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金商道上

2022-08-07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林業

老櫸樹怎麼讀

吃老灶,不光是吃老灶的菜,還喜歡那鄉野之氣,丁字路口的鬧猛。

金商道上

金商道是澱山湖西的青浦縣道,連著青浦金澤和商榻兩個古鎮。金澤古稱白薴裡,“廟廟有橋,橋橋有廟”,每座橋有一橋堍連著一座廟。鎮出狀元糕和趙家豆腐乾,至今還保留一個魚碼頭,每天下午三四點鐘有漁船靠岸上魚。鎮南接浙江嘉善,西連江蘇吳江,在與嘉善交界處,兩三年前建有金澤水庫,為上海四大日用水水源地之一,風光秀麗,納太浦河水,經沉澱,管輸松江、青浦、金山、閔行等地。商榻是古商旅往返蘇(州)松(江)下榻之地,其背後即為江蘇崑山。道由滬青平公路金姚站處出,朝北,沿澱湖,經大觀園,過白石磯大橋、急水港大橋,蜿蜒至商榻。在鎮十字路口,可西至周莊,北至昔稱陳墓的錦溪。

車一上道,如至山陰道,兩旁湖蕩、村落,勝蹟連連,稍縱即過。而樹木,先是銀杏,次是櫸樹,再是柳。春自然一片新綠。知秋的先是銀杏,再是櫸樹,黃後紅,一片燦爛。柳含湖之水氣,霜降後刪繁就簡,剩青枝在寒風中。道西不是黿蕩,就是村落。道東常有澱湖湖面緊迫,滿長蘆葦。一到秋,有村婦攜籃在路口叫賣鮮紅菱。1991年油菜花初黃,與同事金君、鄭君、宋君、李君,還有上海社科院上海史學家鄔烈勳老師,在青浦縣城開會後,棄大會組織的大觀園遊,經商榻,步行至周莊玩。正是三月天,一路走去,大家都是首次行此道,說不出的高興。

金商道上

道築於1984年,只二車道,實為青浦縣城至縣之最西首的鄉鎮商榻鄉的唯一陸路,筑前縣裡有什麼事,村民要上縣城,只能乘船過澱湖,到朱家角,或滬青平公路什麼地方再說。我有車後,一年總不下七八次要走金商道。伴行的總有姚、張、桂、陳諸同學和他們的太太。每次車行至滬青平金商路丁字口,常會習慣把駕駛盤向右拉,瞬間入道,端的是念中的金商路兩旁四季中的樹,還有是老灶飯店。道中梅園、大觀園都是大名勝,而一路飯店十多家,或設路邊,或在船上。梅園飯店、竹園飯店是大店,在綠蔭深處。大小店攤大多為青浦本地人所開,一年四季有清蒸白水魚、紅燒激角浪,春天的妙青殼螺螄,秋之鮮菱炒毛豆,夏天剛從水田裡拔出的茭白做成的油燜茭白,都是水靈靈的。我常去的就是老灶。老灶在金商道和金同路丁字口,這個丁字口是風景。那裡是上海市和江蘇省交界,離上海界不遠處,即為一些人士聞而心起微瀾的蕩東地區,當年那裡港汊支河泊著不少花船。再西行可至莘塔、周莊、同裡。路口南首是澱湖蟹交易處,每西風稍起,十幾條漁船已一排頂著河灘,一片蟹民叫賣聲。路口西南,是兩層屋的飯店,常見店人在門口揀菜剝豆,飯店如農家。隔路就是老灶,已是江蘇地界。老灶佔地約兩畝地。房成曲尺形,冬常見掛有經醃的成排倉鹹肋條肉,陽光下發著臘香味。我最愛吃的是那裡的紅燒花鰱魚頭、銀魚炒蛋、蔥烤鯽魚,還有大灶頭燒的鹹酸飯。金老闆與我同為上海縣人,幾次下來就熟了,叫他老金頭。他當過龍華鄉一個村的團支部書記,他的一個老上級徐彙區華涇鎮老鎮長還與我同過事。一年冬他上桌鹹豬頭肉後,告訴有條十五斤重花鰱,剛從澱湖逮到,非常難得,是否有興趣,只是要三百元。邊說邊提起長几乎是他三分之二身高的魚給我們看,我們四人急點頭稱定要一吃。看老金頭那麼帶勁地下廚房,上廳堂,我不禁說老金你真是本地佳人中的佳人。他的妻子匡姬是上海市區裡的人,秀外慧中,點菜收賬一人來。有一年過年,他們夫婦倆邀請我和內人到他們那裡吃年夜飯。見我謝絕,說要送當地農家桶樁年糕。老金頭開飯店,不忘多種經營,秋賣湖蟹,冬售年糕,平時銷土雞蛋。飯店的飯一直好吃,立冬後用新大米、矮腳冬藏菜燒的鹹酸飯,可稱一二百平方公里裡唯此一家。老金頭告訴我,他用的是蘇北射陽米,每斤只二元,金澤就有賣。自己醃鹹肉飯店自己用,用的是粗鹽老法,太陽曬透後成片進冰箱,飯店可用至來年春三月,一塊鹹肉可賣到十元,成本只有幾鈿,油滋滋厚答答香撲撲的哪個來客不嘴饞。梅花盛時,帶朱黃夫婦和那批老友去梅園看花老灶吃飯,朱黃這兩處都未去過。

金商道上

又到老灶,不見老金頭,也不見匡姬當櫃。物是人非。有王翁者告知,老金嗜賭博,欠債而逸。王翁當地人,店房即為老金向其所租,租金還未還清,今撐門面的實為王翁的兒媳吳姬。我聽後兩耳嗡嗡。

日前又去老灶,自然又是鰱魚頭、鹹酸飯,還有時令菜菱肉炒毛豆。王翁談及老金頭,房租已還清。我和內人不由贊又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嘆老金頭,想起匡姬當年談起剛有孫子時的喜悅,讓人難受。

老闆吳姬送來一張名片,稱這房子就要拆了,店搬至大觀園對面,那裡環境幽雅,歡迎老顧客。我不知以後是否還會去老灶。吃老灶,不光是吃老灶的菜,還喜歡那鄉野之氣,丁字路口的鬧猛。確實,說實在還有一點點對老金頭的眷念。要去新店的念頭恐怕短時還不會生,店的遷址是一大原因,還有是那條夢牽的金商道,正拓成千篇一律的通衢大道,兩旁的樹早已不見影蹤,也不見了賣菱的村婦,還去做啥呢。(王孝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