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亞坤夜讀丨聽“樞”③王陽明湖湘之旅(有聲)

2022-06-12由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發表于 漁業

樞怎麼讀啊

亞坤夜讀丨聽“樞”③王陽明湖湘之旅(有聲)

明正德二年(1507年),一代理學宗師王陽明因觸怒宦官劉瑾,謫貶至貴州龍場驛當驛丞,三年後又重新起用,其間都經過湖南。正德三年春,王陽明從江西進入湖南,先在醴陵講學,然後來到長沙,停留了八天。

王陽明(1447—1516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在故鄉陽明洞築室講學而稱陽明先生。他繼承和發展了南宋陸九淵“心即理”的思想,認為“良知”即是天理,從而創立了“致良知”學說。

據清康熙間長沙府同知趙寧修纂《長沙府嶽麓志》載:守仁“謫貴陽,道經長沙,泛湘沅,吊屈原,寓嶽麓,為朋徒斤斤講良知之學”。王陽明是否在嶽麓住宿和講學,尚無其他典籍佐證。但據王陽明《長沙答周生》詩,他抵長沙後第三天,“攜周生涉江去”,遊覽了麓山寺、道鄉臺、嶽麓書院諸名勝。這天雨過天晴,他心情特別開朗。王守仁雖不同意朱熹、張栻的某些觀點,但對朱、張仍充滿尊敬之心,興致勃勃地瞻仰了當年朱熹和張栻在嶽麓書院講學的遺蹟,寫下“緬懷兩夫子,此地得徘徊”的詩句。

王陽明還拜謁了赫曦臺。那時,赫曦臺位於嶽麓山禹王碑之下,系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張栻築臺,朱熹題額。王陽明登上赫曦臺,留下《登赫曦臺》佳作:“隔江嶽麓懸情久,雷雨瀟湘日夜來。安得輕風掃微靄,振衣直上赫曦臺。”

如果《嶽麓志》記載“寓嶽麓”有誤的話,王陽明在長沙到底住在哪裡呢?《長沙縣誌》稱“陽明寓壽星觀”。這一說法也能在王氏《長沙答周生》詩中所說“旅倦憩江觀”,得到印證。

明代壽星觀位於通貨門內,即今壽星街一帶。就是遊嶽麓的那天,王陽明渡過河來,長沙城內已燈火闌珊,因壽星觀地處曲折小巷中,王陽明幾乎忘了“歸路”。但他憶及當日的麓山之遊,意猶未盡,寫下《遊嶽麓書事》一詩,留下“壽星觀題壁”的佳話。詩中說,他夜宿壽星觀,酣睡中,突下傾盆大雨,把行李都淹了,但他毫不在意,聲稱“行李雖淹吾不惡”。詩中雲:“入舟暝色漸微茫,卻喜順流還易渡。嚴城燈火人已稀,小巷曲折忘歸路。仙宮酣倦成熟寐,曉聞簷聲復如注。昨遊偶遂實天假,信知行樂皆有數。”

幾天後,王陽明離別長沙,經洞庭湖,溯沅江西上,經沅陵、辰溪等地進入貴州。一路上寫有《羅舊驛》《沅水驛》《興隆衛書壁》等詩。

到龍場後,王陽明築草棚棲身,因窮荒無書,日繹舊聞,晤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後人稱之為“龍場大悟”。次年應聘為府城文明書院講席,始宣講“知行合一”,學轉陸九淵,漸自成體系。

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伏誅,王陽明被召任江西廬陵縣令。是年春,王陽明東歸經過湘西北一帶時,留下了許多詩詞。過辰州(今沅陵),受郡守於虎溪之請,講學月餘,並留詩龍興講寺壁間:“杖黎一過虎溪頭,何處僧房是惠休?雲起峰頭沉閣影,林疏地底見江流。煙花日暖猶含雨,鷗鷺青閒欲滿洲。好景同來不同賞,詩篇還為故人留。”

除去了心頭之禍,王陽明心情格外好,一路題詩不斷,在常德德山寺、漢壽淨召寺都留下詩篇。王陽明乘船南下,眼看再次行近長沙。他一路看山望水,陶醉於沅湘的美景之中,《三山遠眺》就是這種心情的寫照:“南望長沙杳靄中,鵝羊只在暮雲東。天高只櫓哀明月,江闊千帆舞逆風。花暗漸驚春事晚,水流應與客愁窮。北飛亦有衡陽雁,上苑封書未易通。”

詩中“鵝羊”,乃位於長沙城北湘江之濱的鵝羊山。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將其列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舊有仙壇、煉丹臺、鵝羊觀。這時天已黃昏,於是上岸歇宿於鵝羊觀,寫下了《鵝羊山》一詩:“福地相傳楚水阿,三年春色兩經過。羊亡但有初平石,書罷惟籠道士鵝。禮斗壇空松影靜,步虛臺迥月明多。巖房一宿猶緣薄,遙憶開雲住薜蘿。”

不久,王陽明從醴陵進入江西,到達廬陵縣。同年調任南京刑部主事。正德七年(1512年)升任南京太僕寺少卿。

作者簡介:

陳先樞,湖南長沙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多年從事中國經濟史和湖南地方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