠的多了。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8點半,開始了一個人幾個小時裡的獨行。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從天台很少有人選擇穿到花臺,從花臺索道那裡,遊人也是基本經過十幾分鍾臺階路走到大花臺上就止步了,雖然有些遊客會起意到小花臺,一個坡過去,似乎無止盡的最大坡度處幾乎膝蓋要頂著胸的臺階立時又嚇退了許多,所以,從天台到花臺,幾個小時裡,除了小花臺那裡見到一個值班的環衛工人和古佛洞裡值勤的僧人,再無人影,天地間,峰谷中,唯有獨行的我一人。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一塊碩大花崗岩石,因勢而起的高低起伏欄杆,下有絕壁,側有古松,石階平整,幾塊旅遊標牌,蟲鳴鳥叫,陽光燦爛的灑在枝間罅隙,斑駁在顆粒可見的堅巖上,一路上,一個一個這樣的石的觀景臺有好幾個,在那裡,可以遠觀四周群山,可以近觀奇松怪石,亦可在暖暖的石上休息吹山風,路經的最大的一塊這樣石,竟然自上而下非常陡的鑿了窄窄的近百級臺階,小心奕奕下去後,再回望,自己都覺得自己甚是不得了,那塊石上,自己還給自己少有的來了張自拍。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從天台到花臺,一路除了偶爾幾級不甚平整和因岩石而鑿的臺階外,基本上都是整齊劃一的長度與寬度,非常的好走,但是,坡度陡的上坡和下坡要麼氣喘如牛,要麼腳跟和小腿頓的從微酸到最後幾乎難以將之輕鬆拔起。

沿路有一些石頭的景點,像天台寺右前方的“大鵬聽經”,一塊形似大鵬的大石頭,翅膀分明的貼在懸崖上,好虔誠的聽著的模樣,當地人又叫它“老鷹扒壁”,傳說是僧地藏拜誦經書,大鵬飛來聆聽而感化為石;上十王峰和下真如庵的路口,有一厚僅幾米,長約50多米的花崗岩薄脊,被稱為青龍背,更形象更精彩的還是在從天台到花臺路中的夢幻石谷那裡,真正叫絕的則是由花臺群峰組成、從對面峰巒角度觀過來的那尊巨大無比的由10多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和其間散落的大大小小的不計其數的奇峰一線而成的大臥佛,從天台峰而下一直到大花臺,構成了一尊仰面向天靜處於天地間的佛面,額、眼、鼻、口和下巴,栩栩如生。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沿路從主道有稍窄的石臺階可以透過去的,還有幾個大景區裡的小景區。蓮臺峰,海拔1218米,由五大磐石高疊成峰,峰腰懸石錯列,架空成洞,洞內空曠,有四門可入,峰頂有蓮花巨石,環繞“九瓣蓮花”,登臺東望,可見太平湖煙波浩渺,西南眺望,小靈龜、佛掌、佛指諸峰一覽天下。行至可見峰頂處,有高亢女聲遠遠傳來,初以為是山居之人熱烈聲浪,為著糾紛,十來分鐘過後,依然為一個聲道,且雖宏亮卻聽不清說的什麼,後隱約見峰頂五瓣石蓮花下洞口欄杆邊有五彩經幡,始恍然,原是修行之人於峰上無人處誦經,真真有如仙家一樣,經文送給天,誦給地,誦給佛,誦給自己。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藏區,特別是康區,經幡隨處可見,內地卻少見到,記得去年在衡山祝融峰下一條小偏道里曾見一片,時覺驚慌而退,這條路上也有幾處只是掛了少少的一些,經文是藏文所書,材質和形狀與藏區倒是有很大的區別,學得並不是很象,不過,有那麼層意思,也可以了。

修佛在修心,佛教傳入中國後形成的漢傳與藏傳,由於理解和歷代繼承與再創造的不同,佛教在內地與藏區有許多形式與內容上的分別,許是內地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佛教的深入普通民眾之心和商業氣息過濃遠不如藏傳佛教的純粹和觸及普通大眾心靈深處的引力。

蓮臺峰腰,青松之間,許多大石橫列其上,或成片,或單體,或單體僅一點或一線與一片相連,遠視似搖搖欲墜,石谷觀景臺而視,這些石中有一面巨大花崗岩石,形似大象在石林中,名“大象出林”。

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正在石階上遠望蓮臺峰頂那石蓮花,在盤算時間夠不夠上到峰頂時,一隻鷂鷹從半山腰濃林深處騰空而起,一點黑色在淡藍的天空下盤旋,節奏明快有力的扇動著翅膀,自信、高傲而充滿著戾氣,不知道它是例行巡視還是發現了什麼,趕緊將相機調到合適模式,等待著它落下後的又一次騰空,果然,鷂鷹再一次蒞臨而下,這一次還是衝著我的方向呈半圓強勢而來,可能它以為這山間是它的領地,我是闖了過來的。鷹在頭頂,黑的翅尖呈梳形,撲扇有聲,盤旋幾遭,重又投入密林,我站在那裡靜靜的又等待了一會,許是鷹將我已偵察得清,不再出來了。

繼續前行,主道左側一處很陡的臺階而下,有好幾百級,從路邊折了一小根樹枝,可以多一個下去的著力點,可以增加一些安全係數,也可以節省一點力氣。

路面長條石,越往前,上面的綠苔越濃,加上濃廕庇日,從樹上落下的無名小紅果夾雜其間,頓時荒僻一詞跳到腦裡,這條路,應該是人煙絕少。行過一段,猛回頭,一隻成年野猴從密林深處閒閒的跨上路邊一塊大石頭上,灰黃色的毛,長長的,毛質很好,柔順,還發著淡淡的油光,深褐色的眼睛正正的看著我,看我也看它,它乾脆半坐了下來,與我對視,也許它認為我侵到了它的地盤,在我有點怕怕的已經行走時,還居然大大方方、不慌不忙的監視我一樣的沿著石板路尾隨而來,這個時候,我倒真是有點兒害怕了,要是它給我來上一口,或者撕扯上來,那於我肯定是吃不消了,況且是這密林深處,我是肯定鬥不過它的,並且深山裡野猴這樣的行為也是再正常不過的,趕緊貌似淡然的加快腳步往前走,不讓它看出我的慌張,幾分鐘後,前方似有人聲,野猴可能也聽見了,大搖大擺的從道上進入了密林,不再跟著我了。

原來這裡是古佛洞,我把路標牌看錯了,一邊往花臺,一邊往古洞,我走到古洞這條來了,怪不得這麼荒涼和幽靜。

古佛洞,兩洞相連,一大一小,一名古佛,一名圓通,總面積38平方米,為花崗岩石經分化而中空後成,相傳古代有苦行僧居住。一道一人來高三邊為石條的小門,門頂石條上有字,入門,右手,一個石洞供著一尊佛,迎面貼巖一間水泥磚砌小屋,簷下竹杆上晾著幾件僧衣,與小洞一個方向一扇石門,裡面應該是那一個大一些的洞了,沒有進去,迴轉身,一位值勤僧人從下面上來,誦了佛號與我打招呼,剛才的人聲應該是他,趕緊的向他打聽花臺的路,才搞得清楚我是走錯了路,得按原路返回到剛才的主道上才行,聽我說野猴,讓我帶上根粗的棍子,從小院門口拿了根粗竹,一端已經手摩挲的光亮可鑑,應該是值勤僧人平日使用的。

搞清楚了路,並且手持一棍,才悠了一點兒心觀察這裡,既然到了這裡。古佛洞很少有人來,正在維修,路邊堆了一些磚,不知道為什麼,材料不少,卻沒人在做活,洞邊的那間小屋住人,卻是有點兒破壞石洞的神秘感。

原路返回,手持大棍,為了分散注意力,將下了現在又上的陡臺階數了下,兩百多啊。

走到前面說過的那塊被鑿上百級臺階的整花崗岩,也是一個觀景臺,對面筆陡的峰上石階隱約可見,真是嚴重懷疑,我要從那裡上到對面的最高峰嗎?那麼高,那麼陡,真是暈啊。

從天台一路過來,下了三個峰,到現在大多都是下臺階,雖然膝蓋有一些難受,倒還不覺得累,但是對面的強悍坡度真是有點兒畏懼了,畏懼也不行,繼續前行。

給自己來了張自拍,又拍了一些片片,簡單休整後,開始下這一路上這個最低的山谷。下山谷,上山峰,看周遭奇峰怪石古松,在灑著點點燦爛陽光的石階上揮舞著汗水,忍受著悶熱,還是蟲鳴鳥叫,還真是有點兒悽楚,將音樂開啟,沖淡一個人的荒涼。

悶著頭,只看地面,是為了分解注意力,一味的只是趕臺階不會覺得被周遭嚇倒。

一段努力,終於到了夢幻石谷的標牌前,幾塊碩大的花崗岩石,有二十來平方,站在這裡,回望來時路,這個角度,可以很清晰的欣賞“大象出林”啊,馬頭石啊,烏龜啊等等,除了這些,層次錯落、高低起伏、或密林濃掩或山石裸露的峰和坡,更有那密林尖尖幾塊石或石上幾棵獨獨松,引起的無邊遐思和驚歎,有的根本就無法言表,千人心思千人織,一人心思換了不同角度也是不同思的吧。

九華巖質屬典型的花崗岩質,花崗岩體經過節理、劈理、斷裂、流水、冰凍和風化等作用,形成了九華山上錐狀、柱狀、脊狀、穹狀、箱狀等等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的大自然造化,而所有這些,花臺景區又最是集中和完美,說不盡的美景,道不完的舒意,任意哪一個角度,任意哪一塊石頭,任意一棵松的點綴,立刻意境全有,如果說留連忘返這一個詞太俗,真是再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表達這深山凹間、峰叢象石的情狀了。

夢幻石谷觀景臺右側,一段奇陡無比還滴答著山水的幾十級臺階,窄、陡、溼、滑,完全就是一塊整的巨大花崗岩上鑿了出來的,上一個臺階,膝蓋就抵著了胸口,我的大棍子這個時候的作用表現的淋漓盡致,藉助著它,艱難的爬了上去,抬頭望,無止盡的臺階陡陡的一路延伸到了松林深處,還帶著幾許的彎彎,少有人跡的臺階還如新鋪就一樣,石條上的刻痕彷彿初入世般新鮮,這裡就是我在對面來的坡上看到的那道隱約可見讓自己覺得畏懼的的仙道兒了,不過,既然站在了它的面前,我把自己的駝鳥政策重又搬將出來,不去想還有多少,不去看坡有多陡,不去觀階有多險,大竹棍清脆的隔著幾級臺階就嗑上一下,藉助著它,汗流心快體慌就稍停下幾秒,再繼續,然後一個新的同樣的節奏再如前重演一次,也記不得這樣的前進經過了幾多節奏,頭頂的臺階在午前的陽光裡依然無止無盡似的,於是,停下來,休息了十來分鐘,補充了點能量,喝了點水,感覺體力精力恢復的差不多了,再次前行,終於,又一處濃廕庇日、青苔畢現的陡臺階後,喘息如牛一樣的一邊揮打著無數的小蟲子,一邊撐著疲倦的身體來到了這一片半山腰上的空地。

幾個小時過去,也終於在這裡才看到一個值班的環衛工人,左側是往小花臺去的臺階,階已年久失修,難走得很,並且有一段的欄杆還壞了,腳下就是深淵,恐怖的緊,這裡有著名的石佛,山崖伸出一塊岩石,長有大眼睛、高鼻頭、突出下巴和圓潤的額頭,形神兼備,惟妙惟肖,酷似天成佛像。

站在那裡,對面的石長城,鸚鵡樹等等峰上景點一覽無餘,再往前60來米,一個下了又再上的小小峰迴路轉後,“定海神針”矗立在峽谷裡,壁立千仞,山巒翠疊盡收眼底,這裡就是小花臺了。

原路返回到主道,有標誌牌清涼臺,看那幾近荒廢的石級,感受一下有點兒發抖了小腿,還是打住了,繼續往上爬。

轉過一個峰坡,再次將這無盡的要伸到雲端了去的臺階躲到身後,大花臺赫然在目,遠遠峰頂外看到的似是站立人,還疑惑著咋這人站著不動呢,到了這裡才看清是一尊陽光下金光燦燦的佛像,手持禪杖,原來是佛祖一直在指引著行人的路啊。

下了最後一段石上鑿刻的石階,回望,原來這階在幾大塊巨石一側,幾塊巨石相交疊,如一頂巨大的石貝雷帽,覆在這窄窄細長几乎直立起來的臺階上。

凹裡有幾個值班的環衛工人,一個簡單的小賣部,幾張椅子,坐在那裡休息了會,打量著眼前這最後一座峰頂—大花臺。

大花臺,原名中峰,在天台峰東北,會仙峰北側,海拔1291米,眾峰環峙,獨踞其中,故名。中峰與會仙峰之間有一山谷,名杜鵑塢,花開之時,幽蘭飄香,杜鵑紅遍,因而得名。兩峰有大小花臺,登峰環顧,會仙、撫子、天門、石筍、天柱等十餘峰各呈異態,美不勝收,古人贊曰“一峰天半明朱霞,一峰晦暗抬雲車,一峰晴朗一峰雨,一峰崛立一峰舞,如笏如斧如霞鍾,如矛如刀如戟叢,突如塔頂摩蒼穹,削者如圭銳者筆。”

花臺沒有寺廟,不見香火,但處處有佛,睡佛,佛陀,佛字,花和尚,財神像,以及金龜,佛門,戒石,等等象形石,更有閔公故事,袈裟借地,神犬旺財,陰陽二氣等自然景觀和九華主要佛學經典故事都出之於花臺,這主是花臺的神秘和靈氣所在,是九華山佛文化的發源地。

花臺是一座天然的廟宇殿堂,這座殿堂供奉的就是佛祖和地藏菩薩,來九華山燒香拜佛,上花臺親近睡佛,聆聽佛音,將自己的心願告訴佛祖,才算是功德圓滿。

北有香山紅葉,南有花臺杜鵑,鮮花供佛是花臺的真正含意。

看完這些介紹,爬完九華群峰這最後百來級石階,來到大花臺頂,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旁邊佛家紅色淨瓶供香客供佛,另有許多的色彩豔麗的塑膠花,一束一束,擺在一邊,一名值勤的小僧人坐在桌後,金光燦燦的佛祖慈眉善目的立於蓮花臺上,小音響裡淡淡若有若無的禪音在佛祖腳下縈繞。

一邊有關於鮮花供佛由來與方式的介紹,沿著佛祖身後的石上高低不平的鑿出來的石階小路,我到了花臺的另一端,這裡的對面峰上是神犬旺財的象形石,傳為財神閔公家犬“旺財”的化身,傳自從旺財進閔公家,其百業興旺,故有“狗來富”之說,閔公皈依佛門後,旺財形影不離,跟隨左右,吃齋食,聽誦經數十年,後老死於殿堂門口,故與佛有緣,化為巨石,守在佛門邊。

肚子餓了,也12點多了,取了兩片面包,就著礦泉水,美美的吃上幾口,山風習習,此時,以花臺群峰為界,九華街一邊陽光燦爛,花崗岩質山體在陽光裡泛著淡白的光,間雜著濃綠三兩棵,或成片松樹,峰下峽谷裡,竹海瀲暈,明朗開闊,更有遠處層層疊漳峰巒如國畫裡墨筆輕灑成的連綿,線條優美,淡淡青煙輕攏,如同仙家聖地,山腰的九華街夾在山峰之間,紅白亮色的一個巴掌樣,更遠處的縣城如夢如煙如塵。

花臺另一側峰巒盡頭,此時卻倏然不知哪裡湧來淡霧,漸漸濃厚,風吹過處,又漸漸消薄,最輕靈處竟如絲如縷如輕紗,飄拂在山間石上,剛才經過的那最後一段臺階上面的幾塊巨石一半隱在雲中,一半尚自晴朗,半邊的天空陰雨似即刻而下,忽而山體全都不見了,唯有無盡綿厚的雲,忽而,風將雲扯開一些,陰天蔽日裡稍稍明亮了一些,先前那幾句不太能理解的“一峰天半明朱霞,一峰晦暗抬雲車,一峰晴朗一峰雨,一峰崛立一峰舞。”此時以如此形象完美的註解呈現在我眼前,是我這樣辛苦與孤寂得到的大自然的饋贈,還是佛祖有意讓我見到這奇幻美景?坐在石上,正看,迴轉身再看,掉了個頭再四望,我不能形容得出那一時的心境,也無從表述,聚合在一起的感動與驚奇讓我自己也無法去理清,只如在仙境一般,不真實,卻是現實。

輕輕在心底喟嘆,仙人一樣兒的生活與境界,也不過如此吧,夫復何求?!

原路回到佛祖那裡,一群遊客打破了花臺上的安靜,也打斷了我與小僧人的談話,我雖沒有刻意將耳貼於石上傾聽佛祖教誨,也沒有俯於石上將心願告知於佛祖,可是,我想,我的心願,佛祖已經明瞭,他會知道我的清淡的想法與簡單下來的取捨,並且,我知道,佛祖會拈花繼續微笑,而我,亦會傻傻在他腳下輕輕痴笑一回。

下了花臺到索道站有十來分鐘的下坡臺階,這一段是閔公家的後花園,中間幾塊大石形成的壁前有一棵吉祥松,在那裡又給自己來了一張自拍,泉水叮咚裡經過鍾石,就是遠處山頂一塊風化石上形似時鐘的石頭觀望處。

正午12點半,下行到花臺索道站,售票員同時兼檢票員,坐在遊客休息區昂著頭閉著眼養神,一邊的小賣部裡的女同志也趴在桌子上打盹,陽光灑在山谷裡,葉和枝的間隙裡落到階上,一地碎金,一根白色塑膠水管將山泉引到小鐵桶裡,滴答聲裡滿了溢了,保持著那樣的滿了溢了。

此時的我,腿腳快要不靈便了,臉上和心裡都覺得燥熱,伸出手,清涼冰的泉水灑在臉上,一陣舒暢,將相機和東西收拾到包裡,售票員將檢了的票遞給我,通知操控纜車的人將已經關了的索道開啟,沿著臺階而下,纜車室時三個人在吹牛,剛剛開啟的索道,一個人的我一個人的索道,感覺還真是爽,不慌不忙愜意的上到六個人的纜車裡,包包放下,手裡一直拿著的棍子也乘了一回纜車,散漫下身子,舒服的真想嘆口氣啊。

人少,纜車上人等待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平時十多分鐘,現在還沒有十分鐘就下到了山谷,一路悠閒的欣賞著車外未嘗涉足的天柱仙蹤和五老峰,以及閔園竹海和散落在層層峰巒深處的寺廟與民居,將快要僵硬的雙腿平伸開來,這一刻,真是好啊。

下纜車到停車場,小型車輛停放處三三兩兩小車散落在諾大場上,一輛景區大巴孤零零的在大車停放處,很可憐的是售票窗前堆滿雜物,根本無人,找到最西一間,一名工作人員和大巴司機,一個呆望著窗外,一個躺在床上休息,被告知就我一人才不會開車下去呢,還好他們的小車也快到,路上來接。

下午1點半到青陽縣城,老徽菜館吃了中飯,毛豆腐,諸葛烤魚等等,快3點上高速,此時已是烏雲壓頂,電閃雷鳴,天地間烏沉沉,暗的如同夜色將臨,半小時後,瓢潑的大雨終是沒有躲過,雨水像是砸在車身和車前玻璃上,啪啪有聲不算,狂風開始大作,枯葉在空中飛舞,再被雨水打落下來,樹木近九十度的傾斜著粗壯的幹,一律律被扯得斜飛了的枝條方向節奏一致的劇烈搖擺,黑色路面上很快積起了一層水,雨刮器以最勤快的節律工作著,也還是望著前面的路費神,不少車閃著警示燈暫停在了路邊,雨中艱難行駛的車速度也降低到了只有40多碼,這麼大的雨,別說這一個夏天沒見到,高速路上正在行駛的車裡,更是第一次,如果是我自己,是斷然不敢再往前開了的,只有到了經過的幾個隧道里方可以短暫休息一下緊張的注意力和生硬的視力。路上一輛車整個身子側了一個180度,頭整個調過來了,還有追尾的,真是一個慘字啊,一個多小時的雨中行駛,才暫時擺脫了它的追趕,雖然途中後來也有幾段間隔的落雨,終沒有那樣強烈了。

傍晚6點多到滁城,回到家7點多,洗澡、休息,第二天感覺腿有點不利索,缺乏鍛鍊造成的啊。

從 天 臺到 花 臺——九華風景記

另:

九華山上自然風景裡黃山松也是一絕,除了著名的鳳凰松,有名有姓的就有不少,除了這些有名有姓的,一路相伴的還有滿山滿凹無數的黃山松,雖然很多深藏凹間,不象景區附近的有名有姓,但是姿態形神有許多不亞於它們,如果願意,它們被賦予你自己的想象與思維後,它們與你就有了神靈之上的相通。

九華山上的植物種類非常之多,只是我經過它們,卻說不出所以然,除了覺得稀少與美,還有驚奇,真是不知道怎麼來形容它們,路邊形似佛掌的紫色成片小花還很讓我自我感嘆了一回。

九華山上的動物也是稀奇,與我見到的平常種類,比如小蜘蛛,小蜻蜓,等等的,也是有很多,說不出來名,還有那些一路伴我的小鳥兒,都是神奇的緊,就那悠閒逛在臺階中間的小蜘蛛吧,細小細小的腿那樣那樣的長,足有寸半,真是說不出來的稀罕,可惜我對於植物和動物,沒有多少的常識,遺憾的很,這文字裡只能將它們匆匆帶過,如果細細介紹,就要暴露我的無知與孤陋寡聞了,所以,也只能這樣幾筆帶過,倒是委屈了它們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