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生蠔美味小心汙染風險臺灣地區通報越南生蠔驗出腸炎弧菌及沙門氏菌

2022-06-29由 環球網 發表于 林業

生蠔有狐菌嗎

生蠔美味小心汙染風險臺灣地區通報越南生蠔驗出腸炎弧菌及沙門氏菌

圖說:去往海邊城市旅遊時,很多遊客都喜歡一品生蠔的美味,不過也要注意食品安全。 圖片來源:CFP

生蠔是許多人熱愛的海鮮美食,到許多臨海城市旅遊時,總喜歡買點地攤上的烤生蠔,相比大餐廳的菜式,便宜又美味。不過近日,臺灣地區食藥署釋出訊息,通報越南生蠔產品檢出腸炎弧菌及沙門氏菌。這兩種菌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危害?生蠔究竟該怎樣選購?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釋出了關於生蠔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

驗出的細菌會引起腸胃炎

腸炎弧菌,亦稱副溶血性弧菌。該菌在環境中的分佈呈明顯的季節性,與溫度直接相關,夏秋季為該菌的高發季節。副溶血性弧菌有侵襲作用,可導致腸胃腫脹、充血和腸液瀦留,引起腹瀉。患者體質、免疫力不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近年來國內報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臨床表現可呈典型、胃腸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見的慢性腸炎型,病程1至6日不等,一般恢復較快。

沙門氏菌是一類危害人和動物健康的重要致病菌,其菌屬型別繁多,抗原複雜,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腸炎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和豬霍亂沙門氏菌。感染人類的沙門氏菌中99%為腸炎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是由於腸多核白細胞聚集導致的粘膜水腫和感染,症狀多發生在細菌感染後的6-72小時,最長持續一週,可自行恢復。在北美,沙門氏菌是食物傳播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無免疫應答者和嬰幼兒是嚴重腸炎的易感人群,可能導致系統感染甚至死亡。

水產品很容易被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食源性致病菌,多分佈於河口、近岸海水及其沉積物中。許多水產品中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如鱈魚、沙丁魚、鯖魚、鰈魚、文蛤、章魚、蝦、蟹、龍蝦、小龍蝦、扇貝和牡蠣等。

沙門氏菌被認為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肉類(尤其是禽肉)、蛋類及蛋製品、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製品等很多食品都與沙門氏菌病有關。近年來,虹鱒、以色列鏡鯉、羅非魚、大西洋鮭等魚類和貝類甚至水體表面中均有沙門氏菌的檢出,應引起重視。

在本次臺灣地區食藥署通報的案例中,越南生蠔同時檢出了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門氏菌陽性,提示水產品尤其是生食水產品的致病菌汙染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沙門氏菌被規定不得檢出

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認為,水產品被副溶血性弧菌汙染並不一定導致食源性疾病,只有副溶血性弧菌汙染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增加食源性疾病發生的機率。不同國家副溶血性弧菌標準限量不同。而沙門氏菌的致病力則較強,國際上通常要求在即食食品中不得檢出。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對即食的水產製品和水產調味品規定了副溶血性弧菌限量;對即食的肉製品、水產品、蛋製品等所有11類食品規定的沙門氏菌限量均有規定。此次臺灣地區食藥署通報的越南生蠔檢出副溶血性弧菌超標,沙門氏菌陽性,如果生食該汙染生蠔引發食源性疾病的風險非常高。

專家建議,消費者應儘量減少生食水產品,購買水產品時應透過正規可靠渠道購買並儲存憑證。加工過程應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消費者在選購新鮮生食水產品後,若不能立即食用,務必將其置於冰箱中貯存,以延緩微生物生長。此外消費者在外食用生食動物性水產品時,應注意觀察餐飲企業是否設定專用操作加工間,檢視餐飲企業是否取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書。(據新聞晨報 原標題:生蠔美味小心汙染風險 臺灣地區通報越南生蠔產品驗出腸炎弧菌及沙門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