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井上井下溫差30℃,地下3米守護市民暖屋子

2022-08-04由 生活報 發表于 林業

地下3米溫度是多少

井上井下溫差30℃,地下3米守護市民暖屋子

巡查員劉天賜向記者介紹情況

井上井下溫差30℃,地下3米守護市民暖屋子

下井

文/攝 生活報記者 仲亮

46人,192。29公里供熱管線,每天巡查531口檢查井。這些數字,組成了哈投集團華能集中供熱公司搶險大隊供熱管網巡查人員的日常,單調、乏味,伴隨著危險。

有人形容說,供熱管線好比人的血管,它的完好,關乎著冬季供熱安全,這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立春剛過,記者跟隨華能公司管網巡查員下井,體驗了熱網巡查工作的艱辛和付出。

準備 風機向井內強吹風

2月5日,記者跟隨華能公司搶險大隊巡檢工段一班來到道里區兆麟街與西六道街交口的一處檢查井,這是一處供熱一次網的檢查井,班長於強告訴記者,他們承擔著從中央大街到陶瓷小區266口檢查井的巡查工作。

停車後,巡查人員用交通錐圍起檢查現場,並將施工車應急雙閃燈開啟。兩個檢修井的井蓋一開啟,一股熱氣一下從檢查井中噴出。“檢修井內的溫度很高,氧氣含量不足,甚至是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超標,隊員們不敢輕易下去。”管網巡查員劉天賜告訴記者。隨後,隊員們開動隨車發電機,帶動“軸流風機”,向井內強行吹風。20分鐘左右,劉天賜拿出兩個儀器,一個是測溫儀,一個是氣體檢測儀,對檢查井內的安全係數進行檢測,測溫儀顯示,井內的溫度為20。7℃,氣體檢測儀顯示有害氣體為0,檢測井內空氣質量達到作業標準,巡查人員準備下井,此時記者已經凍透了。

井下 悶熱潮溼作業面不足2平方米

檢查井井口直徑一米左右,10節鋼筋井梯是井室內外的唯一通道,記者戴著手套,握著井梯依然能感覺到拔手,握著井梯行至一半時,頓時感覺井室內漆黑一片,“當心,腳下有水、旁邊是熱網。”一班班長於強提醒記者,此時,記者已經和白宇航到達了3米深的檢查井下,一股潮熱的空氣瞬間包裹上來。適應井下的光線後,記者觀察井下環境,地面存著部分地下水,立足空間不超過2平方米。直徑一米的供熱管線橫在井下大約20平方米的空間內,於強和同事韓旭熟練地檢查了管線位置是否變動、閥門和地下水滲漏、壓力錶等情況。地下井內空間陝小,兩個人錯身行走都很艱難。

於強告訴記者,華能公司擔負著道里區、道外區4200萬平方米供熱任務,熱使用者多達40多萬,為了保證供熱安全,在初寒期時,每天需要巡查管線兩次,高寒期時,每天要巡查管線四次。

巡查 井蓋冒氣、塌陷、隆起將重點檢視

在井下,記者穿著厚厚的工作服,經過半小時的檢查,汗水已經浸透內衣,回到地面,零下15℃的低溫,瞬間把記者凍了個透心涼。

巡檢工段段長馬成告訴記者,在巡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井蓋有蒸汽冒出,或者井蓋附近有塌陷、隆起等情況,將對這口井進行重點檢查。開啟井蓋後,先用測溫槍測量井室內的溫度,如果井室內的溫度超過40℃,有可能管線出現了漏水,同時,趴在井邊聽是否有水流聲,也是判斷管網是否有漏點的辦法之一。巡線時,最擔心的就是地下水上升和管網滲水,一旦出現管線移位或者漏水情況,如不及時發現,都可能是管網爆裂的危險前兆。“巡查的時候最怕的是聽到檢查井下有流水聲,檢查工作做細了,及早排查隱患,雖然遭罪,總比搶修的時候遭罪強。”馬成說。

對話 工作中 磕磕碰碰是常事

記者:巡線工作苦嗎?

於強:由於作業面狹小,在井下檢修磕磕碰碰是常事,如果不小心,還容易被管線燙傷,井上井下溫差30多度,一旦隊員感冒就會出現“非戰鬥減員”,人手不足將大大增加管線巡查的壓力。

記者:你們隊員平均年齡能有多大啊?

於強:我們一班共5人,基本上都是“80後”。其中韓旭和劉天賜年齡小點,是1992年生人;白宇航年齡大點,他是1985年生人。這份工作很辛苦,尤其冬天,很難與家人團聚,而且還要面對極寒、潮溼、悶熱的工作環境,這也是份鍛鍊人的工作,雖然苦點,大家都很敬業。

記者:巡查時最怕什麼狀況?

於強:最怕發現井室溫度過高、聽見井內有流水聲,如果出現供熱事故,不但我們隊員搶修遭罪,市民挨凍更遭罪。巡查時,也怕市民圍觀,有時開啟井蓋後,就有好信的市民圍上來,“爆管了?又要停熱了?”但是,非工作人員是絕對不允許進入現場,因為熱氣、深井都是安全隱患,也怕影響交通安全,因為很多檢查井都在主幹路上,熱氣影響車輛視線,會區域性影響交通,所以,我們工作的時候要避開上下班高峰,儘量減少對交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