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更替校對軟體演算法+創新校對機制實現採編數字化新高度

2022-06-25由 愛校對 發表于 林業

控的形近字是什麼

當前傳播格局,以高速、快節奏、海量、多主體、多媒體競爭為標誌。為此,主流新聞媒體普遍採用電腦(含智慧手機、

IPAD)寫稿,用數字化採編系統修改、編排、傳送,再透過網路傳播到手機電腦等各種終端,即“螢幕”對“螢幕”傳送。

採用數字化採編系統,效率提高的同時,差錯也呈現新特點。

紙質媒體一般寫稿、傳稿、修改、編排也在數字化平臺上進行,只是最後印在紙上,分發給讀者。

內容提要

新聞媒體的技術性差錯,是指由傳播者操作失誤而呈現在廣大受眾面前的符號缺位、錯位,冗餘或者錯用,而不是因為價值判斷出現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新聞媒體頻現技術性差錯,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追根溯源,業內往往從領導重視、加強管理、落實責任等著手;卻忽略了傳統校對機制與當前傳播格局和數字化採編系統不匹配;忽略了構建適應當前傳播格局、融入數字化採編系統、從根本上防範差錯的新型校對機制。本文對此提出一些設想。

關鍵字

技術性差錯

採編數字化

新校對機制

愛校對

錯別字

一、採編數字化後技術性差錯呈現新特點

(一)聯想功能造成差錯

電腦儲存海量片語供選擇,

“雲計算”也根據使用者習慣,羅列相關字詞供挑選。這些稱為“聯想”功能,意在提高錄入速度。但在錄入過程中,容易因操作失誤而選擇錯誤。比如,鍵入“chaye”拼音,電腦給出片語①茶葉②茶業③查夜④插頁,假如正確片語為“茶業”,而第一“聯想”是“茶葉”,兩組詞意義相近,使用者容易習慣性敲擊空格鍵選擇“茶葉”,而不是使用數字鍵2來選擇“茶業”。比如,2015年11月13日的南方某報,就將“眾創”寫成“重創”。

麻煩的是,這類差錯本身不是錯別字或片語不含錯別字,常用校對軟體很難識別或提示修改。

這些,屬於清代段玉裁所說

“定本子之是非”範疇。要求根據文字邏輯、語言環境等,判斷文字作者要說什麼,說得是否正確,核實後修改。這就要求從記者、部門編輯、主任,到夜班的編輯、值班主任、值班負責人,認真閱讀、逐字研判、核實修訂;稍有疏漏就出差錯。

更替校對軟體演算法+創新校對機制實現採編數字化新高度

(二)音近字和形近字引發的語義差錯增多

手寫時代,就有

“音近而誤”“形近而誤”的說法;使用電腦問題更突出。由於錄入速度快,用拆分字形輸入法時,拆分錯誤、記錯程式碼都會造成文字形近而誤。而拼音類輸入法,容易因音近而誤,如將“擔心”寫成“丹心”,將“凸起”寫成“突起”等。拼音輸入時,若干個讀音相同的字在一起,順手一敲,則一鍵之差,謬之千里。

(三)無意碰觸,游標移位導致差錯

使用電腦錄入文字,顯示輸入情況的游標跟隨字元移動;而游標的移動,滑鼠也可操作。膝上型電腦鍵盤底部有一塊觸控區,它能代替外接滑鼠操作。記者趕稿時,在車上、飛機上,或者其它嘈雜、擁擠、狹窄、顛簸的環境中,無意觸碰這區域,就出現游標移位,書寫位置出錯。

(四)網路傳輸出錯

數字化採編,稿件用有線或無線網路傳輸,方便快捷;但受訊號和傳輸介質限制,易致文字丟失、符號變形等。新聞媒體稿件傳輸常用網路社交工具,例如:手機簡訊、

QQ、郵箱、微信等。有的傳輸工具會對稿件進行壓縮,圖片可能變形。網路訊號不穩則會造成傳輸中稿件被損壞,出現掉字、掉句,或者文字亂碼,圖片無法顯示。傳輸過程中還需防範駭客攻擊,內容被篡改。

(五)複製貼上、刪減的差錯

過去寫稿,抄寫修改都是手動,速度慢,差錯率也低。電腦寫稿以鍵盤滑鼠輸入為書寫工具,快速簡單便捷的複製、貼上、刪減廣泛使用。有的複製貼上的文字來源不一樣,造成當前文字字型、字號不一;有時張冠李戴,想要的文字,忘記點

“複製”鍵,結果貼了別的文字;沒刪除乾淨,也形成差錯。

(六)傳統糾錯機制失效

傳統報紙發稿週期為

24小時,一家媒體將稿件發給另一家媒體後,如發現重大差錯,付印前還有機會改。數字化格局下,媒體收到別的媒體新聞稿件,其新媒體就會爭分奪秒發出,改稿機會銳減!

對於當今受眾,手機既是閱讀工具又是取證工具和傳播裝置。許多人一發現專業媒體技術差錯,就當成新聞,透過拍照或截圖,在網路上迅速傳播。例如,某媒體將

“奧巴馬”錯成“奧馬巴”,雖然很快發出改稿,但是第一,個別紙媒疏漏,不等改稿或者沒有按改稿糾錯;第二,受眾已把錯誤文字傳播開,結果依然造成不良影響。

而且,如今受眾往往把媒體釋出的改稿看成獨立文字,不看作原文字的糾錯。過去的做法,現在已不能改變差錯給受眾的消極影響;反而引起關注擴大影響,這意味著傳統糾錯機制失效。

總之,數字化採編給新聞媒體帶來便捷也隱藏漏洞。這些漏洞,有的已造成差錯,引起注意;有的尚不為人知,隨時可能出現差錯,新聞媒體必須從根本上防範。

二、數字化採編對傳統校對機制的衝擊

當前,新聞媒體校對方式,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設有專門的校對機構,稿件進入編排階段,由專人分別進行

“三校一讀”;二是人工+校對軟體,即最先或最後用電腦校對軟體,把擬上版稿件檢查一遍,其餘按傳統人工校對程式執行;三是取消專門的校對機構,把“三校”納入“三審”過程,藉助數字化採編系統和相關軟體中整合的敏感詞抓取功能、校對功能,加上採編人員把關,完成校對。

前兩種屬於一類,傳統主流媒體目前使用較多。差別在於是否引進校對軟體,從筆者瞭解的近

10家省級黨報情況看,多數使用電腦軟體輔助校對。

這類一般按傳統校對機制執行,程式嚴密、差錯少,但校稿所花時間長、工序多、人員成本高,面對海量資訊,有力不從心之感。

另一類是新媒體,由於發稿量大、節奏快、更新快,相當部分沒設專職校對和校對機構。一般把

“三校”融於“三審”過程,校對工作由電腦中整合的軟體負責發現敏感詞,再加上記者、編輯、部門值班主任、值班總負責分層監管,透過他們層層閱讀、反覆閱讀、交叉閱讀來實現校對。

兩類方法都面臨數字化採編挑戰。

(一)沒有原稿參照,新格局帶來校對形勢更復雜

清代段玉裁將校讎概括為:校異同,校是非。這六個字也是現代校對基本要義。校異同,即

“照本改字,不訛不漏。”突出所校文字與原稿的關係,強調遵循原稿改錯;校是非,就是發現並改正原稿差錯,“定本子之是非。”

現代新聞媒體傳播的文字,因發稿節奏快、壓力大,各環節校對功能分工模糊,難以承擔

“原稿”校對依據的功能。所以,現在許多新聞媒體的編輯校對,接到數字新聞稿時,第一遍既要改文字與作者意圖之間的差錯,也要邊摸索邊請示,依據常識改原稿謬誤。先“做”一份原稿,作為後面校對工序依據。這樣,傳統的“兩校”合一,哪些改哪些不改?顧此失彼,容易出錯。

(二)校對重心的偏移

傳統校對機制,一般先

“校異同”、然後“校是非”;現在要二者並重,沒有先後輕重之分。對校對軟體的要求,也從“揪錯別字”為主,向發現並提防“發表”寫成“發飆”這樣的“語義差錯”轉變,強調校對軟體既要“校異同”,更要“校是非”,堵塞新漏洞。

(三)螢幕對螢幕如何核查,如何

“唱校”?

紙質稿的稽核、校對,一目瞭然。採編數字化環境下,校對在網上進行,沒有勾畫、塗抹的痕跡。雖然採編系統有修改痕跡記錄,但沒有硬性規定必須用此功能核驗校對制度執行狀況。這就難以直觀判斷稿件校對質量,校對無從核驗,

“三校”面臨被架空危險!

傳統校對中的

“唱校”工序,要求一位校對拿著紙樣(即原稿)逐字閱讀,另一位拿著校樣邊聽邊核對修改,一遍以後對換角色。面對數字化採編系統固定的工位和螢幕,如何唱校?負責任的校對,仍舊打紙樣“唱校”,但有多少新聞媒體這麼堅持?

(四)校對進入

“過渡狀態”

一位媒體校對室主任承認,許多新聞媒體的校對,目前處於

“過渡狀態”:傳統機制在用,有些規定又沒嚴格執行;某些電腦校對軟體在用,也沒納入校對機制、沒有相應規範;校對人員,因為傳統媒體不景氣,人手和培訓也難到位;數字化採編系統使用10多年,校對和採編一直沒融為一體;各新聞媒體,也沒有建立一套適應當今傳播格局,充分發揮人、電腦和網路特長,高效堵漏的新校對機制。

而各類新媒體,僅靠記者、編輯、部門負責人和老總

“看”,沒有嚴格校對程式,更易出錯!因為“看”和“校”,方法、技術不一樣,對人員要求完全不一樣。

三、構建適應數字化採編的新聞媒體校對新機制

數字化採編,應該依靠現代計算技術和人工智慧(

AI),保證資訊生產傳播準確、安全。應該寫、傳、編、校一體,實現人與電腦、網路各展所長,取長補短,架構一個人機結合、軟硬結合、內外結合,根植於現代計算技術和網路資訊科技之上,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校對軟體。

人機結合,是指人的分析判斷能力與電腦的高速運算能力在校對上結合,二者各做其最擅長的工作;形成合力,築起天羅地網,使差錯無所遁形。

軟硬結合,是指高效的電腦校對軟體與制定嚴格、規範的校對制度結合;電腦執行,既查詢各種差錯,也履行對校對制度的監督職能。

為真正把校對責任落實到相應環節和人身上,系統必須加入制度檢查功能。相關人員使用校對軟體進行校對,軟體自動記錄校對行為,這樣,開啟系統就能清晰掌握校對情況,發現差錯責任自然落到人頭。

內外結合,電腦既在採編系統內部搜尋、查詢、比對,也在整個網際網路上搜索、查詢、比對,充分利用網上資訊,為校對判斷資訊正誤提供依據。這樣一個開放的系統,還可經常自動搜尋固定片語或者排序,利用最新網路資訊科技提升系統功能。

(一)電腦高速計算技術

+“人工智慧(AI)”技術和網路資訊科技打造新校對軟體。

新軟體既能校對文字又能校正圖片圖示圖表,能

“校異同”,也能“校是非”。特別是針對電腦錄入容易出現的語義差錯、邏輯差錯,文字圖片識別等提升功能,而不是主要“揪錯別字”。

當今新聞媒體,既不能為搶時效而降低校對要求,又不能因為防堵差錯而降低時效。要兼顧兩者,必須充分利用電腦強大的計算功能和網路豐富的知識儲備。

2016年6月,中國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達每秒9。3億億次;現代高速計算技術為新型校對軟體提供了技術支撐,加上我國人工智慧(AI)產業正蓬勃發展,二者結合於校對軟體領域,將帶來校對質量飛躍。

傳統校對工作,一是以嚴密的形式組織人的感官

——眼、耳等,加上大腦,以對照原文、對照相關符號等形式,反覆比對,找出文字中存在的、不符合作者意圖或者不符合基本常識的細微差異。例如“晴天”與“睛天”、“已經發生”和“己經發生”、“撥款”與“拔款”等。

二是組織人的感官加大腦依據現有事實、知識、邏輯和資訊,判斷稿件是否有誤。例如:

“某女”出席某會議,她可能在會上講話,但不會在會上“辭職”,她要辭職也不會這樣發稿!因此判斷:作者把“致辭”,誤寫為“辭職”。

在對比、比對、核對上,高速運算的電腦絕對比人做得好,電腦負責這些事,採編、校對就可做人更擅長的

“校是非”。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錯為“美國總統奧馬巴”,該電腦堵住;而“致辭”寫成“辭職”則主要由人判斷、校正,因為兩種情況皆有可能。電腦要主動利用網路,為編輯、校對判斷提供依據。

更替校對軟體演算法+創新校對機制實現採編數字化新高度

(二)重要稿件實行特殊的校對方法。

重要稿件除了走常規流程,還要採取圖文互校、數字輔助校對等方法。新機制要規定,重要稿件寫完後,作者應在文尾單獨標明稿件字數、段數。讓編輯、校對人員心中有數,杜絕漏字、漏段。特殊稿件還要求作者用手機拍照,簡訊、微信傳送,以便編輯校對利用手機圖片與社交媒體傳輸稿件對比,防範差錯或人為破壞。

(三)新軟體關口前移、分類分層校對、交叉檢查。

新軟體融入數字化採編系統,將校對環節前移,分層校對。記者、編輯、部門主任、值班老總,分別運用軟體對稿件分類分層校對,稿件的每個經手人都校對,增加關口,落實校對措施。

這樣,記者寫稿用的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臺式電腦,都必須安裝校對軟體。軟體詞彙覆蓋面廣,不斷納入新的報道用語;寫稿完畢,電腦自動校對;稿件出錯,自動提示。

(四)把傳統校對方法及創新,固化到數字化採編校系統,納入新機制。

例如,有報紙規定:編輯和校對末次校稿時,出聲朗讀稿件,並用紅筆在所讀文字每個符號下加點。這樣,耳朵聽符號聲音、眼睛看符號外形、大腦想符號意義,音形義互校、感官互校;加上手指握筆逐字劃點,大大降低閱讀速度,幾方配合,校對效果甚好。這實際是

“唱校”的創新,新軟體應將其固化。

在新軟體中新增語音閱讀功能,是人工智慧(

AI)的一種運用。記者寫完稿或者校對校稿時,開啟語音功能(戴著耳機),邊看邊聽字句檢查正誤,有利於防堵語義差錯。

(五)自動校對,稿件凡動必校。

新機制要利用電腦強大的計算功能,每天、每次開機,都自動對相應稿件進行校對。做到稿件出入系統必校,出入某些環節必校;稿件進入系統,先行自動校對;稿件修改傳入下一環節,必須校對;層層把關,確保安全。

(六)新機制的軟體和制度設計都要適應各類新聞媒體需要。

目前,即使新聞媒體使用較多的校對軟體也存在問題。比如:寬嚴失度,功能設計和詞彙更新跟不上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思路上偏重

“揪錯別字”,忽略電腦錄入技術性差錯新特點,可擴充套件性差,當然也難以趕上記者寫稿使用新詞彙的步伐。

有報紙購買了正版校對軟體,校對卻願意使用盜版。問原因,因為正版的金鑰設計使用和管理不便!

所以,在新機制裡,不管是軟體設計、制度設計還是人機工程,都必須認真聽取常年使用它們的新聞採編校人員的意見。由內行掛帥,把他們的訴求儘量落實;使用者導向,而不是

“我怎麼設計,你就怎麼使用”。

(七)合力打造高品質新聞媒體專用校對軟體,結合新校對制度,建立從根本上防堵技術性差錯的新機制。

新傳播格局下,一些新聞媒體為搶新聞,稿件校對關口虛設,導致特殊技術性差錯頻發,令公眾質疑新聞媒體權威性和管理水平。

生產技術進步後,質量保障技術和機制跟不上,必然出事故!資訊生產概莫能外!

當前,防堵技術性差錯,我們既不可能要求所有新聞媒體都像傳統媒體一樣,設立專人專業校對機構;也不可能像許多新媒體一樣,融

“三審”“三校”於一體,靠敏感詞抓取和採編人員層層看、交叉看、反覆看來履行校對職能。

前者的弊端是:新聞媒體數量大,中國已跨越

“劉易斯拐點”,勞動力漸趨短缺、成本高、層次多,難以應對海量資訊等;後者存在軟體水平參差不齊,採編人員沒受過專業校對訓練,“三校”不落實,靠“看”校對效率低下等問題。

更替校對軟體演算法+創新校對機制實現採編數字化新高度

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只能是:立足於現代高速計算技術

+“人工智慧(AI)”技術和網路資訊科技,大膽創新,開發與數字化採編匹配的新校對軟體,輔之以新的校對制度。構建起適應當前傳播格局的新校對機制,在新聞媒體推廣,從源頭降低技術性差錯發生率。

(作者張小良

《重慶日報》總編輯,盧曦知、李嬌

重慶記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