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黨代會·基層典型|從打魚到護漁 用行動呵護藍天碧水

2022-06-02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漁業

鮦魚是好魚嗎

第一次見到50多歲的李連坤,他正起錨巡河,面板黝黑、短平頭,精氣神十足。

李連坤是錦屏縣河口鄉南路村人,現任貴州省生態漁業錦屏縣有限責任公司護漁隊長,兼任河口派出所治安積極分子。而在2018年以前,李連坤還是個地地道道的漁民。

南路村是一個臨水靠山的村寨,這裡的村民祖祖輩輩靠捕魚養家餬口。“小時候,不管下雨下雪,爺爺都會帶著我們下河打魚,打到了魚就從河口鄉南路撐船到王寨(錦屏縣城)賣魚買米,70裡的水路來回需要一天時間。”李連坤回憶道。

黨代會·基層典型|從打魚到護漁 用行動呵護藍天碧水

李連坤(右一)在工作中

2006年,位於清水江下游的三板溪水電站迎來開工建設,電站下閘蓄水後,形成6。5萬畝水庫湖面,農民紛紛開始網箱養魚,李連坤家也不例外。2017年底,該庫區網箱養魚2。3萬多箱,面積達5278。3畝,覆蓋河口、固本、啟蒙等6個鄉鎮1600餘戶漁民。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網箱養魚,過去波光瀲灩的水庫水質急劇惡化,水生態受到嚴重影響。

2017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為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清理網箱成了當地政府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錦屏縣籌資1。8億元作為拆除補助專項資金,保底收購存量魚,對養魚網箱及拆除工時進行補助,並對拆除鋼管拍賣處理,所得資金讓利漁民。

李連坤積極配合清理網箱專班開展工作,主動把自家的網箱割掉。

後來,又遇到貴州省生態漁業錦屏縣有限責任公司招聘公益性崗位護漁隊員,深諳水性又是本地人的李連坤,透過面試後有了工作,當上了護漁隊長。

“我堂哥的網箱被我帶著護漁隊去割了,他找上門來說我六親不認,鄉領導和公司領導給他做了思想工作,他才理解護漁對環境的重要性。”回憶起這些事情,李連坤唏噓不已。

從打魚到護漁,對於李連坤而言,變的不僅僅是工作內容,更多的是思想:只有守住綠水青山,方能實現金山銀山。加入護漁隊以來,李連坤每天在庫區6個守護點來回巡邏共8萬米,清理江面垃圾的同時,還參與相關部門聯合執法200餘次,勸導群眾900餘次,累計救助落水群眾11人。

“現在庫區的水清澈多了,來三板溪水庫坐船觀光的遊客也逐漸多了起來,之前消失的青魚、短頭、蝦魚、鮦魚、鷹魚這幾年又見到了!”李連坤滿臉自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運鎮

通訊員 龍興鳳

編輯 劉娟

二審 楊韜

三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