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2022-08-19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林業

血管太明顯是怎麼回事

今年7月,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線上發表了一篇重磅研究,納入浙江省麗水市3067名中老年人,收集了他們的腦血管壁磁共振成像和斷層掃描血管造影資料。

研究得出結論:我國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且不止一處;約四成人存在某一處動脈血管狹窄程度達到50%或以上。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一旦出現血管狹窄,血流受阻,冠心病、腦缺血等都會找上門,危及生命!那麼,為什麼上了年紀都有斑塊?斑塊又是長在哪兒最危險呢?

1

為什麼血管“斑塊”幾乎人人會有?

血管裡的斑塊,從根本上講,就是我們血管老化的產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的彈性會逐漸變差,血管內壁就會在血流的衝擊中受損,就像水管用久了會老化、開裂一樣。再加上高血壓、吸菸、高血糖、慢性炎症等危險因素,血管內膜進一步受損。

這個時候,血管內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便趁機附著在受損部位。機體自身會隨之調動巨噬細胞,進入血管內膜,對這些“入侵者”進行吞噬。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吞噬過多壞膽固醇的巨噬細胞會轉化為泡沫細胞,沉積在血管內膜之中,許多的泡沫細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淡黃色米粥樣的硬化斑塊。

通常,人在30歲左右會出現動脈硬化斑塊,40歲時開始明顯增大、增多。

2

三個部位的斑塊最危險

人體的血管遍佈全身,但按照血管區域劃分,斑塊的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主動脈79。6%、髂股動脈75。8%、鎖骨下動脈49。8%、冠狀動脈44。9%、顱外動脈(包括頸動脈)36。4%、腎動脈28。7%、顱內動脈17。7%。

而這其中,最危險斑塊的要屬冠狀動脈、頸動脈、顱內動脈這三處。

1心臟“供應站”——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是給心臟提供氧氣、養分的血管“主幹道”,一旦出現斑塊,血管就會變窄,心臟功能也會因此受波及。

當心髒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時,就被稱為冠心病;狹窄超過75%的時候,就會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誘發心絞痛,且久而久之會導致心肌收縮或舒張障礙,引發心衰。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而若冠狀動脈內的斑塊發生破裂,形成血栓並完全堵塞血管,這部分血管供應的心肌就會發生壞死,即心肌梗死,一旦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

看臉識別冠心病風險

2020年8月,國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在歐洲心臟病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顯示,冠心病的發生風險與12種面部特徵密切相關,包括:髮際線後移、頂禿、耳垂摺痕、耳前摺痕、深眼袋、深魚尾紋、深額頭紋、眼眶周圍有皺紋、深鼻溝、深鼻唇溝、老年斑增多、嘴唇蒼白。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如果這12項容貌特徵,出現1~3項,患冠心病的風險為27。5%;出現了4~6項,冠心病風險為40。3%;出現7項及以上,冠心病風險高達84%。若有上述特徵的,最好及時去醫院做個檢查,避免意外發生。

另外,若是出現呼吸困難、心慌胸悶、胸痛、心臟緊縮感或者是燒心感等不適的,可能是心梗發作的前兆,要立即就醫。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提示: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0歲,並伴隨三高、肥胖、吸菸、不運動等危險因素的人群,建議每年做超聲心動圖+心肺功能檢查,能提前發現心臟病變。

2大腦“生命線”——頸動脈

頸動脈是血液流向大腦的必經路線,號稱“大腦生命線”——當頸動脈形成斑塊後逐漸增大,會引起腦供血不足;一旦斑塊破裂,膽固醇類的沉積物會順著血流衝到大腦中,造成缺血性腦卒中。

而據統計發現,約50-75%的缺血性中風都是由頸動脈病變造成的!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識別頸動脈病變的危險訊號

①頸動脈狹窄如果出現慢性缺血,會發生頭暈、頭昏、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失眠、耳鳴;

②而當出現一側眼睛黑矇或視力喪失、失語、一側顏面部或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代表卒中已經發生,需緊急撥打120。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提示:想要預防這種腦卒中,建議4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肥胖、吸菸、酗酒這些危險因素的其中三項,每年做一次頸部血管超聲。

3難治療的顱內動脈

別看顱內動脈斑塊的檢出率只有17。7%,排在最後,但中國人顱內動脈狹窄發病率非常高——中國卒中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上,有研究指出,其發病率為20%~46%,且我國大概每年有40-50萬新發的卒中患者與顱內動脈狹窄有關!

在顱內有11根血管(雙側大腦中、雙側大腦前、雙側大腦後、雙側椎動脈、一根基底動脈,另外還有雙側頸內動脈的顱內段),不同堵塞部位,症狀會略有差異。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①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堵塞

這類血管負責大腦前迴圈,供應包括頂葉、額葉、頂葉、基底節區等位置的血流。

一旦出現堵塞常見的症狀是三偏徵,即偏癱、偏盲、偏身感覺障礙,有部分人群可能還會出現失語等症狀。但若堵塞不嚴重,也可無明顯臨床症狀。

②大腦後動脈、基底動脈、椎動脈堵塞

這類血管負責大腦後迴圈,供應包括小腦、腦幹、枕葉、顳部等位置的血流。

一旦出現堵塞,會出現四肢無力、意識喪失、眩暈、走路不穩、視物不清等症狀,也叫腦卒中。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需要注意,顱內動脈硬化斑塊,不僅容易導致腦卒中,而且手術風險高,就算及時取出了血栓,但血管狹窄依然存在,非常容易復發,對患者來說就是“噩夢連連”。

3

逆轉斑塊“大作戰”

想要減少斑塊的生成,又或者想要儘量避免斑塊變大、破裂,我們日常需要兩步走:

1降脂,減少斑塊生成,並加速斑塊癒合

想要預防斑塊過早出現,亦或是出現斑塊後避免其增大,或是想讓破裂的斑塊癒合,都有一個共同的辦法,就是降脂。

①堅持運動

不斷地運動,不僅能燒掉我們的卡路里,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維持血液迴圈。

對於中老年人,專家推薦做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快走或慢跑半小時,每週堅持五天;或者跳空繩、游泳,運動到心律達到120下/分鐘即可。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有其他基礎疾病的人,建議諮詢一下專業人士,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

②富含油酸飲食

油酸屬於單不飽和脂肪酸,聯合國糧農組織曾報道:如果在膳食中用一定量的油酸取代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比如肥肉、豬油、羊油等),可降低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而好膽固醇會略微升高。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富含油酸的食物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堅果,可以每日補充10克。

2吃對營養,保護血管內皮的完整性

日常生活中不少營養都有著“血管修復劑”的美譽,可以多加攝入:

①維生素P:能增加細胞之間的粘附力,增強毛細血管彈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和滲透性,輔助保護血管內皮,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像沃柑、紅提、山楂果、西紅柿、茄子等蔬果中都有維生素P。

②槲皮素:槲皮素可以保護血管、擴張冠狀動脈、消除自由基等,從而輔助維持血管彈性。像石榴、山楂、紅提、藕、洋蔥等日常可以適當多吃。

新研究: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血管斑塊,但長在這3處最危險

③鋅元素:它可以保證血管內皮細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從而保護血管。像牡蠣、瘦肉、動物肝腎、堅果等都可以加入日常膳食。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