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陽朔打造首個數字化種植基地

2022-06-12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漁業

陽朔吃的特色是什麼

【桂林日報訊】(記者周文瓊 通訊員鄧冠敏)近日,在陽朔縣普益鄉勇村村委,農民使用無人機施肥引起了村民的關注。陽朔首個數字化水稻種植基地引進水稻種植專案,探索一二三產農旅結合發展,助推農民增收。

插秧機“轟轟”作響,農機手嫻熟地操控著插秧機在水田裡來回穿梭,快速均勻栽下一行行整齊的秧苗,針對播撒不到位的死角,副農機手透過高空拋秧的方式補齊。另一邊,無人機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控制下緩緩升起,按照提前設定的路線勻速飛過需要施肥的稻田,將肥料均勻撒落,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無人機的出現讓勇村村委高朗村村民直呼“開了眼”,“現在科學太發達了,打田機、插秧機耕種,無人機施肥,真的是省工省力省成本!”村民徐喜平感慨。據瞭解,採用無人機進行水稻施肥,在陽朔縣尚屬首次。

普益鄉一直以來都有種植水稻的傳統,而這裡的水稻連片景觀也非常美,曾被央視報道過。2022年,普益鄉積極引進水稻種植專案,發展280畝水稻連片種植。透過將土地連片流轉給專業的公司,並聘請專家進行農技培訓,用現代化的方式進行種植。

據瞭解,在一產環節,以綠色種植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為指導方針,透過技術賦能、大資料分析,在示範基地優選主流精品稻穀,結合多品種試點,以科學種植為指導將示範基地稻穀種出特色,做出品牌,形成標準。在二產環節,還將投資建設米廠,根據市場需求,形成自帶陽朔當地特色的品牌米,透過品牌運營,宣傳陽朔的好山好水出好米。在三產環節,以陽朔稻穀文化為主題,將建設特色小鎮或生態小鎮,開展數字農業觀光基地、中學生產學研基地、稻穀文化館等專案建設。

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普益鄉積極引進專案,提高百姓種糧積極性,全鄉糧食生產種植目前有2700餘畝,較2021年增長10%。

【來源:桂林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