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流動趨勢更明顯 集聚效應進一步加強

2022-03-16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漁業

集聚效應是什麼

5月14日,在雲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新聞釋出會上,雲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公報形式釋出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根據雲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分析,全省總人口為4720。9萬人,與2010年(雲南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下同)的4596。6萬人相比,全省人口增加124。3萬人。在全省人口持續保持增長的同時,“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我省人口流動和遷移趨勢及其規律更加明顯,人口集聚效應進一步加強。

一是全省人口進一步向“元江-哀牢山”一線的以東和以南地區流動和集聚。全省大致以“元江-哀牢山”一線為界,人口的流向和集聚呈現出明顯的東西差異和南北差異。“元江-哀牢山”一線以東的滇中地區、滇東南個開蒙地區、洱海盆地地區的地勢相對平坦,工農業較發達,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和集聚地區。“元江-哀牢山”一線以南的瑞麗市、景洪市、思茅區等地區,水熱、土地資源匹配較好,處於我國面向環印度洋、南亞、東南亞開放發展的前沿,是人口的次級流入和集聚地區。

二是人口向“十”字形區域和沿邊區域流動和集聚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在交通促進、產業發展的拉動下,我省人口呈現出進一步向以“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昆明-玉溪-紅河”形成的“十”字形區域流動和集聚的發展態勢,全省人口向滇中城市群進一步集聚。2020年“七普”資料顯示,“十”字形區域總人口為3180。0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67。36%;“七普”與“六普”相比,“十”字形區域總人口增加135。5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比重提高1。13個百分點。同時,在國家沿邊開發開放政策驅動和邊貿發展拉動的共同作用下,我省人口亦呈現出向“騰衝市-瑞麗市-景洪市”形成的沿邊區域流動和集聚的趨勢。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2010年至2020年間少有的總人口和在全省佔比實現“雙增長”的州市。“七普”與“六普”相比,德宏州總人口增加10。5萬人,在全省的佔比提高0。15個百分點;西雙版納州總人口增加16。7萬人,在全省的佔比提高0。29個百分點。

三是人口持續向昆明地區集聚,昆明在全省的人口首位度進一步提升。2020年“七普”資料顯示,昆明市常住人口為846。0萬人,與“六普”相比,昆明市常住人口增加了202。8萬人,而同時期全省新增人口為124。3萬人,昆明市的人口吸納和集聚效應進一步凸現。從佔全省總人口的比重來看,2020年昆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接近18%,與2010年人口普查相比,昆明市佔全省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93個百分點。作為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昆明市在全省的人口首位度進一步提升,其人口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

四是人口持續向經濟更為發達、公共服務更為完善的區域中心城市聚集。“七普”資料顯示,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中,除保山市隆陽區以外,其餘15個州市政府所在地人口都有較為明顯的增加。此外,2020年全省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05%,與2010年“六普”相比,城鎮人口比重提高了14。85個百分點。隨著我省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落實落地,10年來我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程序穩步推進,人口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人口持續向經濟更為發達、公共服務更為完善的區域中心城市聚集的趨勢更為顯著。普查結果亦表明,全省加快實施促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顯成效。

總體而言,從人口流向來看,全省人口持續向滇中地區、沿邊中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集聚,滇中城市群、昆明都市圈、沿邊開放型城市等人口增長迅速,集聚度進一步加大。10年間,全省人口的流向和集聚趨勢整體反映了我省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的歷史程序,反映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輻射中心建設實踐歷程,也符合人口自身發展趨勢和人口與經濟社會相互作用的客觀規律。

(作者系雲南師範大學地理學部副主任、旅遊與規劃學院院長、區域經濟與人口研究所教授 熊理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