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醫學專家:淋巴瘤為何會“年輕化”?

2022-04-21由 九派健康 發表于 漁業

淋巴腫大看什麼科室

20多歲查出淋巴瘤、還在讀初中就查出淋巴瘤……身邊這樣的訊息越來越多。淋巴瘤為何會“年輕化”?其實,近年來我國淋巴瘤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這主要與人口年齡結構有關。已有研究發現,淋巴瘤發病有兩個高峰,一個就是在青少年時期,另一個在60歲以上人群中。青少年發病並不算罕見,只是以前未引起重視。其次,隨著社會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口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淋巴瘤的發病率。

就診斷與治療方面,以往淋巴瘤診斷是細胞診斷時代,如今隨著診療技術提高,淋巴瘤診斷已進入分子診斷時代,可針對表達不同分子的淋巴瘤進行精準治療,治療效果也會更好。換言之,淋巴瘤確診並不意味著“被宣判死刑”,一些新型靶向藥物的出現,大大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長期生存並非奢望。

每5分鐘有1人確診淋巴瘤,發病率仍在上升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腫瘤。目前,我國淋巴瘤的發病率約為6。68/10萬,大概每5分鐘就有1人確診為淋巴瘤,且發病率仍逐年提高。

根據淋巴瘤細胞病理特徵,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較低,約佔所有淋巴瘤的8。54%,預後好,治癒率較高。大多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年總生存超過85%-95%。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約佔所有淋巴瘤的87%。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佔比最多的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資料顯示,1995-2012年診治的19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5年生存率高達52。98%,10年生存率也高達42。45%。

可見,淋巴瘤的治療是充滿希望的。一些新型靶向藥物的出現,讓淋巴瘤治療步入了一個新時代。這些治療手段的運用顯著提高了淋巴瘤診療效果,也顯著地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

錯診誤診率偏高,部分治療不及時不規範

問題是,淋巴瘤錯診、誤診率較高,確診較困難,導致了不少患者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隨著診療水平的發展與提高,我國患者總生存率達38%,但比之歐美國家的資料仍有差距。事實上,部分型別的淋巴瘤患者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但由於治療不及時或化療療程不足,導致病情易復發、進展,給患者個人、家庭乃至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資料顯示,43%的淋巴瘤患者遭遇過誤診、僅22%的患者完成了8個療程的足夠療程治療。加強淋巴瘤患者規範化診療和全程化管理,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

為什麼會錯診、誤診?這是因為淋巴瘤是一種易累及多器官、多系統的腫瘤。比如有的患者由於腸穿孔、扁桃體腫大、肺部腫塊等情況去治療,手術發現其實是淋巴瘤。所以,很多患者來到血液科就診的時候其實已經有很多器官疾病了。

多學科協作,為患者贏得長期生存

鑑於淋巴瘤診斷和治療的複雜性,為了給患者提供科學、規範的最佳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新華醫院血液內科成立血液科淋巴瘤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簡稱MDT),會請影像科、病理科、放療科等科室協作。當患者的疾病累及相應系統,比如說骨折了,就請骨科醫生;對肌酐、尿素氮較高、腎臟損壞嚴重的患者,請腎臟科醫生會診;對需要放療的患者,會請放射科……已發現,多學科協作能為惡性血液病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顯著提高診治效率。

此外,淋巴瘤兼顧腫瘤和慢性病的特徵,全程管理非常重要。全程管理包括診斷、治療、康復等多環節,更需要多學科協作,將醫、護、患三方緊密結合在一起,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精準治療,從而實現對患者整個生命週期的關注,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治癒率,最終助力患者取得長久獲益。

比如,患者入院後根據其診斷分型制定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及時處理患者可能出現的化療毒副反應等,化療結束後,關注患者是否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是否需要維持治療。像濾泡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等緩解後仍需定期用利妥昔單抗大約2-3年可以保持不復發,因此,後續定期複查、訪視、檢測之後看是否有早期復發傾向,及時進行干預治療都需要持續“關注”“盯緊”……凡此努力,只為一個目的:為患者贏得長期生存。

根據長期臨床經驗,能長期生存的患者一般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患者、腫瘤負荷較低的患者;二是治療以後能很快獲得緩解率的,比如有的淋巴瘤患者四個療程之後就完全緩解了,且緩解後堅持維持治療,定期複查、密切檢測的。這兩類的患者治療效果會更好。

當前,淋巴瘤診療中存在治療及自我管理不規範、隨訪不及時等情況,影響了整體的治療效果與患者的預後。因此,患者自己應當重視,治療之後要保持跟醫生聯絡,定期檢查隨訪,做到防患於未然。與此同時,患者資料庫的建立也是當下和今後的重要工作,推進淋巴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登記,探索應用App等新技術手段促進隨訪與患者管理,應該是發展的方向。

(來源:文匯網 作者

郝思國

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血液內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