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多學科交叉融合+高科技探測分析!這還是我們印象中的考古嗎?

2022-08-12由 央廣網 發表于 林業

五點取樣法是樣方法嗎

央廣網北京6月4日訊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道,最近,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再次引起廣泛關注。這是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專案——“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又一項由國家支援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專案。

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考古需要哪些不同學科的介入?科技考古是什麼?哪些科技手段可以幫助考古?考古的目的又是什麼?

考古不僅僅是考古學家的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想介紹,2002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立項。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秉持著“多學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圍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間的遺址實施重點挖掘,並對遺址周邊的聚落展開大規模考古調查。考古調查、考古發掘和考古研究工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資料。

考古學是一門利用實物遺存來研究古代社會與文化的歷史學科。作為考古學的研究物件,實物遺存的種類以及形態包羅永珍,有房屋、道路、城牆、墓穴、渠溝等各類遺蹟,還有陶瓷、玻璃、玉石、金屬等各種手工製品。既有肉眼可以看見的人和動物的殘骸,也有僅憑人眼無法觀察到的各類元素分子等殘留物。考古時,不僅需要進行田野考古調查,去往一線獲取遺物,在發掘過程中還需要對各類遺存開展科學高效的收集整理,完成資訊提取以及價值挖掘等研究工作。

因此,在考古工作中,研究者需要藉助生物學、化學、地學、物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方法和技術。例如,若在一個遺址內發現了動物殘骸,研究者們就需要利用動物生物學來判斷殘骸的種類,以確定當時人類飼養了哪些家畜,有哪些肉類食物來源。若是發現了大量植物種子,就要透過植物生物學分析植物的種類,瞭解當時人類的主食來源以及勞作水平,並進一步推測當時的社會形態。

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幫助考古學家獲得了僅透過田野考古難以發現的證據。

考古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高大上”

李想認為,考古學是一門帶有遺憾的學科。研究者所得出的結論雖是基於合理的判斷和推理之上,但無法百分百還原古人的社會狀況,只能透過現有的技術手段儘可能展示古人的生活情況。科技考古是當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手段。

科技考古是依據考古學的研究思路,借用自然科學相關的方法和技術,對研究物件進行調查、取樣、鑑定、分析、檢測、定量統計等,利用現代科技分析古代遺存,獲取肉眼難以捕捉的潛在資訊。植物考古、動物考古、環境考古等都屬於科技考古。

科技考古包含兩大類技術。一是探測技術,主要包括遙感技術、航空攝影技術、物探技術等。探測技術有助於考古工作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從宏觀角度對遺址進行觀察和分析,在勘探時更加有的放矢,避免遺漏重要資訊。第二類技術是分析技術,包括影像分析技術、X光照技術、中子成像技術、顯微分析技術等。

在研究良渚遺址時,研究者透過科技考古論證了良渚城市群防洪體系的建造時間,並且透過碳十四鑑定,將良渚古城的絕對年代上限推至距今5300年左右。還藉助環境考古、植物考古、動物考古以及人骨考古等手段,實證了良渚地區擁有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控制網路和統治文明。

我國近些年非常注重科技考古,各個實驗室相繼購置了先進儀器,獲得的資料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國際。

考古不為文物?那是為了什麼?

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著人類去探索,人類對於自身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的過程並不完全瞭解。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一哲學問題始終困擾著全人類。

李想表示,考古學家希望透過自己的工作,讓現代人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了解人類是如何起源的,人類社會是如何發展的,人類文明是如何演化的。“只有當我們知道從哪裡來,才可能更好地知道我們未來的方向是什麼。”李想表示,這也是考古工作者們常說的話。

世人多關注精美文物,但文物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可能只是副產品,考古工作者的目標不是古代藝術品本身,而是埋藏在文物背後關於人類起源這一根本性問題的答案。普通人也可以透過參觀精美文物,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陶冶情操,獲得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李想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關注考古工作,自覺保護文物以及遺址,去博物館參觀瞭解文物同樣是在傳播中華文明,為考古工作出力。

監製:白中華

記者:富賾 楊揚

編輯:潘雨薇 楊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