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四川又一“青銅王國”揭秘:鹽源青銅文明系南北文化交匯產物

2022-08-14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林業

滇西高原包括哪裡

6月18日,“探秘定笮古文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屆鹽源青銅文化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涼山州鹽源縣召開,多個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就以鹽源青銅文化為代表的定笮古文明展開研討。

四川又一“青銅王國”揭秘:鹽源青銅文明系南北文化交匯產物

6月18日,“探秘定笮古文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屆鹽源青銅文化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涼山州鹽源縣召開。 本文圖片均來自錦觀新聞四川鹽源縣老龍頭墓地位於鹽源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雙河鄉毛家壩村。自1987年以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和鹽源縣文物管理所對老龍頭遺址進行了四次搶救性發掘工作。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第四次搶救性發掘開始於2020年4月,截至2022年6月中旬,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漢初年的墓葬1100餘座,出土各類遺物5000餘件。

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鹽源老龍頭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田劍波介紹,此次發掘出土一批極具區域特色的遺物,其中整套青銅紡織器具是目前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青銅腰機,三輪青銅馬車亦是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三輪馬車實物模型之一,而造型各異、種類繁多的青銅枝形器更是凸顯出鹽源青銅文化獨特的信仰崇拜。

與會專家認為,鹽源縣老龍頭遺址考古近三年來取得的重要突破錶明青銅時代川滇區域中心已經形成。

為了更好的推進考古工作和學術研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鹽源縣政府決定在鹽源地區共建鹽源考古工作站。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透露, “十四五”期間,四川省文物局將大力促進民族地區考古研究,特別是藏羌彝民族走廊考古研究,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對鹽源地區考古、研究和文物利用的支援力度,為實現文物與旅遊資源深度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墓葬遺存豐富,隨葬品種類繁多

據介紹,鹽源老龍頭墓地埋葬方式除甕棺外,均為豎穴土坑墓,均為東西朝向,頭向以向西為主;人骨儲存相對較好,葬法以一次葬為主,少量二次葬;葬式以仰身直肢葬常見,少量屈肢葬、截肢葬;大中型墓葬有棺槨、小型墓葬僅見棺,亦有部分墓葬未見棺痕;絕大部分有隨葬品,多寡不一。

澎湃新聞了解到,2020—2022年發掘出土遺物5000餘件(套),其中陶器近2000件,銅器1700餘件,鐵器100餘件,金銀器20餘件,石器近700件,玉器180餘件,玻璃器120餘件,骨器(含貝殼)100餘件。陶器以各類雙耳罐為主,另有少量單耳罐、高領罐、帶流壺、乳釘甕、圈足罐等。

青銅器種類更為豐富,主要包括戈、劍、鉞、矛、臂韝、鎧甲等兵器,刀、削、鑿等工具,馬銜、當盧、馬鑣、鈴、角形飾、牌飾等馬具,杖首、樹枝形飾、鳥形飾、圓形帶飾等裝飾禮儀用器及打緯刀、卷經杆等少量的紡織工具等,以兵器、馬具、工具多見。

四川又一“青銅王國”揭秘:鹽源青銅文明系南北文化交匯產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鹽源考古工作站”揭牌儀式。

形成時間早、延續時間長,再現獨具特色的鹽源青銅文化

在研討會上,田劍波認為,鹽源老龍頭遺址形成時間早、延續時間長。根據出土器物並結合現有測年資料,老龍頭遺址的墓葬可初步分為三期。

第一期為商至西周時期,主體為西周時期。墓葬形制包括了窄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及甕棺墓,土坑豎穴墓多不見木質葬具,隨葬器物中銅器極為少見,僅見少量箭鏃等。出土陶器以乳釘甕、簋式豆、帶流壺、高領罐及小雙耳圈足罐為主,出土器物型別比較單一。另外還常見刀、箭鏃、砭針等石器。

第二期為春秋時期。墓葬以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為主,大多有木質葬具。隨葬器物以銅器、陶器和石器為主。銅器以劍和戈為主,尤以帶銎劍最具特徵。陶器以小雙耳罐、高領罐為主,出現了器耳自口部縱貫至腹中部的大雙耳罐,另出少量帶流壺等。石器中穿孔條形礪石和石範較為流行。

第三期為戰國至西漢早期。墓葬包括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及帶蓋頂石的寬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葬規模呈現出較明顯的分化,均有木質葬具,少數大型墓葬有槨。隨葬器物以銅器、陶器、石器、玻璃器、金器等為主,種類非常豐富。墓葬規模和隨葬品的多寡差異較大,體現出明顯的階層分化,是本期墓葬的一大特徵。

戰國中晚期的M13 是本次發掘的墓葬中規模最大、也是等級最高的墓葬之一。墓壙長5。16、寬3。69~4。01、深0。8米。墓葬原應有上下兩層蓋頂石,葬具為一棺一槨。該墓葬中出土各類器物41件,大多置於棺蓋板上,其中有一套青銅紡織工具,包括工形器、打緯刀、卷經軸、卷布軸、分經棍以及護腰等。該墓還出土了彩繪大雙耳罐。青銅紡織工具和彩繪大雙耳罐的組合,僅見於老龍頭墓地最高等級墓葬中,同樣的組合還見於M135。這兩座墓的墓主在老龍頭墓地中身份非常顯赫,可能屬於老龍頭族群的統治階層。

工匠墓被發現,透露鹽源銅器鑄造之謎

研討會上,討論的焦點之一是,老龍頭遺址出土的獨具特色的青銅器是哪裡鑄造的?這一直是一個謎,此次發掘提供了線索。在春秋時期的墓葬M174中出土了10組石範以及可能用於鍊銅的陶澆包和陶鼓風管,石範的種類包括鈴、刀、鉞、鑿等,均為老龍頭遺址出土的典型銅器,說明老龍頭遺址的部分銅器就是在本地鑄造的,而M174的墓主人可能就是一位青銅鑄匠。M174的石範常見一範多器,顯示出較為成熟的鑄造技術。

田劍波表示,類似M174的鑄匠墓在老龍頭墓地發現有多座,此前在川西南地區還非常少見,同類鑄匠墓在歐亞草原、中國西北、西南及東南亞地區都有發現,此類墓葬的發現充分體現出鹽源盆地在歐亞大陸東部南北文化交流中的橋樑作用。

除鑄匠墓外,墓地還出土了多座疑似硃砂工匠墓。這類墓葬一般隨葬研磨硃砂的石杵和石臼以及其他研磨硃砂的工具,其主人可能為研磨硃砂的匠人。墓地中有部分墓葬底部鋪有硃砂,當時硃砂葬習俗的反映,反映該人群尚紅之風。

值得注意的是,青銅枝形器是老龍頭遺址最具特質的青銅元素,雙馬神是此類青銅枝形器最為常見的主題。近年新發現了一批新的動物形象,如豬、鹿、爬行動物等。它是鹽源青銅文化區隔於周邊青銅文化的重要特徵,同時也反映出老龍頭族群獨特的喪葬習俗和信仰崇拜。

鹽源青銅文明是南北文化交匯的產物

據介紹,老龍頭遺址還發現大量與馬相關的遺存,主要包括殉馬和馬具,另有馬車、銅馬。隨葬殉馬和馬具的習俗多見於中國北方和歐亞草原地區,鹽源盆地的尚馬之風,顯示出濃烈的北方草原文化風格。老龍頭遺址還出土有小型馬飾片、聯珠飾和帶柄銅鏡,也是北方草原文化影響的印記。

“以鹽源青銅器為代表的文化,就是南北文化交匯的產物。在那個時代,滇西和川西南地區都到達了青銅文化發展的高峰。多種不同的文化,多種不同的墓葬都出現在鹽源盆地,這也說明了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南來北往,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孫華此前做客研討會圓桌論壇時稱。

孫華注意到,鹽源青銅器裡既有西南地區常見的銅鼓,也有具有北方傳統工藝的器物。其中,鹽源出土的銅鼓形狀樸拙,紋飾簡潔,鼓面正中有太陽紋,圍繞太陽紋還有四隻飛翔的翔鷺。“看到這個銅鼓紋樣,就聯想到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即四鳥繞日金箔。”孫華表示。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老龍頭遺址考古專案負責人周志清表示,鹽源盆地是青藏高原東部南北文化交流和人群遷徙通道上的重要節點,也是民族學上藏彝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和文化位置使得該地區的古代文化呈現出多元性與複合性的特徵。

老龍頭墓地獨特的墓葬形制和葬俗、具有鮮明時代和地域特徵的文化遺物展現出鹽源青銅文化複雜多樣的文化內涵,彰顯其是西南地區一支獨具特質的地域青銅文化。

鹽源青銅文化面貌的多元性特徵濃厚,其受到歐亞草原青銅文化、中國北方青銅文化、西戎文化、中原文化、滇文化、滇西青銅文化乃至東南亞地區青銅文化等文化的多重影響。

鹽源老龍頭遺址凸顯了鹽源青銅文化獨樹一幟、相容幷蓄、多元一體的特徵,豐富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和文化內涵。鹽源老龍頭遺址的發掘成為了研究青藏高原東部多元文明的交匯、融合以及演進的關鍵鑰匙,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此外,老龍頭遺址的考古成果實證了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併為“從邊疆發現中國”提供了重要案例,豐富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整體性與共同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