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浙江人常吃一種東西叫“慈姑”,你吃過沒有?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他的畫裡

2022-06-17由 杭州網 發表于 林業

慈姑有什麼特徵最準

都市快報訊

2020年是作家汪曾祺100週年誕辰。這位可愛的老人曾自述,在寫作之外有三大業餘愛好:寫寫字、畫畫畫、做做菜。

他的書,很多人都讀過;但他的畫,尤其是真跡卻極少看到。

浙江人常吃一種東西叫“慈姑”,你吃過沒有?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他的畫裡

1994年汪曾祺在家中作畫

現在機會來了。浙江美術館最近開展的“嶺上多白雲——紀念汪曾祺誕辰百年書畫展”,是汪曾祺首次個人書畫作品展,舉辦畫展也是老人生前的一個心願。

他40歲時還想過轉行當畫家

汪曾祺很小的時候,就想當一名畫家。他認為“用筆、墨、顏色來抒寫胸懷,更為直接,也更快樂”。這跟他的父親有很大關係。

1920年汪曾祺出生在江蘇高郵,父親汪菊生擅長畫寫意花卉,他從小便看著父親作畫,耳濡目染。

他曾自述:“我從小學到初中,都‘以畫名’。初二的時候,畫了一幅墨荷,裱出後掛在成績展覽室裡。這大概是我的畫第一次上裱。我就讀的高中重數理化,功課很緊,就不再畫畫。大學四年,也極少畫畫。工作之後,更是久廢畫筆了。”

他一直很後悔,當年沒有考上國立藝專,直到40歲時,他還萌發過想轉行當畫家的念頭。

最終汪曾祺沒有當成畫家,卻成了一名蜚聲海內外的作家。儘管如此,書畫藝術還是伴隨了他的一生。

他自謙說,自己的畫“其實沒有什麼看頭,只因為是作家的畫,比較別緻而已”。

是怎樣的一種別緻呢?我們可以到展廳裡去尋找答案。

每幅畫邊上都有一段對應的文字

汪曾祺沒有經過中國畫的專業訓練,但畫中卻處處透著文人氣息,筆墨極簡,卻趣味盎然。汪老自己也是很樂在其中的,而且把這種愉悅的心情也帶給了身邊的朋友以及讀者。

浙江人常吃一種東西叫“慈姑”,你吃過沒有?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他的畫裡

《看水仙》

尤其是,如果你讀過他的書,看到展廳裡的有些畫,一定會覺得很熟悉,因為這些就是他在書中給自己配的插圖原稿。

展覽借汪曾祺散文集名稱,分為“人間草木”“人間至味”“人間有戲”三個單元,展出汪曾祺書畫作品近百件,從中可以窺見其書畫創作的大致風貌。

策展人、浙江美術館典藏部主任陳緯說,汪曾祺書畫是典型的文人畫,文中有畫,畫中有文。從他的書畫可以走進他的文學世界,每一幅都值得玩味。“我本身就是一個‘汪迷’,受他的影響很深,也知道汪先生擅書畫,今年是他100週年誕辰,就一直想要做這樣一個展覽。”

帶著一股子粉絲的狂熱,你會發現,這次展覽的布展也極為用心——每一幅畫的邊上,都專門引用了其小說、散文裡對應的一段文字加以說明,這些內容,是汪曾祺的家屬精心整理的。

比如,他畫慈姑,題為《水鄉賴此救荒》。

汪曾祺愛吃是出了名的,在他寫的《故鄉的食物·鹹菜慈姑湯》中就提到過這種水鄉特產:“我小時候對慈姑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只有慈姑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慈姑,而且是不去慈姑的嘴子的,真難吃。我十九歲離鄉,轉轉漂流,三四十年沒有吃到慈姑,並不想。前好幾年,春節後數日,我到沈從文老師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飯,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慈姑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慈姑,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認他這話。吃菜講究格的高低,這種語言正是沈老師的語言。”

土豆蘇東坡苦瓜都是“吃貨系列”

汪曾祺有一陣子還專門畫過土豆。1959年,他被下放到張家口沙嶺子進行勞動改造,因為表現好,且有美術才能,便被分配到沽源馬鈴薯研究站畫畫。被下放的汪曾祺,並沒有抱怨,反而覺得自己是“因禍得福”。

因為土豆畫完後就沒用了,切開的放在那很快會氧化、變質,扔了可惜。所以汪曾祺便“隨手埋進牛糞火裡,烤烤,吃掉”,過上了“神仙過的日子,因為田野裡的土豆比超市裡的好吃得多”!

他畫蘇東坡,也能跟吃聯絡到一起。展廳裡1984年畫的《子瞻樣》,配文是他在《宋朝人的吃喝》裡提到的:蘇東坡是個有名的饞人,但他愛吃的好像只是豬肉。他稱讚“黃州好豬肉”,但還是“富者不解吃,貧者不解煮”。他愛吃豬頭,也不過是煮得稀爛,最後澆一勺杏酪——杏酪想必是酸裡咕嘰的,可以解膩。有人“急出新意”以山羊肉為玉糝羹,他覺得好吃得不得了。這是一種什麼東西?大概只是山羊肉加碎米煮成的糊糊罷了。

像這樣有意思的“吃貨系列”小品書畫還有許多,鱖魚、水八仙和螃蟹、苦瓜冬莧菜……這就是汪曾祺,總能在平凡的日常裡發現生活的妙趣所在。

浙江人常吃一種東西叫“慈姑”,你吃過沒有?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他的畫裡

《苦瓜冬莧菜》

浙江人常吃一種東西叫“慈姑”,你吃過沒有?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他的畫裡

《蟹》

還有手稿原件和珍貴老照片

除了這些,展覽中你還可以看到汪曾祺的散文《故鄉的元宵》《冬天》,短篇小說《寂寞和溫暖》等手稿原件,以及一些珍貴的老照片。

陳緯說:“他的書畫與他的文學作品都表達了他這個人的思想和品位,是可以互為補充的。”

對於自己的書畫作品,汪曾祺在謙虛中又難掩驕傲之情:“我的字照說是有些基本功的。”“我的畫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寫意’,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他還說:“畫中國畫還有一種樂趣,是可以在畫上題詩,可寄一時意興,抒感慨,也可以發一點牢騷。”這些話正是理解其書畫作品的最好註腳。

對了,這次展覽的題目“嶺上多白雲”也有出處,出自南朝隱士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他自幼喜歡書畫,在寫作之餘,喜歡揮毫弄翰。他常在作品上鈐一方閒章“嶺上多白雲”,他說:“我的畫,不過是一片白雲而已。”

而這片雲,對於汪曾祺的書粉來說,格外親切動人。

嶺上多白雲——紀念汪曾祺誕辰百年書畫展

展覽時間:即日至9月25日(9:00-17:00,週一閉館)

展覽地點:浙江美術館(南山路138號)

浙江人常吃一種東西叫“慈姑”,你吃過沒有?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他的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