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兒童讀物現自殺橋段,劣質童書不僅是“濫”還是“壞”

2022-06-12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漁業

濫是怎麼讀的

書籍本應成為追求靈魂自由的避風港,如果兒童讀物不能使孩子享受精神愉悅,反而誘導孩子誤入歧途,這樣的出版物顯然是“有害”甚至“有毒”的。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著名兒童讀物中出現自殺橋段的詳細描寫,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對此,北京教育出版社迴應稱,目前已將《裝在口袋裡的爸爸》全面下架,今後會加強內容把關,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前提是指向一條正確的路徑。

對於缺少判斷力的孩子來說,兒童讀物的質量顯得格外重要,一旦底線失守,開卷有益很容易成為“開卷有害”。《裝在口袋裡的爸爸》遭受質疑後,有記者調研發現,童書市場存在大量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現象,部分童書還存在“兒童不宜”的露骨情節——有些童書赤裸裸地描寫血腥、暴力情節,還有一些則在插圖中展現血淋淋的場景。

除了老師和家長之外,書籍是孩子最值得信賴的夥伴,當血腥暴力的描寫出現在兒童讀物中,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殺傷力可想而知。《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披露,中國兒童自殺數量居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師生衝突、家庭衝突、學業壓力……都有可能導致孩子情緒崩潰、走上絕路。

書籍本應成為追求靈魂自由的避風港,如果兒童讀物不能使孩子享受精神愉悅,反而誘導孩子誤入歧途,這樣的出版物顯然是“有害”甚至“有毒”的。

近年來,閱讀越來越受到推崇,孩子書架上的書也越來越多,兒童讀物市場也因此空前繁榮。資料顯示,全國有580餘家出版社,其中520多家都出版少兒圖書,兒童讀物約佔圖書銷售總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市場繁榮的另一面是,兒童讀物常因泥沙俱下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毋庸諱言,兒童讀物市場“既濫又缺”的狀況令人擔憂——“缺”的是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優質讀物,“濫”的是品質低下的劣質出版物。為了搶佔市場、瓜分蛋糕,一些出版社熱衷跟風炒作、盲目蹭熱點,以至於作者良莠不齊、內容粗製濫造,錯漏百出的兒童讀物屢見不鮮。相比起東拼西揍、生搬硬造,“兒童不宜”的內容更令人感到憤怒和焦慮——這樣的劣質兒童讀物已不僅僅是“濫”,還是“壞”。

兒童讀物的質量備受關注,那些出現在“校外閱讀推薦”“名家薦讀”書目中的圖書,無疑更值得家長信賴。然而,恰恰是這些兒童讀物的失守,讓很多家長感受到切膚之痛。問題兒童讀物的曝光,多數都是因為家長或老師舉報,由此帶來的問題是,

兒童讀物上的薦讀名家,是否真的認真審閱了這些出版物?如果“薦讀”只是出版社自說自話,無疑涉嫌虛假宣傳;如果名家只“薦”不“讀”,則意味著一種不負責任。

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一種問題兒童讀物的曝光,都不失為一封“舉報信”,除了下架問題圖書之外,亦有必要引起全面梳理和反思。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對於兒童讀物市場來說,要想真正使兒童出版作品“精起來”,首先就應該讓編輯出版節奏“慢下來”——野蠻生長的兒童出版行業,應該降降溫了。

只有擺脫了浮躁的功利化傾向,才能沉下心將兒童讀物當作奉獻給孩子們的精神食糧,而不是過度商業化主導下的饕餮盛宴。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趙志疆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兒童讀物現自殺橋段,劣質童書不僅是“濫”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