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解讀新版《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21)

2022-07-18由 何甬舟 發表于 林業

端部什麼意思

馬力/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民航總院總經理

《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21正式釋出,自2021年12月1號開始施行,也就是今天開始施行了。具體解讀如下。

解讀新版《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21)

第一、編制背景

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是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4的執行性檔案,是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締約國義務,確保民用機場執行國際標準一致性的重要標準。本標準對規範和統一全行業在機場規劃、設計、建設和執行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適用於民用運輸機場,也適用於通用機場,是保障我國機場安全有序發展的重要的基礎標準,稱得上是我國機場建設領域的基本法。

本標準自1985年首次釋出以來,已先後開展了六次修訂,有效地指導了我國數百個機場的建設和執行。上一版標準是依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4第五版編制的,與2013年8月1日施行,至今已有8年的時間。期間附件14已於2018年更新至第八版,與第五版相比修訂了諸多條款。另外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相繼建設並平安、高效率運行了一大批大型樞紐機場、幹線機場、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在機場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的中國經驗,因此對原標準進行全面的修訂顯得十分迫切。

第二、修編歷程

2018年5月,民航局機場司委託民航總院對上版標準進行全面修訂。8月機場司向全行業徵求上版標準的實施意見,共收到33個單位或個人反饋的242條意見。編寫組彙總整理了徵求到的意見,並結合附件14第八版更新條款和我國的相關實踐經驗,完成了對標準修編的研究報告。以此為基礎,對上百標準進行全面修訂,歷時一年半,於2019年底完成了初稿,並通過了初審。

2020年1月,機場司釋出了本標準的徵求意見稿,收到全行業23個單位或者個人反饋的309條意見。編寫組逐條進行分析研判,採納了其中的合理化建議。此後經歷了審定、總校和專題審查三輪評審,並吸收了機場司和評審專家的相關意見,最終與今年的9月全面完成了此版新標準。

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的內容涉及面廣,包含了機場的資料,物理特性、障礙物的限制和移除,標誌和標誌物,助航燈光及其配套等內容,共12章,篇幅近300頁,修編工作量非常巨大。

本次修改由機場司馬志剛副司長、民航總院勘察設計大師姜昌山、技術總監張雲青共同擔當主編。在本標準的編制過程中,得到了機場司、各地區管理局、空管局、機場管理機構、飛機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諮詢設計和建設單位的大力支援,使新標準得以融合全行業的集體智慧。

第三、修編原則

一是要準確貫徹執行國際民航組織附件14第八版,第二安全適用、標準統一、國際通用、科學合理;第三與我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融入我國民航的新經驗、新技術和新需求;第四彙集行業智慧,達成行業共識;第五嚴格按照民航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編寫規範的相關要求進行編制,增強了標準的可理解性,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修編要點

相較上一版,本標準主要修訂處多達300處,主要體現在如下七個方面:

第一,匹配行業的習慣,重新定義飛行區。

飛行區是我國民航的特有詞彙,結合實際情況,新版的標準對飛行區的定義進行了調整。飛行區的範圍不再包括障礙物限制區,此區域與飛行區約定俗成的含義更為匹配,也與超出機場用地範圍的淨空管控責任歸屬更加匹配。另外附件14第八版對機場基準代號第II要素指標的修改。新版標準中飛行區指標II不再將主起落架外輪外邊距作為考慮因素。

第二,縮減主要的物理尺寸,降低了機場的佔地面積。

根據附件14第八版對飛行區主要的物理尺寸的縮減,新版標準主要做了如下的修改:

1、將F類跑道寬度由60米減為45米,另外擬用機型為雙發或者三發的F 類跑道,跑道加道肩的總寬度由75米減為60米。

2、飛行區指標I為三或四時,升降帶的寬度由150米調為140米。隨著升降頻寬度的縮減,過渡面、進近面等均隨之調整。

3、F類跑道的寬度由25米減為23米,D、E、F類滑行道道面加道肩的總寬度均有所減小。如 F類由60米減為44米,E類由44米減為38米。

4、跑滑間距、滑滑間距、滑行道中線等物體間距,相較上版均有所減小。如F類跑道,跑滑間距由190米調為180米,E類跑道的跑滑間距由182。5米調為172。5米;F類滑滑間距由97。5米調為91米,E類滑滑間距由80米調為76米;

F類滑行道中線距物體的間距由57。5米調為51米,E類滑行道中線到物體間距由47。5米調為43。5米。

新版標準在不降低安全水平的前提下,從宏觀維度上減少了新建、擴建機場的用地面積。以新建一個雙跑的機場為例,可節約佔地約20公頃,減幅約2%。同時,降低了機場對城市發展的限制和影響,減少機場建設徵地的拆遷,以保護耕地。

第三,吸納中國實踐經驗融入新技術。

根據國內機場實踐經驗,結合理論驗證和行業的意見,增加了當精密進進跑道入口內移時,執行中飛機可不受相應進進面限制的規定,可以使滑行道佈置更加緊湊。調整和優化了對升降帶內結構物消除直立面的措施,特別是簡化了滑行道道肩消除直立面措施的建議做法,提高了工程的可實施性。我國是第一個制定特性材料攔阻系統行業規範的國家,新版標準結合該系統在國內的大量的應用經驗,提出了設定攔阻系統時可適當縮短跑道端安全區長度的規定,從而降低山區機場建設的難度和規模。

第四,採用新手段,提升機場的安全水平。

新版標準對跑道入口滑行道穿越滑行道的佈置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更加明確區分滑行道邊界,可為飛行員提供更加清晰的視覺指引,從而降低跑道侵入事件發生的機率。建議將穿越滑行道設定到跑道的端部,以避開跑道中部高能量區,以降低跑道侵入事件發生時產生的危害。

增加了對升降帶、滑行帶類排水溝設定蓋網的建議,以減少排水溝水體對鳥類的招引,從而降低鳥擊事件發生的機率。增加了跑道狀態燈的相關內容,跑道狀態燈作為一種有效的防止跑道侵入的燈光設施,可以避免人為差錯而引起的跑道侵入事件的發生,提高跑道執行的安全性。增加了對防吹籬的要求,明確的當飛機、建築物、車輛、人員可能遭受飛機發動機氣流吹襲時給予保護的措施。

第五,應對我國機場發展需求,填補標準空白。

增加了跑道橋的有關條款,為我國在未來機場建設中,採用跑道橋方案提供了依據。增加了對服務車道的要求,明確了飛行區服務車道的車輛型別、車輛寬度、淨高坡度、轉彎半徑等技術指標,進而規範了國內機場服務車道的設定。在附錄中補充了 ARJ 21、新洲60等國內支線飛機的相關資料,以便使其在國內更好地應用推廣。

第六,降低通用機場的建設難度,促進通航發展。

小型飛機起降抗側風能力差,新版標準將通用機場的跑道可利用率由要求的95%放寬至90%,並降低了小型機場跑道端安區長度的要求。在不影響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通用機場選址難度和建設規模,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空間。

第七,執行新的編寫規範,確保編寫質量。

在標準的編寫規則方面,新版標準嚴格按照2020年民航局頒佈的民航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編寫規範的要求進行編制。例如,條文說明增加了73條,術語和定義增加了13個,修訂了33個。另外還根據附件14英文原版,結合中文語境使用習慣,對部分文字進行調整,增強了標準的可讀性。

本次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修編歷時三年,凝聚了全行業的經驗、智慧和付出。在今後的施行過程中或許還有一些不足,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仁在未來機場的建設過程中多提出寶貴的意見,一如既往的支援民航標準化建設工作,為保證機場的平穩執行,確保工程質量,建設民航強國,擴大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