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可降解塑膠行業現狀如何?來看一根紙吸管背後的生意經

2022-04-14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漁業

降解材料什麼意思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亞麗

可降解塑膠行業現狀如何?來看一根紙吸管背後的生意經

資料圖

“紙吸管的使用口感不好”“可降解塑膠袋不僅貴,還容易被戳破”……自2021年1月1日禁塑令落地以來,消費者關於這些替代產品的討論不絕於耳。

變化的背後是國家打出的治塑鐵拳——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汙染治理的意見》。同年9月,省發改委同省生態環境廳等九部門釋出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要分步驟、分領域限制使用相關塑膠製品,一次性塑膠吸管和一次性塑膠袋首當其衝。

站上可降解塑膠行業的風口,塑膠企業現在轉型是否跟得上?替代產品質量又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企業、商超,也採訪了相關專家。

可降解塑膠袋為啥又貴又不結實?

在位於杭州市下城區的一家大型商超,記者現場體驗了一種售價1元的可降解塑膠袋。白色的可降解塑膠袋看起來與普通塑膠袋外觀無異,但它的觸感非常柔軟、輕薄,摸起來像面巾紙一樣。

店員何婷婷告訴記者,在承重方面,這款可降解塑膠袋能裝7公斤,而原來的一次性塑膠袋大概能裝10公斤。在質量上,由於可降解材料比較薄,商品外包裝的稜角更容易把袋子戳破。“這確實讓人感覺環保袋不如塑膠袋結實。”她說。

“一些可降解塑膠產品的質量的確有待改善。”浙江理工大學特聘教授餘厚詠表示,以目前可降解塑膠行業裡認可度較高的原料聚乳酸(PLA)為例,其工藝流程中的核心技術仍待突破,生產產能主要集中在海外。他建議,企業應積極和科研機構、高校、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等合作,從技術角度滿足消費者對替代產品質量的期待。

相比普通塑膠袋兩三角的定價,1元錢的可降解塑膠袋確實價格不菲。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問題出在原料上。

“現錢買不到現貨。”最近,浙江大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明亮備受困擾,可降解塑膠原料供不應求,價格也從去年10月的每噸約1。8萬元,漲到現在的2萬多元,而普通塑膠原料成本每噸只需8000元。

對此,浙江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周密分析:“短期內可降解塑膠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供需不平衡導致了原料價格水漲船高。今年下半年,隨著可降解材料的產能提升,價格會有相應回落。”

可降解塑膠的風口已經形成

浙江是塑膠製造大省。據統計,2019年浙江省塑膠製品年產量1307。5萬噸,佔全國產量的15。98%,排名全國第二,塑膠製品上下游企業配套完備,產業具備較好的轉型基礎。

“我們一直在研究環保型吸管生產技術,這次派上了用處。”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桂蘭告訴記者,公司90%的塑膠產品出口美國。國內禁塑政策釋出以後,該公司迅速轉產可降解塑膠吸管,得益於環保吸管的拉動,公司2020年國內銷售額達7500萬元,比2019年翻了一番,預計2021年能達到2億元。

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迎接這波紅利,省內一些企業已經在擴建新專案,需要的只是時間。據瞭解,專業生產PLA的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本1萬噸的年產能如今已經增加到4萬噸。

“目前,我國的可降解塑膠產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大多數企業的年產能都在5萬噸以下,市場滲透率較低。”周密認為,在市場的刺激下,下游市場將進一步開啟,產能也會隨之提升,進而形成一個千億級市場。

更重要的是,對於大多數塑膠廠家來說,這個商機看得見摸得著。因為,從傳統塑膠產品轉到生產可降解塑膠產品,技術上並非難事。

“這個過程就像是換種面料做衣服,透過工藝改進就能實現。”浙江俊發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孔俊偉介紹,去年5月起他們就開始轉型,花了300多萬元進行裝置改造,解決了可降解塑膠吸管的生產和包裝設計問題。

隨著普通塑膠產品在不同應用場景的退場,可降解塑膠產品會更活躍。金華市華都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何貴對這一市場很看好,禁塑政策出來之前,該公司的可降解塑膠產品產量只佔10%,且主要出口歐美,如今這一數字已提高到25%,國內訂單大增。

呼籲:監管、標準、降本要跟上

可降解塑膠市場想象空間很大,但能否變成現實,很大程度取決於執行力度。

對塑膠製品說“不”,在我國並非首次。2008年堪稱最嚴厲的“限塑令”,由於監管不力、缺乏替代品等原因,最終日漸式微。有了前車之鑑,儘管這次禁塑政策力度更大,一些商家依然持觀望態度。

孔俊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一根吸管的成本為3分錢,現在增加到0。1元。一家餐飲門店按照每天500根吸管的用量來算,成本就要多出35元;對於一些連鎖餐飲店來說,一個月的成本就要至少多出上萬元甚至更多。

“鑑於成本壓力,以及監管沒有跟上,繼續訂購普通塑膠吸管的商家大有人在。”孔俊偉在跟客戶溝通中發現,大家對選用更環保的產品本身並不排斥,但需要看到政策長久推行的決心。

可降解塑膠產品的標準同樣引發關注。細看檔案,記者發現,雖然國家和浙江省出臺的相關檔案都明確了禁止生產、銷售的塑膠製品以及禁止、限制使用的塑膠製品範圍,但標準的“可降解塑膠產品”到底長啥樣,目前尚無統一規定。

“可降解塑膠產品,從字面意思理解,一種是可完全降解的,即全生物降解塑膠產品,在180天內便可全部生物降解。一種是隻能部分降解的,廢棄後依然會對環境造成汙染。”餘厚詠表示,標準不明晰,這讓不少商家打起了“擦邊球”。

事實也是如此,較高成本的全生物降解塑膠產品,讓不少企業卻步,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後者。據瞭解,針對這一問題,省裡相關部門已經著手推動制定不可降解替代品標準,進一步鞏固禁塑的決心。

“禁塑的本意是減少對塑膠產品的使用。”在周密看來,儘管可降解塑膠產品是不錯的塑膠替代品,但長遠來看,還是應鼓勵公眾增強環保意識,養成綠色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