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在山西種源地 破解引豹進京的密碼

2022-08-19由 尋找中國創客 發表于 林業

豹子精為什麼這麼弱

一頭斑斕的豹子走進灌木叢裡,7月13日晚上11點,看到這個畫面,螢幕前的山西和順縣古窯村村民王剛睏意全消。這位36歲的當地華北豹巡護隊隊長,正在約400臺紅外相機拍攝的數萬條影片裡搜尋豹子影像。

山西和順縣,一個常住人口12萬的太行山中部縣城,是華北豹種源地之一。太行山南部的豹子要去北邊,須經此地。這裡也是太行山與太嶽山的交會之處,兩條主要山脈的華北豹基因亦在此擴散交流。幾十年來,太行山北部地區已鮮有華北豹分佈,曾是華北豹故鄉的北京,最近關於豹子出現的可信記錄是在1992年。

對許多保護者來說,“帶豹回家”是使命,和順縣是踐行的起點。動保組織“貓盟”負責人黃巧雯說,和順作為一個持續穩定的華北豹種源地,能為太行山北部的華北豹種群恢復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從太行山到燕山,理論上,豹會沿著山脈擴散、建立領地,從山西到河北再到北京,正是華北豹的一條生態廊道。研究和順豹子,有助於破解華北豹種群棲息繁衍遷徙的密碼,而這個“密碼”,是豹子返京的關鍵。

在山西種源地 破解引豹進京的密碼

2014年-2015年間,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紅外相機拍到的華北豹。貓盟供圖

中部縣城,華北豹進京的“跳板”

從地圖上看,太行山脈像一條綠色拉鍊將北京、河北、山西串聯起來,山西和順縣位於“拉鍊”中間的位置,處在太嶽山與太行山交會點上。據和順縣相關部門介紹,該縣除分佈有華北豹外,還有黑鸛、褐馬雞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對和順縣的華北豹來說,從南向北綿延數百公里的太行山脈,有充足的連續森林和狍子、野豬等獵物。附近村民在放牧時候,曾見到豹子從山林裡一閃而過。對於這個身手異常迅捷的“鄰居”,山民鮮少與其有交集。

來自天南海北的動物愛好者,和紅外相機裡的豹子影片,點燃了村民們對華北豹的興趣。王剛沒親眼見過華北豹,但從紅外相機拍的影片裡,發現了許多華北豹的故事。

群山之間,一隻公豹捲起尾巴,抬起健壯的前肢,準備躍上岩石的照片,在和順當地廣為流傳。這是和順知名度最高的公豹,編號為M2,被人們稱為“豹大王”。從2010年開始,剛成年的M2頻繁地出現在和順縣的森林中,併成功生育了至少9個後代。在M2的帶領下,成年豹子在和順縣不斷開疆拓土,甚至沿著生態廊帶一路向北。有的已經沿著山西省昔陽縣、陽泉市進入河北境內。

在山西種源地 破解引豹進京的密碼

2014年-2015年間,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紅外相機拍到“豹大王”M2在一塊被當地人稱為“榮耀石”的石頭前。貓盟供圖

山裡的紅外相機完整記錄了M2從幼豹到“豹大王”的成長曆程。

它在青年時期,以殘缺一隻耳朵的代價,擊敗了領地內所有的公豹。之後,它和一隻母豹生下了被人們稱為“太行小公主”的母豹F8,還撫養了另一位豹“公主”。據傳,這位“豹大王”的事蹟還有曾殺死一隻將近200斤的大野豬。

在山西種源地 破解引豹進京的密碼

2014年-2015年間,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紅外相機拍到“豹大王”M2從石頭上跳下。貓盟供圖

王剛在描述華北豹的時候,會用“朋友”這個稱呼。他沒有親眼見過豹子,但看過所有關於和順華北豹的影像記錄,他喜歡聽豹子重重的喘氣聲,能辨認出不同豹子豹紋的區別,在安裝相機的時候,他能感覺到哪條道豹子更愛走。

在2018年加入老豹子巡護隊之前,王剛時常隨

楊曉

東做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他曾把兩隻受傷的小狍子,放在新買的汽車後座上。“我們把狍子的傷病治好後,再喂一段時間,看它們能跑能跳了,就把它們趕回山裡頭。”

在山西種源地 破解引豹進京的密碼

2018年,山西和順馬坊鄉,

楊曉

東夫婦在巡護途中。受訪者供圖

王剛救助的那兩隻小狍子,最後趕都趕不走,小狍子就在人的腳後跟打轉,人走到哪,它們就跟到哪。“無奈之下,我們只好請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裡養的狗,把這倆狍子趕到山上去了。”

這幾年,

楊曉

東在和順縣生態保護協會野生動物救助基地,經常能接到關於受傷野生動物的線索電話,“現在和順人有一種認識,要保護華北豹,就要保護好整個太行山的動物。所以哪裡有受傷的野生動物,村民們就會給我們打電話,然後我們進行救助、放生。讓它們在自然世界裡追求自由。”

讓豹回家,北京並不是終點

宋大昭最擔心的是開啟衛星地圖軟體後,又看到某處山上新增了幾座建築。他說,華北豹雖是叢林裡的捕食之王,在自然界裡無所畏懼,但人類的露天煤礦、光伏設施和硬化道路,對它們來說,卻是十分畏懼的存在。

一條條道路,在華北豹眼裡,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它們不敢輕易穿過。於是,完整的綠色山體,被道道公路割裂。原本完整的華北豹種群,變得越來越孤島化。

楊曉

東認為,如果不及時對華北豹棲息地予以恢復,孤立種群和個體很難持久繁衍下去。

黃巧雯告訴記者,以豹之名,修復荒野和人心,需要政府、社會機構和更多人的共同參與推動。2013年,和順縣委縣政府在西部劃定了約佔全縣面積一半的地域,成立“和順縣西部生態功能保護區”,在該區域內不搞汙染性工礦企業、避免大規模開發,為華北豹的核心棲息地加上“安全網”,是關鍵保護舉措之一。

作為大型陸地食肉類動物,一個華北豹種群的給養,需要數千平方公里的完整山林。“而且山林要有生氣,有狍子、野兔、狐狸等多種多樣的野生動物。”宋大昭認為,要完成“帶豹回家”的構想,要為華北豹提供足夠大的生境以及不同生境之間的有效通道。

在宋大昭的計劃中,“帶豹回家”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找到豹子,主要採用紅外相機野外調查的方法,調查太行山北段華北豹的分佈現狀;第二階段,找到歸路,對太行山北段進行預設擴散廊道的走訪調查,收集線索,評估當地生物多樣性,並根據實際情況修正廊道路線,勾畫華北豹種群擴散的廊道;第三階段,帶豹回家,利用貓科動物的擴散天性,讓豹在自然狀態下在暢通的生態廊道下擴散回京。

“只要山在,野生華北豹在,基因裡的擴散天性總會領著它們回家。”宋大昭告訴記者,北京不是“帶豹回家”的終點,而是要透過一代代人接力,讓整個太行山到燕山,能夠重新出現豹子的棲息地,“我們希望從八達嶺到河南黃河的風陵渡,都能看到這種生機盎然的動物,在山林裡散步。”

2021年12月,和順縣村民杜永軍在回村挖野菜途中用手機拍攝到一隻華北豹。2022年5月,北京市門頭溝區啟動“迎豹回家”計劃。2022年7月,陝西銅川首次拍攝到華北豹影像。2022年上半年,距北京300公里的河北駝梁國家自然保護區,兩次拍攝到華北豹影像。

這些來自官方和民間的訊息,給了宋大昭不少關於“帶豹回家”的信心,“畢竟,這些動物如此眷戀著山林,只要有一點點空間,它們都會頑強地生存。”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