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非遺紹興丨香榧:玉山果的前世今生 楓橋香榧採製技藝

2022-07-26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林業

香榧是什麼樹結的果子

2018-02-09 07:54 | 見習記者 徐添城 記者 鄭培庚

香榧,對於諸暨人來說,是有“血緣”的。

據古籍推斷,早在1300多年前,楓橋(諸暨)香榧已有了人工栽培史,而依據現存的香榧林來看,楓橋(諸暨)的規模和產量都稱得上是全國之最。

自古以來,大量的詩詞也展現著文人騷客對香榧的喜愛。不論是蘇東坡的“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還是何坦的“銀甲彈開香粉墜,金盤堆起乳花園”,無不流露出對香榧的褒獎贊頌之情。可見,香榧,從古至今都受人愛戴。

非遺紹興丨香榧:玉山果的前世今生 楓橋香榧採製技藝

在諸暨,人們對香榧更是有著特殊的感情。這種堅果本身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很多人喜歡叫它“長壽果”,來表達對其“養生價值”的肯定,它也因此成了遊客最愛的“諸暨伴手禮”。除此之外,香榧還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美好寓意。以諸暨市趙家鎮為例,當地老百姓有個習俗,每當家裡有女兒出嫁,孃家總會準備香榧果作為陪嫁,希望幸福能夠常伴左右,這是家鄉情愫的一種傳遞,也是對香榧美好意義的深刻表達。

諸暨香榧的名氣打響後,人們對它的品質也就十分重視。長久以來,產區榧農就意識到,佳品香榧不僅要產地好、原料好,在採收、後熟、炒制等方面也要得法。因此,他們十分注重每個生產環節的改進與提高,並且積累和形成了一整套傳統科學的技術與工藝特色。

非遺紹興丨香榧:玉山果的前世今生 楓橋香榧採製技藝

非遺紹興丨香榧:玉山果的前世今生 楓橋香榧採製技藝

香榧炒制師傅們告訴記者,香榧的傳統炒制主要有六個步驟。第一步便是採摘。而這個採摘也大有講究。香榧果成熟時已經開始孕育下一代幼果,因此,榧農們為了保護幼果和樹體,是不會採用擊落法採收的。為了防止自然落子造成損失和導致假種皮損傷影響品質,也很少用拾子法採收。所以,直接上樹採摘成為了楓橋(諸暨)香榧的採收特色。9月上中旬,榧農們會嚴格按照“成熟一株採收一株”的要求進行採摘,每到這個時候,男女老少都會來到山上一起“開工”,場面可謂十分壯觀。

接下來,便進入“漚”的階段。所謂“漚”,就是發酵。發酵完成後才是清洗和炒制的過程。傳統的直接加工方法主要包括“雙炒”和“雙熜”兩種工藝,這是極為關鍵的技術。諸暨香榧炒制頗有講究,一要講究工藝,二要講究火候,三要講究手法。這些手藝難以言傳,都是需要炒制師傅們在日復一日的操練中得出經驗、培養感覺的。因此,香榧炒制,也是一門“考驗人”的技藝。

嚴格完成以上工序,才可包裝上市,最終成為顧客手中的商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香榧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非遺紹興丨香榧:玉山果的前世今生 楓橋香榧採製技藝

精益求精的採製方式,讓諸暨香榧深受市場青睞。而加工企業和商家也在不斷探索,力求把香榧的價值“最大化”。現在,人們對香榧假種皮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入,鑑於其中提煉的精油純度高,富含有利於人體面板的物質,當前,這些過去對環境造成極大威脅的假種皮被回收利用,諸暨已有多家企業做起了香榧精油、化妝品、沐浴露等產品,延伸了產業鏈,打響了諸暨香榧的又一品牌。

非遺紹興丨香榧:玉山果的前世今生 楓橋香榧採製技藝

伴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楓橋香榧採製技藝發展到今天,也開始讓機器替代人力。據楓橋香榧製作人楊光明介紹,過去,香榧都是以手工炒制的形式製作的,但現在大多采用了機器生產。機器代人既然是時代的選擇,自然有它的好處。首先,人工費節省了,效率提升了;其次,透過機器實現標準化生產,產品的質量也能得到保證。當然,楊光明也強調,手工炒制技藝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被一直傳承下去,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