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resh

This website nonglinyumu.com/fisheries/74851.html is currently offline. Cloudflare's Always Online™ shows a snapshot of this web page from the Internet Archive's Wayback Machine. To check for the live version, click Refresh.

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老牛有靈性,刨出國寶立大功

2021-06-18由 方圓視界看歷史 發表于 漁業

比賽可靈給牛用量是多少

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安徽六安縣的文管員下鄉去搞文物普查,當他走到青山鄉的時候遇見了一個趕著一群牛的放牛娃。文管員掃了一眼牛群,一頭牛脖子上掛著的一個銅錢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徵得放牛娃的同意後,文管員摘下了牛脖子上的銅錢仔細觀看,發現這枚銅錢竟然是一枚金幣,這枚金幣後來

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

,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國寶。

那麼,這樣一枚金幣為什麼會拴在一頭牛的脖子上呢?

老牛有靈性,刨出國寶立大功

1984年7月的一天,安徽省六安縣青山鄉的一個放牛娃趕著自家的牛在虎山坡上放牛。快到中午的時候,放牛娃想要把牛趕回家,但是他發現

有一頭牛怎麼趕都趕不動,那頭牛不僅不走,還用蹄子不停地刨著地下的泥土

。放牛娃很納悶,他就用趕牛的棍子去翻動那頭牛刨出來的泥土,

竟然在泥土裡發現了一枚銅錢。

因為當時銅錢在農村很常見,放牛娃也沒當回事兒,他就把那枚銅錢揣在口袋裡帶回了家。回家之後,放牛娃

找了一根繩子將那枚銅錢穿了起來,掛在刨出這枚銅錢的那頭老牛的脖子上,

他覺得這樣很好玩。

老牛有靈性,刨出國寶立大功

這一天,放牛娃還和往常一樣趕著牛群去放牛。在村口,他遇見了一個戴眼鏡的陌生中年人,那位中年人看到牛脖子上掛的那枚銅錢,感覺很稀奇。這位中年人走上前跟放牛娃說自己是

縣文管所的工作人員

,並拿出證件讓放牛娃看,他說他想要看一看牛脖子上那得枚銅錢。放牛娃將那枚銅錢從牛脖子上摘下來遞給了中年人,那位中年人在仔細看過這枚錢幣之後,欣喜地對放牛娃說:

“這是好東西呀!這是一枚北宋的金幣。”

最後,文管所的工作人員在徵得放牛娃同意之後以

80元的價格徵集了這枚金幣。

第二天,縣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老虎山,他們在放牛娃的帶領下來到了老

牛刨出金幣的那個地方

,並開始挖掘。正如考古隊工作人員所預料的一樣,這塊

地下面是一座宋代的古墓

。考古人員從這座墓裡挖出了

銅鏡、金釵、銀釵、梳子等一大批文物

,同時,考古人員還在古墓中發現了

一枚金幣以及幾十枚北宋的“政和通寶”的銅錢。

老牛有靈性,刨出國寶立大功

此次考古出土的北宋金幣與之前文管所工作人員從放牛娃手上購得的那枚金幣是一樣的,金幣直徑1。88釐米,重3。5克,金幣上鑄有

“太平通寶”

的錢文,這四個字是

宋太宗親自議題的真書

公元976年,發生了歷史上非常有名的

“杯光蛇影”

事件,宋太祖駕崩之後,其弟弟趙光義以

“金匱之盟”

名義登基,史稱

宋太宗

。宋太宗繼位之後

改元太平興國

,並大量鑄造

太平通寶

,太平通寶錢文書體有真書和隸書兩種,

大部分都是銅錢

。在大量鑄造銅幣的同時,宋太宗還鑄就造了一批

太平通寶的

金幣和銀幣

,這種金銀幣在當時

主要用於賞賜,基本上不在市面流通。

老牛有靈性,刨出國寶立大功

北宋時期,我國的鑄幣技術達到了高峰,那一時期鑄造了

大量的銅幣

,這些銅幣工藝精湛,體

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造幣技術

。宋太宗也開啟了中國御書錢文的先河,他親筆題寫了“太平通寶”錢文,這種貨幣在我國貨幣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太平通寶金幣極為罕見,

因此它也極其珍貴,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目前,

這枚“太平通寶”金幣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老牛有靈性,刨出國寶立大功

縱觀太平通寶金幣被發現的整個過程,放牛娃的那頭老牛算是為國立了一功。這頭老牛是一頭有“靈性”的牛,若不是它一味地刨土,這枚金幣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面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