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浣花文學獎散文組徵文 | 廖曉梅:古道 古樹 童年

2022-07-31由 香落塵外作伴結廬 發表于 林業

木荷果實做什麼用

從小到大,走過了不少路,也走過了各種各樣的路。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小時候家鄉的那條石階路。哪怕是現在,如果是去徒步,看見石階路,心裡也會湧起一番激動,彷彿回到了童年,又想起了在那條石階路上度過的那段苦澀或許也是快樂的時光。

石階路,也就是古驛道,也稱驛道,清代才改稱石階路,也有稱石板路的,是指古代用於傳遞文書、運輸物資、人員往來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陸路,分為官道和民間古道。同時部分古驛道也是屬於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主要用於轉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的通道。後來我查考縣誌,發現小時候家鄉的那條石階路其實是縣裡的主要幹道。明代定南設縣,苦於交通不便,明萬曆元年(1573年)縣署發動全縣人民對境內的主要道路大加修築,以後每年督派官員、民夫進行修理。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當時的定南廳署曾令照磨督工,修築自高砂芙蓉寨內坳(現老城)起,經黃砂口、蓑衣坑、龍下至半逕(今泮賢)合大路至下歷的新路,以避火夾水、大竹園二處渡口經常水患之阻。而我的老家,就是在大竹園的上廖屋,小時候門口就有一條石階路直通老城火夾水,大約有三公里。由此可見,小時候的那條石階路,就是定南的主幹道之一,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真正算得上是文物了。很可惜,這段石階路,在十幾年前修公路(定南到老城的公路,實則恢復清乾隆前的老路)而譭棄了,現在蹤跡全無。

記得家鄉的那段石階路寬有1。5米左右,蜿蜒于山間。中間用石板鋪成,兩邊有排水溝。遇有溪流水溝處,則用麻石條架起小橋,下通流水,上可行人騎馬行車。有坡度的地方,就用麻石條修築階梯。所有石板,都顯得光滑,我想,那應該是古人車馬行走磨光的吧。

小時候,村頭的石階路邊上還有一家店鋪,有木板房,也有磚瓦做的。記得是叫“店背”。據考證,應該是古驛道上的一個鋪(驛站),有房數間,可住宿,也兼賣南雜百貨。店鋪邊上還有一大塊空地,旁邊還有圓圓的石頭做的東西,那應該是馬棚,那圓石頭應該拴馬樁。印象中是村裡有一家人專門經營,後來不售賣商品了,這家人平時就在這裡放些柴草雜物什麼的,並不住人。到春節前一個月的時候,這裡會再度熱鬧起來,我們周邊的人會在這裡一起做豆腐。因為這家人有門手藝,就是做酸漿豆腐。這種豆腐,適宜冬天油炸,然後一層鹽一層油炸豆腐,放在罈子裡,可以儲存好幾個月。那時候春節後,油炸豆腐可是主要的下飯菜,可直接綁飯(下飯),也可以進行各種加工,或與其他蔬菜一起做菜。這家鋪子,一直到十幾年前修公路時才完全拆除。

浣花文學獎散文組徵文 | 廖曉梅:古道 古樹 童年

記憶中,古驛道邊上還有不少的古樹。這些樹給童年增加了不少樂趣。有木荷樹,秋冬季成熟的果實會掉下來,雖然不能吃,但卻可以做成玩具(抽去中間的芯,插入一根小木棍,就可以旋轉。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比賽,看誰的轉動得更久);還有結扭樹(學名枳椇),長得很高大,只能讓它在霜凍天的時候從樹上掉下來,很甜的;更有幾株叫錯果樹(學名叫石楠)的,屬於硬木,結出的果實一團團的,紅褐色,吃起來也不錯,只是不能吃太多,容易便秘。小時候,這些樹很高大,枝繁葉茂,遮蔽了一片天空,夏日裡很陰涼。有的樹有空洞,就成了鳥兒做窩的好地方。還有木荷樹,更有幾十米高,頂上就成了八哥或喜鵲做窩的好去處。常常有成群的八哥、喜鵲在村子裡飛來飛去。外人如果來掏鳥,肯定會受到村裡老人的訓斥並被趕走。因為老人認為,這些鳥會給村裡帶來好運氣。我記得屋裡背後的山上,還有一棵很大的錯果樹,因為遇上雷擊倒了,樹樁很大,不能挖動,於是就常常拿斧子去劈一些當柴火,冬天當作烤火桶的炭火,還是很持久的。根據老人們的說法,這些樹是用來擋坑風的,自從廖家人搬來此地居住,就種下了。再據《定南地名志》記載,這些古樹至少也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很可惜,在2003年,老家因為要建工業園,或被伐了,或不會管理而枯死了。每年回老家,站在那裡,都會引起陣陣傷感。

古驛道通往火夾水的路邊,還有幾棵很大的松樹,大約直徑有一米吧。小時候砍柴經過那裡,常常成為乘涼歇息的場所。因為在山的坳口上,吹一下口哨,喚一陣涼風,獲得一身清涼。松樹上可能是有野蜂巢吧,因而樹下別的小樹的葉子上有蜂蜜,摘下葉子舔一口,清甜可人,回味無窮。四周的山上,一片片都是松樹,茂密繁盛,一眼望不到邊。有些山裡,還有片片青翠的毛竹。上世紀的七十年代,當時的生產隊,要發展經濟,燒窯制磚瓦,這片片松樹終究難逃被砍伐的命運,也包括這幾株百年老松。

小時候放牛、砍柴、割草、幹農活都要從古道經過,那些古道也留下了淺淺的腳印。春天,會在這周圍摘杜鵑花,吃一點酸酸的;還可以拗小竹筍,挖山藥(竹篙薯)作菜;夏天,則會在古道邊的大魚塘裡游泳,或弄些小魚小蝦;秋天,上山摘野果:馬藤果、酒飯糰、鐵籬笆(野荔枝)、野冬瓜(野獼猴桃)、桃金娘等等;冬天,則上山挖冬筍。

如今,隆隆汽車聲響過,高鐵高架橋跨過,有人在這裡開了工廠,老家面目全非,再也不是以前的“小橋流水人家”了。只能偶爾回老家,尋找童年的足跡,或者有時候想象一下古時候的情景。眼前浮現當年一路風塵的騾馬馱隊的趕腳者或荷擔負重的趕路者,在此歇腳、飲水解渴、賣飯打尖的情景。細細看去,在這條古道上,竟是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應俱全,路面熙熙攘攘,絡繹不絕。這裡也許沒有“驛外斷橋邊”的梅花,但同樣也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早行人,更有“古道西風瘦馬”滄桑與迷惘。不過,對我來說,只有這份對故鄉和童年的回憶,才會久久瀰漫在我的心頭,沉浸在我的心靈深處。

·END·

作者簡介:

廖曉梅,男人女名,1964年冬出生於江西省定南縣的一個小山村。定南中學教師,從教三十多年。平時忙於教學,閒暇之餘偶爾寫一點文字,以供自娛自樂,但一無所成。平時喜歡登山健步,素喜親近自然,感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