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2022-07-26由 作家文摘報社 發表于 林業

魚骨針怎麼編

2022北京冬奧會已正式拉開帷幕,在這項世界級體育盛事中,有一件讓阿拉上海人特別“扎臺型”的事情。那便是比賽頒獎花束採用了以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絨線編結技藝鉤編而成的絨線花花束

,環保別緻,令人眼前一亮!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絨線花,又名毛線鉤花,利用各色毛線精妙編結而成。花的層次分明、質感蓬鬆、立體感強。而以絨線製作的“冬奧花”更是針法細膩、工藝精湛,嬌豔欲滴、以假亂真!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相信這一定能勾起幾代上海人親切可愛的往事回憶。曾經手藝精巧的民間高手們也必定看得手癢癢、心癢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結絨線曾經風靡上海灘的那些往事——

絨線

往事

那時候時間還很慢,女人們手指翻飛、針線交錯、悠哉遊哉地結絨線,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年輕未婚的姑娘為心上人織條“溫暖牌”圍巾,聰慧能幹的姆媽為小人(小孩)結件登樣(像樣)的絨線衫,甚至有些男同志擼袖上陣都不是稀奇事。那時候能擁有一件絨線製品傍身,針針線線、綿綿密密,全都是愛。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很多上海小囡都有幫媽媽繞絨線的兒時記憶,拿只小方凳四腳朝天,成團的絨線圍凳腳一圈圈繞開……如果你媽正巧手藝還特別精湛,那麼你就有幸穿著色彩鮮亮、圖案精巧的絨線衫迎來童年高光時刻、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被親朋圍觀誇讚,被路人截停研究。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那時候元寶針、魚骨針、羅紋針……各種結法的花頭勁很多,互幫互助學習編結的氛圍還特別熱烈,絨線高手更是層出不窮。

那時候會結絨線,就代表著精緻實惠、時髦懂經,會過日腳、懂生活。

海派絨線

上海非遺

雖然編結絨線的熱潮已然漸漸褪去,但令人欣慰的是,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已經成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一門活的藝術。

晚清時海派絨線編結藝術形成於上海

。19世紀中葉,西風東漸,開埠之初的申城感受世界風潮,孕育了善開風氣之先的城市文化個性。在由政局變動引發的“易服”運動中,新的服飾時尚出現。一批深受古典女紅藝術薰陶、經受了時代洗禮的中上層家庭的知識女性,嘗試著採用英商洋行的機制羊毛絨線,運用棒針和鉤針工具進行服裝編結。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清末民初,滬上盧家灣淮海路街區,鮑國芳結成了第一件絨線衣,後有傑出的編結大師黃培英、馮秋萍和李黎明將之發揚光大

,並賦予了都市的流行風尚,發展為龐大的婦女手工編結產業。其中如瑞花祥獸千變萬化的圖案,是蘭心惠質的上海女性所創,也是民間古老結線藝術在近代服飾領域中的延伸。

買絨線

興聖街

1900年,一個名叫金永慶的貨郎在興聖街(今永勝路)開了上海、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絨線的商店,生意甚是興隆。興聖街地處法租界邊緣,南端在華界新北門附近,是老城廂居民進入租界的一條便捷通道。老百姓們很快發現,絨線真是好東西:細的可編小囡的鞋,粗的可編帽子,更粗的織衣服,多下來的斷頭絨線當扎頭繩,完全不浪費!

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一家又一家絨線店落戶興聖街,短短几年光景,店面便從街頭開到街尾。

鼎盛時期,興聖街及附近馬路的絨線店竟多達數百家,絨線銷量可佔全國銷量的90%以上!

興聖街上最大的絨線店,如隆興昌、泰隆、興源盛等共8家,號稱“八大號”。

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勢:買絨線,興聖街。

當年盛行的完整民謠是這麼唱的:買呢絨棋盤街,買絨線興聖街,買假貨大興街。說句題外話,上海人嘴裡的“大興大興”,至今依然用來形容假貨。

恆源祥

絨線大王

如今已馳名全中國、廣告語聽得大家都很上頭的“羊羊羊”恆源祥,誕生於1927年初夏的上海四馬路(今福州路)。

創始人沈萊舟先生很懂生意經,他千方百計實現了將恆源祥開到興聖街的夢想,而且還一炮打響。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恆源祥創始人沈萊舟

當時興聖街上幾乎所有絨線店,外觀都沒有櫥窗,絨線都是擺在店堂內的木頭櫃子裡,加之店內燈光暗淡,顧客站在櫃檯外,連絨線的顏色也分辨不清。沈萊舟卻將恆源祥裝飾一新,

沿街是嶄亮的大玻璃窗,老上海流行的霓虹燈從1樓裝到3樓。店堂裡燈火通明,擺絨線的全是玻璃櫃臺,粗粗細細,各種顏色,一目瞭然。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恆源祥絨線老包裝紙

1936年初,沈萊舟的裕民毛線廠誕生了,這是中國最早的絨線廠之一。1948年初,恆源祥總號一天銷售的絨線就達1000磅以上。恆源祥分號更遍及南京西路王家沙、南京東路大新公司斜對面、霞飛路貝勒路等處。沈萊舟被大家稱之為“絨線大王”。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恆源祥絨線舊包裝盒

在上海,很多專賣絨線的商店都有坐堂師傅,向買絨線的顧客傳授毛衣編結技巧。沈萊舟也聘請了

絨線編結大師鮑國芳、馮秋萍、黃培英等到恆源祥坐鎮

,專門教授技法。此外,他還專門花錢出版了《馮秋萍毛衣編結花樣與技巧》一書,在店堂內免費贈送。

這還不夠,他還曾專門邀請上海灘的演藝明星來試穿新款毛衣。

著名演員周璇、白楊、上官雲珠、竺水招、徐玉蘭、尹桂芳、童芷苓等

都曾到恆源祥穿過馮秋萍編結的毛衣。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1963年恆源祥絨線商店填寫的上海市商業零售企業登記卡(上海市檔案館藏)

馮秋萍

編結大師

馮秋萍是海派絨線編結技藝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她的代表作

“孔雀開屏披肩”

在今天看來依然豔驚四座、不落俗套。披肩曾被作為禮物贈送給在滬訪問的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上世紀30年代,她在方浜路恆安坊22號開設了“良友編結社”以及編結學校。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馮秋萍(中)與良友編結社畢業生合影

解放後,她應邀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執教編結技藝,1983年為上海電視臺拍攝《馮秋萍絨線鉤針編結法》系列講座40講。她獲得過上海絨線服裝設計優秀獎,後又被評為國家“特級工藝美術大師”。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馮秋萍創造了2000多個絨線編織花樣,設計了難以計數的經典編織工藝品,撰寫並出版了30餘部關於絨線編織的著作和文章。她既是一位工於設計的實踐家,又是一位長於總結的理論家、教育家。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1960年,在上海市美術工藝品研究室任研究員的馮秋萍(左)為外賓試穿“孔雀開屏”絨線披肩(上海市檔案館藏)

時過境遷,社會生產生活早已翻天覆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結絨線了。想穿件絨線衫,大可解放雙手、快遞到家,這是新時代的高效便捷。

然而,2022北京冬奧會的絨線頒獎花束卻印證了時尚輪迴。不經意的一個轉角,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煥發出全新生命力,讓我們在上海灘的舊時光和結絨線的小確幸中重又相遇。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

責編:劉海波

審校:娜拉

終審:孔平

來自海派非遺技藝的冬奧“頒獎花束”,其中的故事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