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它儲存了相當部分的中國古文化

2022-06-12由 傳統道教 發表于 漁業

道教葛洪法統的繼承者是誰

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它儲存了相當部分的中國古文化

道教與其他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自然過程。早期教派並非是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

一般認為,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如下:

一、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二、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三、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四、其他中國古代哲學、醫學及體育、衛生、文化知識等。

道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認為萬物皆有靈: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都有神在主宰,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產生了對上天、自然和鬼神的崇拜。至商、周時期,先民的信仰已逐步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祗三大體系,並出現了從事占卜、驅鬼、治病等活動的專業神職人員——巫祝。後世道教成為多神體系併產生了齋醮法事等宗教儀式,即發生古代祭祖先。

在古代,上至天子下到庶民都要祭祀祖先。天子、諸侯在宗廟祭拜祖先。宗廟又叫太廟、祖廟。古人認為君權神授,權力是依靠祖先的蔭庇得來的,所以古代的天子、諸侯們都要建立宗廟以祭祀祖宗並尋求神靈的庇佑。一旦國家出現大事,那就一定要到宗廟去祭告,以示對祖先的尊敬之意。宗廟是國家的象徵,其數量和等級都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天子七廟(供奉七代祖先),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很多重大的國事活動都要在宗廟進行。古代皇帝即位時,必須在宗廟內祭拜祖先,大會群臣,接受印璽,被稱之為“廟見”,廟見之後,才表明正式掌握了國家的政權。如果宗廟被毀,則是國家滅亡的標誌。源於此。

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隨著春秋末期的諸侯混戰,原本只屬於貴族階層的“禮樂文明”逐漸散落於民間,被方士和巫祝所繼承,在道教形成後,又演變為道教的齋醮科儀。所以說,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它儲存了夏、商、週三代相當部分的中國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