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古代饑荒時,人們為何寧可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

2022-06-12由 小雨侃史 發表于 漁業

宣草根孕婦可以吃嗎

靠天吃飯的古代社會,無法避免極端天氣的出現,更無法避免糧食大面積減產,農作物損毀的後果。每當氣候異常,饑荒總會如影隨形,讓人防不勝防,無法規避。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古代的荒年無比殘酷,百姓缺少食物,為了維持生命,不得不到處搜刮一切可以入口的東西,甚至連樹皮都不放過。饑荒是殘忍的,餓殍遍野的慘狀讓人不忍直視,即便朝廷開倉振糧,也是於事無補,杯水車薪。百姓最終還是得靠自己才能活下去,但古代鬧饑荒時,明明河裡魚類眾多,為何百姓們卻寧願啃樹皮,也不願意抓魚吃呢?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古代饑荒時,人們為何寧可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

現代中國,也曾經有過饑荒,人們每天只有緊巴巴的一點糧食,根本不夠一家人果腹。為了活下去,不少人扒光了樹皮,觀音土也被當做食物下口。即便是現代,饑荒依舊讓民眾元氣大傷,在古代,它造成的傷害力顯然只會更加強烈。每逢遇上荒年,原本依靠田地維持生活的農民,是遭受影響最大的。居住在山林間的人,還能靠捕獵來勉強維持生活,他們也並不依賴地產。但田地全部荒廢的村民卻喪失了食物來源,甚至經濟收入也斷送。他們還得上交高額的賦稅,重壓之下,生活尤為艱難。

古代饑荒時,人們為何寧可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

古代百姓只能依靠官府的救助,或許有善良靠譜的官員,願意開放糧倉,救濟災民。但大部分官員都得遵循上級指示,訊息傳遞封閉緩慢的古代,當朝廷得知饑荒的訊息,指不定已經過去了多少天。等到下達的命令再傳回受災區,許多民眾或許早就無力迴天,被飢餓打倒。

那麼為何古代民眾不去河裡捕魚呢?水域裡豐富的水產資源可不會受到饑荒年份的影響,魚蝦眾多,隨便捕撈一些就足夠全家人吃飽。其實能否去捕魚,也得看現實地理位置,中國南北方差距巨大,南方水域充足,也是糧食的主要種植區。為此南方其實並不懼怕荒年,昔年的糧食儲備足夠民眾度過這段艱難時光。

古代饑荒時,人們為何寧可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

但在氣候乾燥的北方,河流本就稀少,否則也不會有南水北調工程的出現,就是為了讓南方的水來支援北方。一旦遇上荒年,先不說能夠捕魚的河流很少,難以搜尋發現。災民的數量也十分眾多,足足有幾十萬人,一條河裡的魚蝦可無法供養幾十萬人。

不僅如此,捕魚還是個技術活,雖說看著簡單,許多普通人上手捕魚,大多都沒有收穫,只能兩手空空的打道回府。就算有人捕魚技術嫻熟,但捕魚也是一門體力活,許多災民本就短缺食物,沒有力氣,更不要說花費體力去捕魚了。縱使有漁民僥倖捕捉到了魚,它也不夠所有的災民分享,勉強讓家裡人能有點食物已經是走運了。

古代饑荒時,人們為何寧可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

北方民眾即便是在豐收之年,也很少下河捕魚,他們對挖掘野菜更擅長。在北方,野菜的數量也遠比魚蝦多,許多人並沒有把魚蝦當作主食,一些人甚至沒有吃過魚蝦。對於未知的事物,他們也不敢輕易地嘗試,只能迴歸老本行,漫山遍野的尋找野菜。

挖野菜不是技術活,有簡單的工具就能上手,烹飪手段也十分簡單,只要使用沸水煮熟就可以開吃。但魚蝦還得經過處理,不僅需要去鱗破肚,烹飪時還需要調味品的輔助,否則只會吃到滿嘴的魚腥味,難以下嚥,入口都是個折磨。古代民眾只需要飽腹的食物,調味品不過是可有可無而已。一些人還會特意使用鹽去換取雞蛋,在他們看來,能吃的東西才更重要。

古代饑荒時,人們為何寧可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

現代以後,科技的提高,以及國家的強大,讓饑荒逐漸遠離民眾,人們也不用每天計算著手裡僅有的一點食物。人們的生活更是翻天覆地的改變,偶爾還有旱災的出現,國家也會反應迅速進行整治,民眾完全不會淪落到古代如此悲慘的境界。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一些地區的人們,為了活下去,還會易子而食。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誰會願意交換出自己的骨肉,來換取食物呢?但人總歸是要活下去的,被逼上絕路後,人也總會容易走極端。萬幸這樣的慘狀已經成為了過去,如今的人們早就擺脫了饑荒的威脅,也不會再遇到饑荒。

參考資料: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