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一個村30多家院裡生出“葫蘆娃”

2022-07-24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林業

自家院裡種葫蘆好嗎

一個村30多家院裡生出“葫蘆娃”

一個個農家小院乾淨整潔,高高的架子上爬滿綠色藤蔓,大大小小的綠皮葫蘆綴在上面格外顯眼。近日,迎著徐徐微風,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走進了位於瀋陽市沈北新區財落街道的姚家村,見證了新時代農民新型致富。

順手種下“葫蘆娃”就能帶來收入

在村民王麗紅家,整潔的小院裡生機勃勃,門口一根藤上掛有六七個“葫蘆娃”。院子裡的葫蘆是今年5月種植的,短短兩三個月時間,最大的葫蘆已經長到30釐米左右,預計10月底這批葫蘆就能收穫。

“村裡給的葫蘆苗,在自家院裡順手種下,平時也不用精心伺候,就靠下雨天的雨水就能活!”王麗紅驕傲地說,平時她和丈夫都上班,沒有太多空餘時間打理園子,種植葫蘆輕鬆省力,不僅可以扮靚庭院,還可以讓家裡多一份“葫蘆收入”。

今年以來,圍繞“一村一品”,姚家村將庭院經濟發展與鄉村環境整治相結合,引導、鼓勵有意願、有條件的農戶整合房前屋後閒置土地種植葫蘆,讓庭院經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截至目前,村裡共有30餘戶種植葫蘆,種植品種多達10餘種。

一家一戶的庭院,面積不大,但如果發揮好作用,就能夠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村書記王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葫蘆主要是在村民庭院房前屋後閒置地方種植,佔地小,成本低。每棵葫蘆投入僅2元,預計可產生經濟效益40元,而且如進行深加工,製成手工藝品後,還可增值5—20倍。

農村種植銷路難的問題如何解決?“村民只管種,村裡負責賣!”王彬說。依託與八所學校黨建共建的契機,姚家村與學校簽訂了合作協議,訂單種植葫蘆。同時,學校將為學生、社群居民免費授課,教授烙畫等手工藝,讓葫蘆手工藝品製作進課堂、進社群,擴大葫蘆銷售範圍和提高知名度。

“村民‘帶單種植’,不愁葫蘆賣不出去!未來我們還會不斷拓寬產銷對接路徑和增收渠道,讓農戶吃下‘定心丸’。”談及葫蘆種植前景,王彬信心十足。

庭院經濟

讓村屯環境“美”起來

“村裡發展庭院經濟後,整體環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整個村子也變得更美了。”王彬說,之前有的村民院子裡面放了很多雜物,很髒、很亂,現在把院子收拾得乾淨整潔,種上了葫蘆。

農戶庭院越來越美,村裡環境越來越好。姚家村內現有有機蔬菜、雜糧、笨雞蛋、葡萄等農副產品,只能透過市場和朋友圈售賣,銷售渠道相對較窄。發展葫蘆種植及手工藝品深加工後,依託社群環境整體改善,將吸引更多的人到姚家村遊玩,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

目前,姚家村投資200萬元正在建設葫蘆文化廣場,包括葫蘆連廊、觀光平臺、葫蘆雕塑等,展示葫蘆文化,供市民休閒娛樂。“未來,我們希望透過發展葫蘆深加工產業,將姚家村打造成‘沈北葫蘆第一村’!”王彬說。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王彩麗

本文來自【瀋陽日報-瀋陽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