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2022-08-15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林業

上海為什麼沒有蚊子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入園都已經兩個小時了,這麼多花花草草的地方,我們倆居然沒被蚊子咬到一個包,太神奇了!”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崇明開幕了,市民李女士和她愛人在崇明花博園裡興致勃勃觀展,也驚喜地感慨:“帶了花露水都用不著!”

上海進入溼熱夏季後,別處的蚊蟲頻頻出沒,為何坐擁37萬平方米生態水系、137萬平方米綠化景觀的花博園能做到鮮有蚊蟲?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記者瞭解到,原來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前沿交叉學科團隊為這屆花博會提供了全套生態控蚊方案,為遊客安心賞花設下了一道原生態的防蚊屏障,使之成為我國第一個無蚊害的廣大區域,讓生態島開出了“幸福之花”。

【讓幼蟲“維持現狀”,親疏有別不“一鍋端”】

據悉,花博會生態控蚊方案採用的核心產品是綠色生物農藥:S-烯蟲酯。傳統的化學農藥存在抗性增加、環境汙染和破壞生態等弊端,而S-烯蟲酯對人、畜及其他生物無毒,對環境友好、也無殘留,多用於家蠶養殖、蘑菇栽培等有機種植、儲糧保護、畜牧業生態養殖、寵物保健、家庭衛生等領域。

作為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S-烯蟲酯的生化結構和機制“類天然”,可選擇性地作用於害蟲,透過保幼激素水平的調節,干擾蟲蟲的生長髮育週期,實現不消滅蚊蟲物種但減少種群數量的目標。

眾所周知,蚊子的生長離不開水,雌蚊通常將卵產在水塘、水溝、養花水器、花盆底部等靜止積水區,最快十幾天就能發育為成蚊。S-烯蟲酯產品就被投放於這些水體中持續生效,讓幼蟲維持在幼蟲階段,而無法發育為成蟲,這些幼蟲很容易被魚等天敵吞食或者逐漸病弱衰亡。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市民遊客不難發現,花博園內林密花豔,儘管“默默無蚊”,彩蝶卻翩翩成趣,賞花體驗連連升級。“不同於其他殺蟲劑的‘一鍋端’,我們的控蟲方案做到了‘親疏有別’。”崇明生態研究院副院長趙常青說。

投放過程中,工作人員實時監測,將水體裡的S-烯蟲酯濃度嚴格控制在5到10個PPB單位。這個濃度已經足以對蚊子起效,而對蜻蜓、蝴蝶等其他昆蟲無害。“S-烯蟲酯在投放時,人是幾乎聞不到它的氣味的,只有在高濃度狀態才能聞到輕微的水果香,且可以在哺乳動物體內和環境中代謝、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種環境友好型農藥。”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生物化學綠色農藥,辦博前“演習”校區和小鎮】

今年中央一號檔案再次提到“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綠色生

物化學農藥的推廣和綜合生態治理刻不容緩。

S-烯蟲酯作為目前全球最成功的生物化學農藥之一,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被廣泛使用,但由於我國生物化學農藥的分類原因,其在國內的批准使用還屬於起步階段。2018年,在華東師大校長、化工和農藥專家錢旭紅院士的論證推動下,中國農藥檢定所評估認定S-烯蟲酯為生物化學農藥。隨後,在錢旭紅再次論證推動下,2019年農業農村部首次明確生物化學農藥屬於生物農藥。這為S-烯蟲酯助力崇明花博會及在國內普及應用奠定了基礎。

去年夏天起,華東師大分管“生態+”版塊的副校長孫真榮帶領科技處等各職能部門、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崇明生態研究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專家團隊著手設計方案。經過8個月的反覆勘測、研究、試驗,在市衛健委和市疾控中心指導下,一套為花博會量身定製的生態控蚊方案終於出爐。在此期間,專案組還在華東師大兩校區進行多次“演習”,為方案投入使用做足了準備。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今年3月初,該方案在花博會北園和東平小鎮投入實施。5月21日花博會正式開幕後,氣溫預計逐步升高,梅雨季節也越來越近,S-烯蟲酯的投放只增不減。儘管戰線長、工作量大,但有人埋頭在實驗室,有人堅守在花博園,整個方案團隊都全力以赴,為成功主辦花博奮戰生態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花博會上使用的S-烯蟲酯衍生產品全部由華東師大校友企業生產,這是國內唯一、全球兩大量產S-烯蟲酯的企業之一。這家高新生化科技公司CEO,是華東師大化學系75級校友蘇衡。20年前,這位“雙博士後”抱著創業理想“海歸”。至2018年,其公司拿到國內首個生物化學農藥資質之後,開始與母校合作轉化科技成果,共同推進S-烯蟲酯研發和國內推廣應用。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新品生物活性更高,花博後“無蚊”可持續】

花博會之後,還會沒蚊子嗎?

“生態辦博、創新辦博、勤儉辦博”,重在綠色、健康、永續。在華東師大花博會生態控蚊整體方案中,還有一個關鍵部分是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達良俊教授領銜的“花博會園區病媒生物應急治理與長效生態防控”方案,構建形成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病媒生物綜合生態防控體系。

據悉,花博會運營期,這支團隊將持續監測生物化學農藥使用後對園區及周邊區域病媒生物與其他生物的影響,評估其生態效應,實施綜合生態化防控及監測。而“後花博”時期,團隊也將透過病媒生物天敵的棲息地營造與最佳化、生態農田建設、農林溼一體化修復工程等,開展兩棲類種群復壯、鳥類種群招引、小型無脊椎動物引入等,增加蚊蟲等病媒生物的天敵種群數量,恢復多營養級的生態系統,增強下行控制的長效和常態效應。“我們的方案採用環境治理、生態調控、物理防治與生物化學農藥並行的方式,充分發揮出學科交叉的優勢。”團隊成員張穎說。

「花享崇明」花博會為啥沒蚊子?

而且,在花博專案基礎上,校友企業與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諸位專家繼續深化合作,開發出更高效的新型S-烯蟲酯類似物。目前研發出的3類化合物,呈現出比商品化S-烯蟲酯更高的生物活性。雙方共同申報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農業科技領域專案,並共建聯合實驗室。

錢旭紅院士表示,希望將長江流域的入海口、長三角的明珠、上海的後花園崇明,建設成為輻射反哺大陸、引領綠色發展的世界級生態島,為碳達峰、碳減排國家目標的實現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崇明婦聯】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