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第三代雜交水稻平均畝產突破1000公斤,將成未來育種技術發展方向

2022-06-09由 介面新聞 發表于 漁業

南優2號增產多少

據人民日報訊息,2019年10月21-22日,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專家測產驗收在湖南省衡南縣進行,實測畝產突破1000公斤。

其中,對衡南縣雲集鎮示範的新組合G3-1S/親19進行機收測產,第1丘實收面積468。48平方米,實收毛谷882。8公斤;第2丘實收面積711。52平方米,實收毛谷1363。0公斤;按照標準含水量13。5%折算,分別摺合畝產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畝產1046。3公斤。

對於這一測產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直言,“達到預期,很滿意。”

自20世紀60年代研究雜交水稻至今,袁隆平率研究團隊為解決我國糧食問題作出重要貢獻。1974年,袁隆平團隊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85年,袁隆平團隊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

當下,我國雜交水稻育種的“主流”為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技術。其中,第一代是以細胞質雄性不育性為遺傳工具的“三系法雜交稻育種”, 目前推廣面積約1億畝。該方法育出品種具有穩定的育性,但育種所需的恢復系、保持系材料難以獲得,配組受侷限。第二代則是以光溫敏核不育係為遺傳工具的兩系法雜交稻,育種受氣溫高低決定,如遇異常天氣易出現制種和繁殖失敗。

2011年,袁隆平領銜啟動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研究與利用,並獲得了以遺傳工程雄性不育係為遺傳工具的雜交水稻育種技術。袁隆平指出,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兼具配組自由度高和育性穩定的優點,將成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發展方向。

2017年9月,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透過驗收。湖南省農學會組織的驗收專家一致認為,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是理想的雜種優勢利用方式,它的應用推廣,有利於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進一步普及,有望為全球水稻種植帶來新“福利”。

2018年,按照袁隆平的設想,他計劃在五年之內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推廣到1000萬畝,按每畝增產100公斤來算,增產的糧食可以滿足300多萬人口一年的口糧。“希望十年內第三代雜交水稻能夠推廣到3000萬畝,增產的糧食可以養活武漢、廣州這樣大城市人口一年的口糧。”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第三代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工作已在長沙、衡南、湘潭、桃源等地開展,每一個試驗點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情況有多個組合。此次測產驗收區域為衡南縣種植試驗基地。

據紅星新聞報道,在第三代雜交水稻現場考察與測產專家評議會上,袁隆平再次強調第三代雜交水稻的優越性,認為該品種克服了三系法育性不穩定和兩系法配組不自由的缺點。

“第三代雜交水稻配組絕對穩定,還克服了兩系法水稻受氣候影響的缺點,所以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團隊)有幸做了配組,叫做‘三優1號’。按照前期測量,如果後期天氣好,有可能達到畝產1200公斤。我們團隊在湖南有4個試驗點。昨天(21日)專家組驗收達到了1046。3公斤,這是雙季晚稻的產量,希望明年透過審批到海南制種。”袁隆平表示。

據悉,目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了成熟的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體系,選育了一批第三代雜交水稻不育系,並透過秈、粳亞種間優勢利用,培育出系列苗頭強優組合。

專家組指出,第三代雜交晚稻新組合表現優勢強,產量有重大突破。建議國家及相關單位給予大力支援,加快推動產業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