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廣州入侵植物》出版,收集150種入侵植物

2022-06-22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林業

翼莖闊苞菊草藥名叫什麼

《廣州入侵植物》出版,收集150種入侵植物

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瑞江在介紹藤三七的情況。這是我國環境保護部公佈的第二批外來入侵植物。

《廣州入侵植物》出版,收集150種入侵植物

白花鬼針草是具有極強入侵性的雜草。

《廣州入侵植物》出版,收集150種入侵植物

水茄是1級危害入侵植物。

大洋網訊 通菜、含羞草、薇甘菊、喇叭花、野茼蒿……說到這些植物,人們的第一反應多數是有的能吃,有的可玩,有的漂亮。然而,外形、功能不同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入侵植物。

日前,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瑞江主編的《廣州入侵植物》一書正式出版,書中收集了廣州市150種外來、本土的生態入侵植物,透過圖片、文字介紹其形態、生境、生物學特性、用途、原產地和分佈以及危害等級等。據悉,這是廣州首部對入侵植物進行系統梳理的書籍。

現狀

菊科入侵植物達31種

廣州市現有入侵植物多少種?答案是:150種。這其中,外來入侵植物131種、本土入侵植物19種。

“我們自2004年8月開始一直在廣州市區進行外來入侵植物的調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瑞江說,從著手調查到結題出書花了15年。這期間,因經濟發展、社會活動等因素影響,廣州入侵植物的種類、數目、分佈等不斷變化,有新的入侵植物,也有一些消失不見。王瑞江說,外來入侵植物,特點是藉助人為或自然力從其原產地進入新棲息地。本土入侵植物是指原產地為本土或鄰近地區,但它們和外來物種一樣,會入侵到本土生態系統。比如在廣州屬於本土入侵的植物通菜,被美國農業部列為有害雜草名單,它在廣州的入侵危害等級被評估為3級。

廣州入侵植物的科屬中,菊科植物最多,有31種;禾本科植物有18種,豆科植物有17種,旋花科和莧科各12種。這5個科佔入侵植物總數的60%。

外來入侵植物七成原產美洲

王瑞江介紹,廣州市外來入侵植物來源多樣。根據對131種外來入侵植物的原產地分析發現,原產於美洲的種類有98種,佔總種數的74。8%;原產非洲的有15種,佔10。7%;原產亞洲有12種,佔9。2%;原產歐洲和大洋洲的分別有5種和1種。

來自美洲的入侵植物佔比超七成,廣州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氣候區,較之來自歐洲的喜好溫涼氣候的植物,廣州的地理氣候條件更適宜於來自美洲、非洲等熱帶或者亞熱帶地區植物的生長。

王瑞江介紹,入侵植物能進入廣州,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入侵,即被有意引種過來的,比如有些花卉等;另一種是無意的,不小心隨著人、物的流動被帶來進來。廣州人流、物流繁忙,和世界各地人員交往頻繁、交流多,這兩種方式都有可能。

危害

對生態平衡有巨大影響

根據外來入侵植物的生長狀況、分佈範圍、生物學特性以及對當地經濟和生態的危害程度等,王瑞江的團隊對廣州市外來入侵植物危害情況進行了評估,並將危害等級劃分為5個等級:1級惡性入侵、2級嚴重入侵、3級區域性入侵、4級一般入侵、5級有待觀察。

按危害等級來分,廣州市150種入侵植物中,現有1級入侵植物有40種,2級有29種,3級有35種,4級有20種,5級有26種。

據瞭解,1級危害等級植物主要有大薸、藿香薊、鬼針草、香絲草、蘇門白酒草、小蓬草、薇甘菊、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龍、金鐘藤、銀合歡、光莢含羞草、田菁、鋪地黍、兩耳草、鳳眼藍、刺蒴麻、小葉冷水花、馬纓丹等。它們在全市範圍內分佈極為普遍,入侵極為嚴重,對經濟發展、生態平衡等會造成巨大影響。

豚草花粉易使人過敏

“絕大多數外來入侵植物產生的危害表現在影響、威脅到當地生態環境、生態平衡、經濟發展等,基本對人體沒有直接影響,但有一種例外。”王瑞江說,此次公佈的150種入侵植物中,世界性的惡性雜草——豚草需特別關注,其花粉有致敏性,危害人的健康。

豚草的葉子形似菊花葉,從正面看整片葉子又有點像古代兵器三叉戟。豚草的花期一般在六、七月,開花時會產生大量的呈黃色霧狀的花粉,人一旦吸入,會出現咳嗽、流涕、全身發癢、頭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

豚草原產美國和加拿大南部,是一種世界公認的危險性雜草,後傳入我國北方,再一路南下。在廣州,豚草最早在花都鰲頭鎮發現,目前擴散到從化區的西部、東部山地附近。

《廣州入侵植物》出版,收集150種入侵植物

南美蟛蜞菊是1級危害入侵植物。

南美蟛蜞菊竟是惡性入侵物種

路旁、河岸水溝、房前屋後、荒地……是入侵植物生長的“搖籃”。王瑞江帶領記者在華南植物園科研區走了一小圈,很快找出了近十種入侵植物。路邊的草地上,南美蟛蜞菊開著黃色的小花朵,顏色嬌嫩。可誰能想到,它是1級危害入侵植物,早被列入世界100種惡性入侵物種名單。一個水渠邊,長了一大叢白花鬼針草。這種植物廣泛分佈荒地、路旁,花朵有點像小雛菊,但卻是一種具有極強入侵性的雜草。

一塊小溼地裡,瘦瘦、高高的翼莖闊苞菊十分顯眼,它的危害等級為1級。王瑞江說,翼莖闊苞菊2010年首次在南沙發現,近幾年已經蔓延整個廣州市,侵佔了大片的棄耕地。

一個網狀籬笆上,藤三七長得十分茂盛。這是我國環境保護部公佈的第二批外來入侵植物,它常常攀緣在其他植物上面。

路邊的一叢灌木,開著小花,翻開葉間,才能看到一簇簇的小果實,這是水茄。水茄的危害等級為1級。

建議

合理利用“變廢為寶”

入侵植物有一定的危害,但無需“談侵色變”。王瑞江表示,這有一個度的把握,當相關植物只在小範圍內發展,未達到一個量,未必會造成大規模入侵威脅。要對付入侵植物,除進行預防和控制外,還可以換個角度,如將氾濫成災的植物利用起來,變廢為寶,不僅能轉變經濟利益,也又有利於人類自身。如民間常將一些植物加以藥用,如蓖麻的葉可以治腳氣、囊腫和咳嗽痰喘;含羞草可清熱利尿、化痰止咳;野甘草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馬纓丹莖葉煎湯,可治溼疹、疥癩毒瘡、皮炎、面板癢等。一些植物可以用來蔬食,如野茼蒿、青葙等。

王瑞江還建議,相關部門啟動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長期監測研究,建立外來入侵植物動態變化情況資料庫,同時開展對外來入侵植物綜合利用和防治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把它們的危害降到最低,並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此外,要重視邊境口岸、貨輪碼頭和自貿區等關鍵區域檢驗檢疫工作,儘可能杜絕外來有害植物的種子隨人口流動或貨物運輸等引入。

撰文:資訊時報記者成小珍 通訊員李碧秋

攝影:資訊時報記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