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在古代的思想體系中,陰陽五行說一直為信仰,那到底有何依據呢?

2022-07-11由 仝一知科 發表于 林業

禹在五行中屬什麼

在“九流十家”中,如果以思想出現的先後,當推“陰陽”學派的五行說。但卻沒法追溯到最初原創者。 “五行”的觀念夏朝初夏啟伐有扈氏時作《甘誓》已經提及,斥對方悔《洪範》 篇指出:“五行:一日《五行》,被記載在《尚書》。商周之際,有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也記載在《尚書》之內。“陰陽”的觀念則是最初出現於 《易經》。只能說是周時之作,孔子曾加以編刑,真作者就不知了。至少在經的《繫辭》 中這樣提出:“幹,陽物也;坤,陰物也。”整部《易經》,如果不懂陰陽,就什麼都不明。陰和陽的相對是貫通一切事物的兩個對立範疇。其實,在殷商甲骨文卜辭中也已有“向日為陽,背日為陰”這種概念。

在古代的思想體系中,陰陽五行說一直為信仰,那到底有何依據呢?

隨後,“五行”與“陰陽”就合二為一,構成統一的宇宙論哲學,也開始了中國的占卜術。在理論上,它們交替導致四季推移,萬物的變化都由此產生。接若,其他思想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對這兩種觀念加以採用,並且,不可避免地也同時與宗教的神秘與現實的政治結合起來。

在古代的思想體系中,陰陽五行說一直為信仰,那到底有何依據呢?

這一亦的代表人物是戰國時齊人鄒衍。他把“陰陽五行說”演變為“五德始終說”,套用到社會歷史變動和王朝興替上。依他解釋,一切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不斷迴圈,週而復始。鄒衍的五德始終,始於土而終於水。是這樣演繹的:黃帝屬土,反禹屬木,所以,因木克土,夏禹建立夏朝,取代黃帝王朝;又金克木,商湯診取代夏;但火克金,周朝必滅了商;到水克火,秦朝代周面統一天下了。然後,五德又從頭再來,另一個迴圈開始。

在古代的思想體系中,陰陽五行說一直為信仰,那到底有何依據呢?

這種說法構成了中國人隨後的歷史迴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