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9月22日“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還熱嗎?

2022-07-28由 老張侃三農 發表于 林業

秋分打雷是什麼意思

秋分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對農事生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秋分標誌著我國各地氣溫會有明顯轉折,溫度會明顯下降。

相信很多人對秋分的來由都很感興趣,主要是平分三類事物:

一是平分晝夜,秋分的時候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等,此後白晝會變短,夜晚會變長;二是平分寒暑,寒氣和暑氣在秋分是均等的,過了秋分寒氣就會佔據主流;三是平分秋天,按照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來劃分四季,秋分剛好是在秋天的中間。

古人用“晝夜平而寒暑分”來描述秋分節氣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9月22日“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還熱嗎?

古人把秋分劃成三候,一候有五天時間:一候的時候降雨量明顯減少,基本不會再出現打雷的聲音;二候的時候藏身地下的蟲蟻感受到氣候變化,開始用細小的土擋洞口,避免寒氣影響到自己;三候的時候溫度大幅度下降,河流中的水蒸發速度加快,湖泊和河流中的水量明顯減少。秋分將至,人們要做好溫度變化的準備工作,避免了溫度下降過快帶來身體不適。

當然,由於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非常大,尤其是南北方的溫度差異。南方地區的降雨充沛,一年四季的降雨都相對充足,河流不會乾涸;溫度高,不會出現小動物堵穴的情況;打雷不會明顯的減少。按照南方天氣來看,預計要到11月底氣候才會有明顯的轉折,且可能直接入冬。

9月22日“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還熱嗎?

秋分是我國的重要節氣,自然少不了和其相關的俗語。“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俗語,老百姓根據秋天的響雷情況來推測農作物收成,從而推斷出可能會出現饑荒,因此會有遍地出賊的論斷。

響雷對農業生產會帶來兩種影響:

一是新收的莊稼需要晾曬,但是下雨以後晾曬的糧食就可能會被淋溼,因此可能出現糧食發黴變質的情況;二是新種的莊稼降雨太多會導致土壤板結,農作物的出芽率會下降,出芽率下降,收成自然不理想。

一方面是新收莊稼會發黴,人們的口糧會出現問題;另一方面來年的收成也會下降。糧食供應不足,沒有工作的人只能偷竊為生,按當時歷史背景來看“遍地出賊”的說法很正確。

9月22日“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還熱嗎?

如果站在現代科學角度來看,就知道俗語是有不合理性的,具有地域性和時代性,不能偏聽偏信。農業生產角度來看,現代的天氣預報能對天氣精準預測,即使真的出現滂沱大雨,人們也能從容應對。農作物的播種本就該和天氣結合起來看,不看天氣預報,真的出現板結,也只能怪自己。再者說,莊稼的豐收和欠收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不能只看一個方面,出芽率不理想,後期透過田間管理,莊稼依然有可能豐收。

秋分後北方的天氣再熱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已經下了多場秋雨,秋天的寒氣已經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秋老虎在中旬以後基本不可能出現,要做的就是做好新增衣物的準備。

在秋分後不要用冷水洗澡或者去河裡游泳,秋分後是國慶和中秋兩個重要的節日,適合規劃外出旅遊,放鬆心情。

9月22日“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還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