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2022-07-28由 聊車聊人生 發表于 林業

天麻屬於什麼藥

編者按

在怒江脫貧攻堅戰役中,有很多本地少數民族帶頭人,他們在政府政策的支援下,不僅利用科學致富,還帶動周邊的群眾透過勞動富裕起來。今天,我們在這裡介紹的是怒江峽谷中的“天麻兄弟”曲義華和光雄文。

馬垮底村阿尼大底組位於怒江瀘水市古登鄉東部山區,全村耕地面積是2529畝。阿尼大底組就是馬垮底村的其中一個小組,小組共52戶,264人。這裡曾經是自然條件惡劣,基礎建設滯後、自然災害頻繁、脫貧任務艱鉅的地方。如今在怒江“天麻兄弟”曲義華、光雄文的帶動下,參與種植天麻的已經有51戶,整個阿尼大底組村民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我們兄弟倆原來是在外面做生意的,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就回來帶著大家一起種天麻了。”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古登鄉馬跨底村一片林地間,曲義華和光雄文捧著天麻介紹說。這兩個表兄弟是瀘水市古登鄉馬跨底村的傈僳族村民。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曲義華(右)、光雄文(左)正在察看收穫的天麻

馬跨底村有3000多人,是古登鄉人口最多的村莊。在沒有種天麻之前,這裡的土地一直種植玉米。

2012年下半年,從昭通“取經”回來、覺得天麻種植前景還“不錯”的“天麻兄弟”選擇在碧羅雪山腹地海拔2400米的深山種植了20畝仿野生天麻。滿懷信心的兄弟倆以為,用不了幾個月,就能從地裡刨出來“金娃娃”,卻料想不到,因為地域差異,又不瞭解天麻栽種、收穫季節,更沒能系統掌握天麻培種、種植、加工等技術,當年,偌大的天麻地裡,除了滿坡荒草,再沒能給他們帶來什麼。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從種玉米到改種天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們並沒有灰心,不服輸、不畏艱難的性格,讓心懷創業夢想的兩兄弟一直堅持走下去!

“前兩年我們都種失敗了,也投入了很多錢。我們到昭通去學習種植技術,後來又跑過很多地方,還去昆明請教過專家。”

兩兄弟說,2014年,他們終於培育種植出了第一批“怒江天麻”。據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鑑定,“怒江天麻”天麻素含量遠遠高於國家標準。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兄弟倆的育種基地在海拔2400米的山頂。5月初的一天,記者和他們一起從馬跨底出發,坐車顛簸7公里的土路後,再徒步攀爬3公里的山路,用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基地處在山頂的林地間,這屬於仿野生林下種植。土地坡度大,斜面向西,整體構成了一個光照相對較弱的種植環境。弟弟光雄文指著土地說:

“再過3個月,新的一批天麻就出來了。”

在種植天麻成功後,為了讓更多人受益,兩兄弟成立了天麻合作社,不斷動員村民加入。但是,在他們免費提供種子和種植技術的條件下,每一畝地還需要1。6萬元配套設施和肥料的投入,村民仍無法承擔。“我們今年為建檔立卡戶提供貸款擔保,讓他們自己去貸款投入到種植中,這個風險我們來承擔。”光雄文告訴記者。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天麻兄弟”之哥哥曲義華

現在,兩兄弟管理的天麻種植基地達到1000多畝,2016年基地天麻產量100多噸,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天麻合作社已經有51戶農戶參加,其銷售額佔到基地總額的40%,也就是400萬元,戶均達到8萬元。2016年,他們的天麻種植基地還向貧困戶提供務工崗位,一天70元,提供三餐,一年務工人員多達一萬多人次。

村委會幹部說:

“以前種玉米,一畝地掙500元;現在種天麻,一畝地掙5000元,增加了10倍。”

祖祖輩輩以種玉米為生的怒江群眾,因為這兩兄弟的堅持和探索,不僅成功種出了天麻,而且還讓它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疙瘩”。峽谷裡的兄弟倆,就這樣書寫了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天麻傳奇。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天麻兄弟”之弟弟光雄文

小貼士:“天麻”的功效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於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於內風所致的頭暈。

3、天麻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

4、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

5、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脫貧攻堅】峽谷中的“天麻兄弟”

怒江大峽谷網

本期編輯:心晴

審 核: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