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善用妙招的“治水能手”——記新河鎮鄭洋新村村委會主任王吉初

2022-06-15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林業

河道淤泥肥力好不好

2019-01-10 16:40 | 溫嶺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姚天

在新河鎮鄭洋新村(原姚施村),有一條形狀像茶壺柄的繞村小河,被當地人稱為茶壺柄河(也叫茶壺拐河)。河水清澈見底,就像一條迂迴的帶子,河中時有魚兒歡快遊動。

這樣的景象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五水共治”。在治水上,鄭洋新村村委會主任兼茶壺柄河村級河長王吉初有妙招。他擼起袖子,以身作則,帶領村民們走出了一條勇往直前的治水之路。

善用妙招的“治水能手”——記新河鎮鄭洋新村村委會主任王吉初

兩個歷史遺留難題愁壞了他

在當地村民的心中,茶壺柄河就是母親河,承載著很多美好的記憶。不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茶壺柄河卻不再清澈。生活汙水、養豬廢水直排入河,河面垃圾遍佈,田中泥水排入造成河道淤積……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茶壺柄河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一些村民還將部分沿河地塊的土壤挖掉了,這些地塊陸續失去了種植功能。近年來,周邊不少還算肥沃的土地被用來種植西瓜。因西瓜根部不能長期浸泡在水中,一到大雨天,瓜農就會將混雜著泥土的積水抽放到河中,如此一來,土壤日益稀薄,河底的淤泥卻越積越厚。加上有些水田中養殖過黃鱔和泥鰍,雖然表面看上去沒什麼損傷,內部卻早已坑坑窪窪,土壤結構被嚴重破壞。

一邊是成片田地需要土壤修復,一邊是河道急需清淤整治,如果分開進行,每一項都要花費不少,如何取捨才好?王吉初愁壞了。

善用妙招的“治水能手”——記新河鎮鄭洋新村村委會主任王吉初

一個主意,難題迎刃而解

在一籌莫展之際,村民引水灌溉的行為讓王吉初有了主意。

“茶壺柄河已經有30年沒疏浚過了,底下淤泥約有1。5米深,總共約1。9公里長的河道,淤泥有近萬方,這對於水田灌溉和河道排洪都很不利。”王吉初說,清淤後,淤泥的存放場地也是個問題,不僅地方不好找,而且要付費。

王吉初和其他村幹部一合計,既然資金緊張,乾脆把土地全部流轉到集體,再將河道淤泥稀釋後鋪在需要修復土壤的田中。這樣不僅解決了淤泥存放場地問題,省去外運淤泥的費用,而且不破壞土地耕作層,增加了土地肥力,可謂一舉兩得。

說幹就幹!從2015年年底開始,村裡逐步將原有的300畝土地全部流轉到集體,藉助市裡河道清淤的優惠政策,將河道清淤以同等價格包給他人。2016年,村裡實施河道疏浚工程,還泥於田,最終河道水體的自我淨化功得到了有效提升,水質大為改善。

期間,針對岸邊一大型養豬場豬糞直排問題,王吉初因勢利導,藉助“三改一拆”的東風,爭取到鎮裡的有力支援,對這個重大汙染源進行限期整改。2016年6月份,業主自行拆除了該養豬場。此外,王吉初還組織村民砍掉了周邊河岸存在長達40多年的連片竹筻,透過砌石、植樹,讓沿河面貌煥然一新,做到治水還要治岸。

善用妙招的“治水能手”——記新河鎮鄭洋新村村委會主任王吉初

帶頭奮進,茶壺柄河煥發嶄新面貌

為了保護治水成果,王吉初還帶領村兩委成員,結合黨員固定活動日,在全村開展轟轟烈烈的整治行動。王吉初說,有的黨員因辦廠脫不開身,就讓妻子代替自己來參加勞動。村民王麗華說:“黨員參與義務勞動是一種責任,代替丈夫參與美化村莊環境活動,我非常願意。”

在村幹部和黨員們的帶頭示範下,村民們自願拿起掃把、扛起鐵鍬參與到環境整治中,形成了全村參與治水的熱潮。

如今,茶壺柄河裡1萬餘方的淤泥早已免費清理完成,300多畝土地增加了地力、18畝低窪地得到修復,其中的一些流轉田被種田大戶搶包一空,村裡流轉地成了西瓜、水稻、西藍花、茭白基地,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帶動了百姓增收致富。

如今,茶壺柄河的水變得越來越清,岸邊變得越來越美,人們沿河漫步、休憩、健身,這裡儼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有志者,事竟成。昔日的死水成為了今日的活源。不過,成績只能代表過去,王吉初說,今後要帶領村民進一步保護好茶壺柄河,讓這一泓碧水變得更美,也讓它真正成為百姓心中的致富水、幸福水、和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