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2022-04-07由 觀點 發表于 漁業

貝殼在冬天應該怎麼存放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半年前,成立僅兩年半的貝殼找房在大洋彼岸敲響鐘聲。

看著臺下的一眾投資人和媒體,貝殼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極為低調:

“我一直不覺得貝殼模式完全跑通了,我們可能完成了‘從0到1’,算是活下來了。”

貝殼

活下來了,有的人卻倒下了。

貝殼在招股書中寫道,截至當年6月30日,貝殼找房平臺共入駐265個房地產經紀品牌,約4。2萬家門店,約45。6萬經紀人。

在貝殼平臺下,這些入駐品牌和貝殼自己的鏈家共用一套規則、一個系統,與鏈家同臺競爭,且共同切分收益。

貝殼的做法遭到了業內的詬病:

既做裁判員

又做運動員

這讓上市後的貝殼極為被動。這不,一個漩渦還沒爬出,轉眼又陷入另一個漩渦。

1

“兩頭吃”

2020年4月23日,左暉給大家算了兩筆賬。

1、整個房產中介行業,每年店均GMV(成交總額)約2000萬元、人均GMV約350萬元、平均收入僅5萬元,從業時間只有7個月。而貝殼平臺店均GMV為7706萬元,人均GMV為790萬元,從業時間約為12個月。

2、在這些門店中,達到溫飽線(年均GMV達到5000萬元)的,貝殼只有25%。而達到中產線(年均GMV達到1億元)的,只有12%。

根據這些資料,左暉做出了一個決定:

向低收入宣戰

這也是當天貝殼新居住大會上左暉演講的主題。左暉的意思很明顯:

我們中介的收入太低了。

為了給手底下的兄弟們漲工資,左暉那天提出的目標是:

2020年貝殼達到中產線門店達到1/4,約為1萬家,達到溫飽線的門店達到1/2,約為2萬家,同時2025年90%的門店要躍過溫飽線。

海口已經誇下,但左暉沒說錢從哪來。高收入必然來自高業績,是搶佔更多同行的生意?還是提高中介費?又或者是剝削開發商,讓他們提供更高的新房佣金?

事實再一次證明,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

這些天,在重慶一論壇傳出了一則訊息:

重慶貝殼漲價了,服務費用調整為賣方1%,買方2%(之前是賣方0%,買方2%)。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這不是貝殼第一次漲中介費。2020年12月底,鄭州貝殼系所有門店宣佈:2021年1月起將上調鄭州地區中介收費標準至3%。

更早的時候,貝殼已在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多個城市實行3%的中介服務費。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也就是說,一套200萬元成交的二手房,此前的中介費只要4萬,調整後變成了6萬。

左暉

這不是在向

低收入宣戰

,更像是在向買房者宣戰,畢竟羊毛始終是出在羊身上。

但在左暉看來,他們才是最委屈的那個。在2019年1月的一次採訪中,還是鏈家董事長的左暉就曾為中介行業叫屈:

中國的中介費普遍費率大概在2.5%左右,在全世界看來,也不算高。美國是6%,日本是6%,(中國)臺灣是5%,南非是8%,(中國)香港雖然是2%,但是還有1%的預支費用。

左暉的言論得到了一片噓聲。群眾們的不滿也可以理解,不是說中介不可以漲價,而是

漲價後的服務提升體現在了哪裡呢?

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本質上,鏈家獨家模式是雙邊代理,意味著中介不代表買賣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也不為任何一方創造價值,唯一目標就是撮合交易,賺取佣金。

感受不到差別的服務,憑什麼比別人更貴呢?2017年的某個論壇上,一位清華大學教授更是對鏈家網CEO彭永東當面指責:

“你們的模式就是兩頭騙,騙完房東騙購房者。”

在想盡辦法“向低收入宣戰”之前,左暉或許更應該想清楚這個問題。

2

四面埋伏,儲糧過冬

“向低收入宣戰”是長期口號。

對貝殼來說,在當下的節點漲中介費,有比

“向低收入宣戰”

更緊迫的事。

自誕生之日起,貝殼的角色一直是“行業革命者”,也就是“行業公敵”。

2018年4月,在鏈家網的基礎上,鏈家推出了“網際網路+”房產服務平臺貝殼找房。在對外的話語裡,貝殼找房以真房源為核心,透過自己建立的ACN經紀人協作網路,實現不同房產經紀公司之間跨店、跨品牌成交。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貝殼的誕生打破了原有的“58接管線上,眾玩家瓜分線下”的中介格局,並引起了行業的群體憤怒。

早在2018年6月12日,58同城與安居客牽頭,請了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世紀不動產、麥田房產等10家地產服務業山頭,搞了一次房地產界武林大會,名曰“真房源誓約大會”。劍鋒所指,正是貝殼與鏈家。

除了姚勁波組織的各路豪傑開大會,2019年以來,金華、紹興、南昌等多地也出現了房產中介抵制貝殼的“反殼聯盟”。

一個經典的例子發生在2019年9月,金華上百家房地產中介機構代表簽署了《反殼聯盟條約》,口號喊得震天響:反對壟斷,抵制不良競爭。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如果說同行的抵制貝殼尚有周旋的餘地,那麼,來自巨頭的降維打擊卻著實令貝殼心慌。

就在貝殼深陷糾纏之際,阿里突然以8。281億港元認購易居1。18億股,宣佈共建網上房地產營銷與交易平臺,打算投入50億成立由阿里控股的合資公司。

此後,阿里和易居聯合推出的“天貓好房”平臺,甚至喊出了“至少在未來的3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的口號。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不僅阿里,京東也開始對賣房這塊蛋糕蠢蠢欲動,第一次出手就和中駿地產合作上線了1000套房源。

除此之外,百度、位元組跳動、小米等網際網路大廠也已經強勢進入房產中介行業。

掀了桌子的貝殼,正面臨著前狼後虎、四面埋伏的尷尬處境。

更重要的是,當下的地產行業,依然籠罩著陰雲。

從“五道紅線”,再到今年全國各地密集出臺、累計高達60餘次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高層房住不炒的決心依然堅定。

在這樣的背景下,貝殼的成交將明顯受到衝擊。今年1月,鏈家、貝殼等平臺的北京區域,已經不再顯示每天交易量及每個小區歷史成交價格。

在東莞,據當地房產自媒體報道,2月8日深圳住建局連發三文,出臺二手房成交指導價後,貝殼和鏈家APP上的深圳二手房價格一欄,全面顯示為“暫無資料”,房源暫時全面下架。

同行的虎視眈眈、巨頭們的大軍壓境、宏觀政策的陰雲籠罩,都讓貝殼不得不心驚。

冬天來了,貝殼要儲備現金,存糧過冬。

沒有意外的話,貝殼中介費漲價的故事,還將在全國繼續上演。

3

燒錢奔跑

如果單從手上的現金來論,貝殼似乎並不缺錢。

貝殼2020年Q3財報顯示,其現金儲備高達592億元,堪稱糧草充足。但我們不能忽略一點,左暉的房產中介帝國一直都是重資產模式,員工超過42萬人。

儘管貝殼全年的交易額超過2萬億,在國內已經是僅次於阿里的第二大商業平臺。但它的利潤卻少得可憐。

貝殼財報顯示,貝殼上市後的第一個季度2020年Q3季度,雖然淨營收為人民幣205。5億元,同比增長了70。9%,但其歸母淨利潤僅為7470萬,相比2019年Q3季度的歸母淨利潤3。814億,同比下降了80%,而在2020年Q1季度,其歸母淨利潤更是虧損了12。29億。

上市之前,貝殼更是連連虧損。貝殼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別為255億、286億、460億,同時淨虧損分別為為5。38億元、4。28億元、21。8億元,合計超過31億元。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缺錢的貝殼,就連登陸資本市場都顯得極為匆忙和無奈。因為早在2016年4月,左暉旗下的鏈家為了完成B輪融資,和投資人簽訂了一份“對賭”協議,賭的是公司能不能在B輪融資完成後的5年內上市,如果不能,鏈家就必須按8%的單利率進行回購。在VIE結構拆分重組下,鏈家早已被貝殼找房納入麾下。

貝殼的窘境,同樣體現在股價上。

2020年8月,貝殼找房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隨後行情一路看好,貝殼的市值最高衝破850億美元大關,摺合人民幣超過了5500億元。

但最近,貝殼卻一路下跌,股價從79美元跌到47美元,市值距最高點蒸發了200多億美元,排在一眾明星中概股前列。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即便如此暴跌,貝殼的市值也還有554億美元,市盈率為負100多倍。正如易簡財經所說,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市盈率處於20~30倍屬於正常水平,如果市盈率為負,說明公司業績令人擔憂。

根據招股書,虧錢的重要原因是:

代理商、經紀人的佣金成本越來越高。

早在2018年,這一部分的成本就達到218億元,2019年更是劇增至347億元,佔了大半營收。

燒錢奔跑,在這一點上,貝殼確實很網際網路。

4

尾聲

貝殼上市後,有人感慨:

中介行業上半場

已經結束了

這話有一定道理。截至2020年9月底,貝殼平臺的門店數量超過4。4萬家,無論是員工數量還是市場佔有率,貝殼確實走在了前面。

但這是個持久戰,

上半場跑馬圈地講究速度和策略;但漫長的下半場,還得看價值,看口碑,看人心。

這兩年,下游對貝殼有怨氣,漲價的中介費是一方面,問題頻出也是一方面。陸玖財經就曾做過梳理:

2020年7月7日,消費者“忠肝義膽範廚師”就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貝殼旗下的德佑利用貝殼品牌招攬業務,在沒有進行調查客戶是否具備貸款資質的情況下,提前收取中介費用。

2021年2月份,蘭州市民陳先生實名舉報貝殼找房平臺套路賣家違約,從而付出雙倍違約責任的事實。

在21聚投訴上,多名使用者還投訴了貝殼找房惡意洩露個人資訊、服務爭議等問題,截至3月2日,在黑貓投訴上,貝殼找房的投訴量多達585個。

貝殼存糧過冬:新巨頭沒有安全感

市場上甚至有聲音指責左暉:

曾經旨在改革中介行業的屠龍少年,變成了那條惡龍。

作為消費者,我們不得不擔憂:如今的貝殼一家獨大,長此以往,它會不會成為整個房地產鏈條中最賺錢,也是最惡劣的一環?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多年前我朋友老六說過的一句話:

世界上只有一種穩賺不賠的賺錢模式,那就是收保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