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2022-05-17由 紙上談兵讀史 發表于 漁業

維摩詰居士是什麼佛

登石門最高頂詩節選(謝靈運)

心契九秋千,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終,處順故安排。

惜無同懷客,共登青雲梯。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作者簡介

佛老的大願,就是讓

眾生

清醒過來,使眾生認清事物的

本來

面目,由迷轉悟。佛教中

維摩詰

居士被稱為在家的

菩薩

。維摩詰居士鮮明的

個性

、灑脫的風度,超凡的

境界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維摩詰居士為人稱道的是其智慧的

辯才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詩人被稱為八百“清信

檀越

”之首。檀越意為施主,梵語音譯陀那缽底,也作“

檀那

”。詩人不像其他信徒,以佈施、研讀

經卷

、參拜

佛像

為主。詩人更是注重

佛教

義理的精研,尤其注重

體悟

。詩人作為在家修習的

居士

,其

佛學

修養極高。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可以看出

維摩詰

居士對他的影響。“

眾生

是道場”、“

三界

是道場”,所謂的“淨土”在現實世界。如何將現實的穢土變為淨土,這個轉變就靠內心,而發“菩提心”。 《維摩詰經》說: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詩人揭示了大乘

佛教

的要旨,其實是指

佛性

的問題。維摩詰居士在達到“

修徵

”境界的途徑上,強調方便。維摩詰居士

示疾

,本身就是一種

方便

。佛教的目的,就是在於使眾生

解脫

煩惱,成就

佛道

。至於

成佛

的途徑方式則為

方便

了。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維摩詰居士

肯定

人生,

重視

現實的精神,肯定在家

修行

,為在家修行提供了

教理

的依據。詩人過著凡人的生活,是

佛理

真正的實踐者和弘揚者。詩人在家

修行

,其智慧

辯才

,都可以發現維摩詰居士的影子。《

維摩詰經

》影響詩人的思想,人生態度及生活

情趣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作品欣賞

這是一首即景抒情而觸發的

哲理

詩。詩人將山水描寫與“

佛禪

”結合起來,令人回味。首聯兩句起到

總領

全詩的作用。詩人清晨開始

爬山

,直到傍晚時分才抵達山頂。緊接著詩人開始描寫四周的

景緻

:遠處的

山巒

依稀可見,山嶺下的彎彎曲曲的

溪流

,在庭前整齊地排列

林木

,犬牙交錯的

亂石

,這一切自然

天成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山上的岩石

疊疊

層層,樹林濃密

茂盛

,遊玩的人們至此,常常有

迷失

方向的感覺;夜景更深之際,山谷中奔流而過的

溪水

,不停的

鳥鳴

之聲,匯成一曲奇妙的

交響

樂。這一刻如此的令人心曠

神怡

,宛如身在仙境。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詩人繼續寫景,以描繪

山水

之色為主。詩人登臨頂峰之後,看到的景緻與

塵世

不同。詩人已經將萬

收歸在此心中,“

佛境

”一樣的青山難道不是放眼就可以看到嗎?詩人此刻彷彿已經

頓悟

,抒發了富有哲理的詩句。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詩人

觸景

生情,詩人進一步

體悟

出人生的哲理。詩人的體悟是:世俗之人各有

所志

,只有自身堅守

隱逸

之道不變,應該與

卉為鄰,

順應

變化,

終老

一生。這就是詩人的

生活

態度。結尾詩人希望自己的摯友能棄仕途

歸隱

,共享

登陟

之樂。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詩人堅守

隱逸

之道的原因是什麼呢?詩人出身官宦世家,其性格

孤傲

。因為詩人生活的年代,由於與

權貴

不合作,受到了對手的拘禁。詩人基於

現實

的殘酷,使他意識到只有透過

隱居

,才能躲避

迫害

,逃脫意外的

禍患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詩人真心想成為一個

隱士

,投入到自然的懷抱。詩人在與

自然

的交往欣賞中,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詩人獲得

美的

享受的同時,也感受到了

幸福

。這首詩涵蓋了佛老對於

人生

世界的觀點。從佛教

出世

的角度來看,世界是一個痛苦

煩惱

的世界。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從佛教的角度看

人生

,人生充滿著

悲觀

罪惡

。佛教要求眾生

出離

世間,要獲得人生的

解脫

,從而求得

清淨

、寂滅的

涅槃

道果。詩人顯示出一種

隨遇

而安、

任運

自如、

苦樂

在己一心的思想。可以看出,佛家的自我

解脫

等思想對詩人的影響。

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煩惱皆為佛種,一切施為無非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