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碎金成樹:《論語》的另一種讀法

2022-07-29由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表于 林業

樹用英文怎麼讀

如果說人類的生活總是在自身所創造的文化光芒照耀下前進,那麼每個生活中的人就應該知道光芒來自何方:那就是永不凋謝、歷久彌新的文化經典。對於中華民族來說,《論語》的經典地位穿越三千年的歷史風煙而終未磨滅,甚至愈加清晰、穩固,今天它仍然是高揚在中華文化星空之下的一面大纛。對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下而言,如何閱讀《論語》理應是這個時代需要回答的問題。

《論語》如它所代表的中華文化一樣,表面波瀾不驚、平易溫和,然而深入鑽研就會發現,內蘊地負海涵、深邃博大;《論語》的呈現方式也如此,看上去東鱗西爪、散亂隨意,其實卻也一以貫之、潛脈暗通。相對來說,內蘊的問題還好解決,因為畢竟幾千年來《論語》註疏之作汗牛充棟,從具體的字詞到章節的意旨都有豐富的成果,只要肯下功夫,總會有路可達;但是呈現方式造成的困難卻給當代讀者提出了很大挑戰——因為《論語》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語》大部分是孔子與弟子的對話,也有其弟子之間的對話,由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記錄下來。由成書的方式可知,其“輯而論纂”或許只是依各家記載大體組織,其間並無一個可以順藤摸瓜的邏輯結構,這對於記憶和理解都非常不利。大多數人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向古人求索、與生活印證、於內心涵詠,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框架,把《論語》的“碎金”重新熔鑄成一個較易把握的整體,讓所有對《論語》有興趣的普通讀者找到開啟《論語》之門的鑰匙。

這個問題不只是我希望在教學時為學生解答的疑惑,其實也是我自己的疑惑。我曾經花了很長時間背誦《論語》,背完過不了多久就開始遺忘和混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這四百八十餘章內容互相之間沒有嚴密的關係,學習者容易顧此失彼。這種顧此失彼其實還只是淺層原因,更重要的是,《論語》的許多表述只是在一個具體的時間或地點作出的,只是針對特定的弟子或事件,並不能據此推衍——若僅據此切入,便會失於偏頗。更妥當的方式是把《論語》的大量相關論述視為一體,互相補充、限制、修正、潤色,這樣才能在更宏大、更深刻的層次理解《論語》。

2010年我曾出版過一本叫《論語全解》的小書,第一次嘗試把自己閱讀《論語》的體會整理出來;後來,我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文化史》等課程上,逐漸落實對於《論語》框架的思考;如今,我把講座的錄音稿交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以《讀懂〈論語〉的六堂課》為名出版,希望能為《論語》的學習貢獻一點力量。

古人有以人或物比喻抽象理論體系的傳統,比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文“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顏之推《顏氏家訓》中說“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面板,華麗為冠冕”,這是以人體作為邏輯體系的喻體;再如白居易《與元九書》中說“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這是以樹作為喻體。這一傳統很好地將不易理解的抽象體系用人或物本身的體系來統一,從而為抽象體系建構易於掌握與理解的邏輯層次。借鑑這一思路,我把《論語》的理論框架比作一棵樹,從而把《論語》一書中四百八十餘章零散的內容條分縷析地歸納在不同的邏輯框架之下,在每一個大的框架之下再根據其內在的邏輯分列小的層次。

我們先要理順《論語》本身的體系,再比附到喻體之上。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仁德,《論語》的根基也是仁德,以仁德為核心又會延伸出幾個重要命題:一是德如何修來,二是德如何維護、體現,三是德如何完成,四是德的效果。最後的效果部分又分為兩個層面,即在“向內的家庭”與“向外的社會”兩個維度上的表現。

具體來說,《論語》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就是仁德,我們依次列出何者為仁、仁者如何、不仁者如何、仁德的意義、仁德的辨析、仁德如何培養幾個專題。仁德修養的路徑又是什麼呢?這就是《論語》這棵樹的“幹”,答案就是學習,只有經由“學習”這個主幹才能去連線“仁德”與其他內容。關於學習的核心觀點恰在《論語·學而》的第一章,從而細分出學習的三重境界,再輔以孔子標舉的學習最終境界,以及學習隱含的另一重邏輯——教育。

透過學習培養了仁德,儒者在對外與對內兩個層面就有所表現:在社會層面的表現是政治,可以將其比為《論語》之“枝”,因為枝是一棵樹最龐雜的部分,而政治同樣是人的社會屬性得以彰顯的部分,這一部分從治國、治民、治人三部分論列;在家庭層面的表現就是孝悌,可以將其比作《論語》之“葉”,葉是供養樹木養分的重要來源,孝悌也是仁德的營養之源,分別從如何孝、敬與順、孝之辨析、出與入、喪禮等層面切入。

仁德由禮樂來維護並體現,禮樂可以比作樹木的“花”,花是一棵樹最美的部分,而人的仁德是抽象而無從體現的,禮樂則可以將美具象化。仁德的最終成品是君子,可以將君子比作樹木的“實”,儒家的理想就是養成一個完美的君子形象,所以最後所結的果實就是君子,分別從君子如何、君子與小人、君子的境界、君子的名與實、君子的具體表現等方面來論列。君子之德又會遷移、擴散,就像果實會重新生長出一棵新的參天大樹一樣,使整個體系迴圈往復、始終不輟。大樹既定,《論語》中四百八十餘章的“碎金屑玉”便可分門別類、各有所歸了。

當然,《論語》是一個非常龐雜的思想體系,面對這個體系,稍微換一個角度就可以重新梳理出不同的框架。以“樹”為框架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好把握《論語》的思想,其實每一個讀者都可以透過自己的閱讀梳理出其他框架,透過自己的框架體會《論語》更豐富的內涵。每一個框架都不是為了設立而設立,而是為了更好把握孔子的思想,具體到對孔子每一個表述的解讀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閱讀去理解,閱讀不僅要用眼睛還要用智慧,進而用自己切身的經驗去“折射”。

所有可以自圓其說且有意義的新解釋,對於孔子和《論語》都是一種貢獻,每一個讀者透過自己的閱讀都能夠構建出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孔子,這個孔子未必與專家講的一樣,但對每一個閱讀孔子的讀者來說,卻是屬於自己的孔子。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中國教師報》2022年04月27日第16版

作者:李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