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腦洞大開系列:恐龍如何變成雞

2022-06-12由 寵物亂玩 發表于 漁業

雞是變溫動物嗎

恐龍如何變成雞的問題,實際是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賢者問題引申出來的。神級思維就在思考,既然雞長得這麼像恐龍,那有沒有可能雞就是恐龍進化出來的呢?那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不是有了答案了嗎?

目前主流的觀點是

6500

萬年前,恐龍因為隕石撞擊,大氣含氧量下降,氣候變遷等因素而滅絕了,但是如果恐龍並沒有因為環境因素滅絕,而是適應環境進化了呢?這個需要腦洞大開了。

首先,大家認不認可雞長得像恐龍呢?當然是小了許多倍的縮小版恐龍。根據這個思考,神級思維就根據這個結論去推導得到這個結論的條件支援,在尋找條件的過程中,發現前人還真有科學依據來支援這個結論,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前人總結出恐龍變成雞的科學依據吧。

一、恐龍的骨架進化成適合飛行的框架

恐龍擁有適於飛行的基本結構框架。

從恐龍化石中建立的計算機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出恐龍的重心距離臀部不遠,臀部之前相對較短的軀幹被更堅實的下半身以及長尾巴所平衡,就像一個省力槓桿一樣。因此以臀部為支點,恐龍可以毫不費力地用後肢站立,哪怕是不那麼健壯的後肢也可以支撐身體的絕大部分重量。

這樣一來,恐龍就可以將前肢騰出來進行其他活動,這是恐龍打敗其他動物的一大優勢。

恐龍的前肢空閒之後可以進行一些諸如採集果實、擒拿獵物的活動,時間一長,前肢就變得越來越靈活,最明顯的轉變是原本筆直的腕骨逐漸轉變為可以旋轉的腕骨,甚至可以將前肢伸到後背上撓癢癢。而現在的鳥類繼承了這種

“半月形腕骨”,能將前肢向後彎曲到腕部,更靈活地扇動翅膀,幫助它們飛上高空。

鳥類還從恐龍身上繼承了許多有助於飛行的骨骼結構:偷蛋龍類和馳龍類的恐龍具有肋骨鉤狀突,可以連線肩胛骨的肌肉,這種發達的胸骨為鳥類提供了肌肉的附著面,是飛行動力的來源;在偷蛋龍類和似鳥龍類的骨骼化石中,人們發現其具有由特定椎骨融合形成的綜薦骨和尾綜骨,前者會使背部變硬,有助於飛行,後者則為尾羽的生長提供了支架。

腦洞大開系列:恐龍如何變成雞

二、恐龍進化出了雙呼吸系統

恐龍在漫長的歲月中,進化出發達而突出的胸骨,它不僅有利於發展更強勁的胸肌,還為一種獨特的呼吸器官一一氣囊提供了空間,有了氣囊,得以使用雙重呼吸這種高效的呼吸方式。根據研究,雙重呼吸可能是恐龍為了適應地球含氧量大幅下降而做出的進化選擇。

英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

4

種現代鱷魚和

29

種鳥類的空腔,並將它們的結構與

16

種恐龍的結構進行了比較。在比較了掃描結果之後,他們發現恐龍的椎骨比鱷魚的椎骨更像鳥類。許多恐龍,包括迅猛龍和棘龍,都有肋椎骨關節,也有與鳥類相同的脊椎和肋骨。更重要的是,人們在蜥腳類和獸腳類恐龍化石中發現了氣囊存在的證據,其中氣腔龍除了在脊椎骨上,還在叉骨、腸骨和腹肋等骨骼上有氣囊存在的痕跡,顯示出它具有和鳥類非常接近的氣囊系統。

沒有氣囊的生物在吸入空氣和撥出空氣時使用的都是同一個通道,這意味著一次呼吸過程很難完全利用吸入的氧氣或徹底清空廢氣。而有了氣囊,就相當於多了一箇中轉站,吸入身體的空氣會被暫時儲存在氣囊中,分批運到肺部直到被完全利用,廢氣也得以被分批完全排出體外。

氣囊除了有助於氣體交換外,還具有散熱的重要功能。恐龍的氣囊遍佈全身,可以直接從內臟吸收熱量,然後透過呼氣帶出體外。骨骼中的氣囊也有利於減重,氣囊分擔了骨骼的一部分承重任務,骨骼可以被簡化為一系列中空的結構,並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多餘骨頭。

高效的呼吸方式、高效的散熱系統和輕巧的骨架結構,所有這些有利於飛行的特徵,鳥類

似乎

從恐龍身上繼承

腦洞大開系列:恐龍如何變成雞

三、

恐龍其實

有羽毛

我們固有的印象是恐龍的面板很光滑的,跟雞滿身長有羽毛比較,它們怎麼會是同一物種呢?

可是

越來越多的

證據

發現顛覆了我們以往對恐龍的印象:大多數恐龍其實也都有羽毛。

幾十年前,人們將恐龍長羽毛當作一件稀奇的事,每當挖掘到有羽毛的恐龍都會大肆報道一番,比如

1861

年發現的始祖鳥、

1996

年發現的中華龍鳥等。從名字也可以看出來,人們認為這些長有羽毛的動物與其說是恐龍,還不如說是鳥類,人們仍不敢相信恐龍也有羽

毛。可現在,我們才知道,恐龍長羽毛並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鸚鵡嘴龍,它是一種有角的小恐龍,古生物學家們發現它的尾巴上生長著類似鵝毛一樣的細絲;來自俄羅斯的庫林達奔龍,它幾乎被羽毛狀結構覆蓋;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羽王龍身上長有華麗的羽毛等等。

這些飛得不好的傢伙都渾身長滿了羽毛,由此可以推測,也許所有恐龍或多或少都長有羽毛。最開始,恐龍將羽毛用於儲存熱量,這使得原本是變溫動物的恐龍基本能保持體溫恆定。隨著時間的流逝,恐龍的羽毛開始分支形成各種新形狀,變得更加華麗,它們的作用又多了一項一一社交和求偶。

怎麼看,這是不是雞也繼承了恐龍有羽毛的特點。

腦洞大開系列:恐龍如何變成雞

四、恐龍變成雞的最大破綻,恐龍是如何變小的

科學家們

根據

120

種恐龍的

1500

多個解剖特徵,構建複雜的數學模型分析了恐龍在進化過程中的體型變化。

這可真不容易,喜歡的朋友快給科學家們的努力點個贊吧。

分析結果顯示,獸腳類恐龍當中的一支,它們的體型一代一代地縮小,在如此

瘦身

”5000

萬年後終於進化成了鳥類一一

2。1

億年前其平均體重為

163

千克,當進化到始祖鳥時已經降至

0。8

千克。

獸腳類恐龍又是如何成功

變小

的呢?研究者發現在獸腳類恐龍身上,發生了一個奇妙的進化過程一一幼態延續。幼態延續指的是物種把幼年的、甚至胎兒期的特徵,保留到幼年以後甚至成年期的現象。比如人類新生兒體毛稀疏、頭大,大腦學習能力強,到了成年後,這些特徵依舊保留,就是一種幼態延續現象。

研究發現,獸腳類恐龍也發生了幼態延續,它們出生後,從幼年到成年,體形不怎麼長大,甚至有些部位還會縮小。成長過程中,獸腳類恐龍的面部、骨骼在萎縮變小,腿骨也不斷地變得纖細,但是眼晴、腦部卻一直在發育。獸腳類恐龍正是藉助這一過程,保留了童年時期的小體型,從而瘦身成功,創造了一個進化奇蹟。

那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我們可以想象:

一些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

,它們

骨骼中空,身體輕盈;前肢更加靈活,能像鳥翼一樣拍打

氣囊遍佈全身,既有利於呼吸也有利於散熱;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

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全身覆羽的恐龍會將自己藏在樹上。這些樹棲的恐龍在樹木之間

跳躍、降落,久而久之,恐龍學會了如何使用它們長有羽毛的翅膀在空中停留更長時間一一因此

進化成了雞

大家覺得神級思維用科學思維論證恐龍變成雞有沒有道理呢?說說你的看法吧,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