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最佳化

2022-05-31由 砼話 發表于 漁業

混凝土礦粉95多少錢一噸

0引言

粉煤灰是一種工業廢料,從微觀結構上看具有潛在的火山灰活性物質,可取代部分水泥並與水泥進行二次水化反應,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熱反應的放熱峰值與反應速率,並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拌合物效能,可以應用於建材工業市場。從研究大摻量粉煤的意義來看,它將高效能混凝土與低水泥環保型混凝土的開拓相結合,對於走綠色建材、新型建材的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將粉煤灰大量單摻於混凝土中,會使混凝土自身具有前期強度低、需水量大等缺點。本次研究特引入礦粉同時作為摻合料,利用礦粉與粉煤灰雙摻的複合效應、堆積密度效應、微集料填充效應,從而改善拌合物效能,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透過水泥膠砂試驗調整摻合料摻量,以河北建設集團混凝土分公司多年實踐C30普通雙摻混凝土配合比為基準,對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設計最佳化。

1試驗過程

1。1原材料

(1)水泥(C):選用順平曲寨P·O42。5水泥,主要效能指標見表1。

(2)粉煤灰(F):選用保定大唐Ⅱ級粉煤灰,主要效能指標見表2。

(3)礦粉(K):選用保定乾華建材S95級礦粉,主要效能指標見表3。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最佳化

(4)聚羧酸外加劑(A):保定慕湖恆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主要效能見表4。

(5)石子(G):本試驗採用5~25mm天然卵碎石,級配良好,含泥0。4%,泥塊含量0。2%,針片狀顆粒5%,表觀密度2670kg/m3,堆積密度1570kg/m3。

(6)砂子(S):滿城天然砂,細度模數2。8,級配良好,含泥1。8%,泥塊含量0。2%,表觀密度2720kg/m3,堆積密度1560kg/m3。

1。2膠砂試驗

根據GB/T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採用表5的配合比。共設計21組試塊,試件的製作與養護符合相關規範的要求。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最佳化

為了直觀分析單摻摻合料Ⅱ級粉煤灰和S95礦粉摻量對膠砂28d、60d、90d抗壓強度影響,將資料繪製成圖1~4。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最佳化

由表5和圖1、圖3可以看出:單摻粉煤灰抗折強度隨著齡期時間的增長而增長,抗折強度峰值出現在30%~35%之間;單摻礦粉的抗折強度卻隨著齡期時間採用瞭如表6配合比,其中D0為常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效能結果見表6和圖5~8。

2配合比適配結果分析

理論上礦粉的作用機理是參與二次水化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吸收大量的CH晶體,使水泥石與骨料介面粘結程度及水泥漿體的細部結構得到改善,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雖然混凝土中摻加礦粉會降低前期強度,但影響程度並不大,且後期強度也會有所增長。而粉煤灰做為工業廢料主要由大量表面光滑的球狀玻璃體組成,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由於粉煤灰的水化速度遠遠小於水泥熟料,有效的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熱,適用於大體積混凝土,同時摻加粉煤灰後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低於普通混凝土,且粉煤灰摻量越高早期強度越低。礦粉和粉煤灰的雙摻不只是簡單的混合,而是有意識的使兩種混合材料取長補短,在強度上產生一定的互補作用,體現出單摻所不具備的優勢,彌補單摻粉煤灰早期強度低的缺陷。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最佳化

由表6可以看出:在選定的礦粉摻量為20%、25%、30%時,粉煤灰的摻量為20%、25%、30%、35%、40%,總摻量為50%、55%、60%。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混凝土配合比最佳化

圖5~10當礦粉摻量相同時(A1A2A3、B1B2B3、C1C2C3),粉煤灰每多取代水泥5%,相同齡期強度值都有所下降,而90d強度下降值在2。4%~2。9%。在總摻合料摻量相同時(A1B1C1、A2B2C2、A3B3C3),每當礦粉增加5%、粉煤灰減少5%,齡期強度值呈現出上升趨勢。雖然試驗批次28d強度普遍低於普通混凝土齡期強度,但由於二次水化反應的存在,28d到60d和90d混凝土強度還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且增長速度超過了普通混凝土,甚至60d或90d強度超過了普通混凝土強度,從試驗可以得出結論配合比可以滿足設計強度要求。

3結論

(1)膠砂單摻試驗說明粉煤灰與礦粉的後期強度增長週期較長,緩慢的二次水化反應有助於混凝土強度的長期增長,粉煤灰的摻量在5%~35%時強度值增加明顯,摻量15%~20%時出現強度峰值,礦粉的摻量在25%~30%時出現強度峰值。

(2)在C30混凝土中摻合料摻量在50%~60%區間、礦粉摻量為25%時,混凝土拌合物效能良好且抗壓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3)結合膠砂單摻試驗和混凝土適配,發現礦粉的加入,能與粉煤灰產生一定的互補作用,體現出單摻所不具備的優勢,彌補單摻粉煤灰早期強度的缺陷。(來源:《商品混凝土》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