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2022-06-28由 軍事觀察營 發表于 林業

重慶的慈竹屬於什麼竹

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子,因其挺拔青翠的形象和高潔的品質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人們愛它,不僅如此,還有其廣泛的適用性。在我們生活中,竹子產品隨處可見,筷子、筆筒、衣架、托盤、菜板、座椅……甚至還有那牆壁上輕薄柔軟的畫作。是的,向來喜歡竹子的中國人,還用其作畫。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在人們的印象中,用竹子編制生活用具的人很多,但用其編織藝術品卻不多見。但在重慶,墊江大石竹編就是透過一根根竹子加工成竹絲,再來編織出極具觀賞性、藝術性的竹編藝術品。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大石竹編從選竹、砍伐、下料到組裝入庫需要10個步驟,其製作過程是全手工的,工序極其繁複。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就製作竹絲這個環節,都是極其精細的手工藝活兒。大石竹編所使用的竹絲是採用當地盛產的慈竹,將其外部青皮颳去,劃破後起篾分層,再經過水煮、染色、固色、清漂、陰乾、蒸軟後製成。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先說起篾分層。劃好的竹篾,需要用刀片完成最後的打薄,合格的竹篾一公分寬,放在太陽下,薄得可以透光。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接下來打水、點火,被打薄的竹篾被放進大鍋,大火熬煮兩個小時,纖維中的糖分被廢水帶走,竹篾就這樣完成了防腐處理。竹編畫遠看似水墨畫,墨色的呈現是黑色竹篾的功勞,這是對竹篾進行染色的結果。從植物當中提取的一些染色體的好處有兩點,一是不掉色,另外就是綠色環保。

讓竹篾變成竹絲的工具是匠人們自制的破篾器。順著篾片用破篾器按在篾片上,一抽即分出竹絲,堅韌的竹子在千撥萬剃中沒了傲骨,手藝人可以在一公分的竹篾上分出25根竹絲,每根竹絲厚薄均勻,宛如髮絲,卻又韌勁兒十足,這是大石竹編的絕活兒。而且,越小的篾條就能編織越高檔的東西,越精細的東西必須要用最小的篾條來編織。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但竹絲長度有限,在持續編織過程中,往往需要在關鍵時刻多次接入新絲,在竹絲縱橫交叉的地方,利用巧勁,疊入或插入接頭,所有接頭之處必須做到藏而不露,這對工藝製作者的操作要求極高。這既是對手藝人的考驗,也是大石竹編贏得榮譽的原因之一。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繪畫是製作大石竹編工藝品的重要過程,每一幅竹編工藝美術品的誕生都是按所需圖案規格、色澤要求精心編織裝飾而成。

重慶特產傳說(496) | 墊江大石竹編:破竹得絲,編織成畫

竹編在製作過程中全憑雙手和一條竹籤進行手工操作。經線為黑色竹絲,緯線為原色竹絲,透過手指的撈和壓,來呈現畫面。

大石竹編做工精良,細如紗線的竹絲經過編織,成為手感柔韌細膩、美觀大方的獨特工藝品。大石竹編工藝品中,有許多名人肖像。這些肖像竹編畫主題鮮明,栩栩如生,在美術工藝作品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