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立秋養生需“防五病、調五事”

2022-08-15由 九派健康 發表于 林業

藕加熱後還是寒性嗎

【來源:荊門晚報】

長夏未盡,立秋已至。立秋時節正值季節交替的時候,氣候由熱轉寒,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時期,人體也開始陽消陰長。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如果此時不注意調養,有些人會出現口乾舌燥、目赤牙痛、面板乾裂的情況。為此,市中醫醫院康復科周勇軍主任為大家送上一份立秋養生指南,在這個秋天來臨的時節,做好“防五病、調五事”,與大家一起健康養秋。

立秋養生需“防五病、調五事”

圖片來自網路。

養秋“防五病”

防腹瀉。立秋之後,天氣轉涼,人的食慾會逐漸變好。但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脾胃長期處於虛弱的狀態,大補很容易增加腸胃負擔,使人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小貼士:在進入立秋之後不宜大補特補,適當吃具有祛溼功效的食物,比如白扁豆、薏仁、紅小豆、茯苓等。

防暑。立秋雖至,但暑氣未消,白天的氣溫依然會非常高。但夜晚的風卻帶有絲絲涼意,所以,做好合理的防暑降溫非常重要。

小貼士:可以在早晚時間段穿一件單衣或者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但也不能捂得太厚,以免引起中暑。

防秋燥。中醫認為“秋內應於肺”,而肺為“嬌髒”。秋燥猛於虎,立秋之後氣候也逐漸乾燥起來,肺氣虛會使身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容易情緒低落。

多喝水,合理調節自己的情緒,及時排解內心的憂愁,做到內心安寧、心情舒暢,有助於氣血執行,疏導肺氣。

防心血管疾病。立秋後餘暑未消,群眾出汗較多,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大腦血液灌注不足或迴心血量減少,誘發心肌梗死或腦梗。

防乙型腦炎。8月、9月是乙型腦炎的流行季節,10歲以下兒童更應警惕,如果孩子出現高燒不退、嗜睡、精神變差等情況,家長應帶他們及時檢查。

養秋“調五事”

立秋後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生為原則,做到“五調”。

精神調養。自古逢秋悲寂寥,由夏季過渡到秋季,人的精神情緒容易發生變化。且秋季也是季節病的高發期,憂心過度或者生氣會導致陰陽失衡,影響健康。因此立秋後養生首先要培養樂觀情緒,心情舒暢,肺氣自壯。

起居調養。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過。天氣轉涼,還應及時增添衣服,體弱的老人和兒童,尤應注意。

飲食調養。秋燥易傷津液,要儘可能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不吃生冷,應適當多吃一點酸味果蔬以滋陰潤肺為佳“。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立秋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百合、山藥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運動調養。秋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好時期。可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專案,以強身健體。

進補調養。立秋一到,氣候轉涼,但仍有秋老虎肆虐,容易使人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也有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建議到市中醫醫院在醫生的辨證指導下進補調養。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