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淺談中國明清時期陶瓷酒具的發展及其酒文化

2022-03-14由 樂觀的清泉a 發表于 漁業

銅熔點多少

一、酒具的起源及發展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時中國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如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上寫道,“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可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酒文化更是作為中國文化傳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人情社會,酒更是以其獨特的方式,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古有“煮酒論英雄”典故,今有“感情深,一口悶”,“我幹了,您隨意”的俗語。可見,酒文化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作為存放酒的酒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器物,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改變,不斷進步。從酒具的變化發展歷程,我們能感受到時代發展中,文化、經濟、政治等各個側面的演變。陶瓷作為中國獨有的發明,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建築用瓷,工藝美術品以及外銷等各個方面,其中陶瓷作為酒具使用更是一部輝煌的歷史。據考古資料表明,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的陶器碎片經碳14測定,距今為10800年-9700年,以及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巖和廣東英德縣青塘遺址發現距今10000年-7000年的陶器碎片。這些都表明我國出土的陶器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之一,而酒具的出現也是有史可循的。1983年10月,在陝西省眉縣楊家村出土了一組陶器,有5只小杯,4只高腳杯和1只糖葫蘆。這批古陶器的出土,對研究我國酒具文化有著重大的意義。經專家鑑定,這批古陶器為酒具,屬泥質紅陶,燒成溫度為900度,有5800年到6000年的歷史,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早期偏晚的遺物,屬於仰韶文化的史家型別。這一可靠的考古資料證明了我國酒具出現最晚的時間,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我國酒具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後來又在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考古發現了“濾缸”釀酒具。這一“濾缸”的發現距今有8000年以上,則進一步說明了至少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期就開始使用釀酒工具釀酒,發明了釀酒法。釀酒的產生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生活,酒具作為酒的載體也是一部輝煌的史卷貫穿於古今。酒具按時代劃分,大致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新石器時代和夏代。這一時期多流行陶酒器,也伴隨著銅,漆酒器。第二階段,商和西周時期。這一時期多流行青銅酒器,也有陶酒器,還有部分原始瓷,漆觚和象牙杯等。第三階段,東周和秦漢時期。大體上是青銅酒器,和漆酒器並重,還有少量的金銀玉瓷、玻璃、象牙酒器,陶酒器也依然存在。此時也開始出現一些娛樂酒具。第四階段,魏晉至隋唐時期,瓷酒具日漸發達,玉酒具也繁榮向前發展,金銀酒具爭奇鬥豔,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漆酒器則迅速敗落。第五階段,宋元到明清時期,這一時期瓷酒具完成了普及。宋朝經濟發展給酒具的繁榮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到了明清時期,良好的社會條件,酒具及酒文化進入了鼎盛時期。這一時期,酒具及背後的酒文化蓬勃發展。以上就是酒具的發展大致流程,今天我們來簡單談一下明清這一酒具及酒文化的鼎盛時期的發展概況。二、明清時期極具代表性的酒具

明清時期,作為我國古代陶瓷酒具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論是酒具數量還是質量都遠超前代,尤以永樂,宣德年間最盛。酒具以白釉,青花為主,景泰藍更多的是作為官方用瓷出現,異常出彩。清王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為對瓷器的喜愛及重視,中國瓷業也呈現出了繁榮的局面。後來又創新了“粉彩”,“軟彩”、“硬彩”、“古銅彩”等酒具,極大地豐富了酒具的色彩。五彩斑斕,美不勝收。明清時期根據用途可也分為盛酒器,溫酒器,飲酒器、斟酒器幾大類。酒具在用途形制上與前期並無特大變化,主要是內容與質量上有了極大的提高。如明代萬曆年間的明代磁州窯系大酒罈,這一盛酒器極具代表意義。此酒罈高66釐米,口徑17釐米,底徑22釐米,最大腹徑46釐米。侈唇,高領、深腹、平底,實測可盛水100斤。如此大容量的大型酒器,從側面反映了明朝盛酒器的發達,酒文化對人類文化生活的影響。肩部有13個支釘痕,白地黑花裝飾,肩上兩道斜紋之間有行書,“山西潞安府壺關縣程村匠人馬做造大樣酒罈,戊子年造”。每字均有線條相隔,可見製作工藝的精巧,匠人風範,也反映了此時制瓷的工藝水平較為先進。據考證,盛酒器為萬曆十六年戊子年。明朝梅瓶的發展又是此時的一個代表作,梅瓶出現較早,但到了明代,不少梅瓶已成為宮廷用瓷。明代的梅瓶更為雄健敦厚,富於男性特徵。清代梅瓶以景德鎮製造為最佳。梅瓶不僅是重要的盛酒器,而且更極具觀賞價值。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詳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勁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梅瓶的造型讓人看了極其喜愛,如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的兩件“內府”梅瓶。曲腰,蓋頂突折,蓋腹部有青花折枝花紋,整個器蓋,清新自然,紋飾稀疏得當,不得不驚歎古人陶瓷工藝的水平,用此種梅瓶盛酒絕對是美的享受。據考證,“內府款”是磁州窯生產的陶瓷,現在這兩件梅瓶為日本收藏,是國內外極具珍貴的酒具珍品。飲酒器明清兩代更是精品輩出,用精美的陶瓷飲酒器,不僅僅是為了喝酒而喝酒,更是一種完美的精神享受,讓人不得不多暢飲幾杯美酒。這個階段的飲酒器必須提一下明成化窯燒製的酒杯精品,鬥彩雞缸杯。鬥彩是指借鑑景泰藍工藝的掐絲,填料技術在精細的白瓷的素胎上,以青花勾出紋飾的輪廓或區域性,高溫燒造後再在釉上填以紅,黃、綠等材料,二次入爐燒製而成。因此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互呼應,爭奇鬥豔,所以稱為鬥彩。這個新工藝的創新,讓雞缸杯自問世以來就備受推崇,為“酒器之最”。鬥彩雞缸杯形似淺碗,敞口,平底。外壁繪紋飾四組,一組是蘭花柱石,一組芍藥柱石,柱石均用青花表現,兩組花卉分於杯的兩側,其中一組是母雞帶領三隻小雞尋找食物的場景,另一隻雄雞則在觀察周邊環境,好像在保護母雞與小雞。另一組是雄雞在長鳴,母雞啄蟲,小雞伴隨著母雞身後,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鬥彩雞缸杯作為精品飲酒器,光看外表已經美不勝收,如果再用來飲酒作樂,簡直是身心的雙重享受,不得不感慨古人高超的技藝與智慧。明代高士圖杯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杯高3。8釐米,口徑6。1釐米,足徑2。7釐米,也是不可多得的酒具精品。人物形象有伯牙攜琴訪友,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等。中國傳統名人雅士刻於酒具之上,增加了幾分秀氣與雅緻,讓人愛不釋手。清康熙年間,景德鎮燒造的五彩12月花卉杯更加凸顯了當時酒具的製作水平。這一套酒具共有12只,大小形制相同,用一年12個月的不同花卉去裝飾酒杯的外表,賦予了酒具更加獨特的意義。如四月杯繪有紅花,彩蝶代表夏季炎熱,蝴蝶飛舞的情景。一月杯,“素顏雪凝樹,清香風滿杯”,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同月份對應著不同季節,在十二月杯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12個杯子體現了春夏秋冬季節的交替,讓人不得不感嘆時光的短暫,應珍惜當下,不負韶華。明清時期斟酒器最具代表的有明醬釉描金孔雀牡丹紋執壺。它1959年出土於陝西省輝縣寺溝,高29釐米,口徑5。9釐米,足徑8。8釐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座斟酒器將金粉與水融合,再加入橡膠水鉛粉,描在瓷器上經高溫燒製成型。據考證,此執壺是景德鎮外銷瓷,可見,當時製作水平不僅能滿足國內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時還能遠銷海外,抓住外國人的審美,證明當時的酒具生產以有較高的水平。溫酒器在明清時期的發展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古代人喝酒有很大的講究。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把酒加熱更有口感,溫酒器應運而生。喝酒必備溫酒神器,明清時期溫酒器形制繁多,有溫碗,溫酒壺、溫酒罐等。清末景德鎮生產的溫酒杯異常不同,因其器小,更適合一個人慢慢獨飲。縱觀明清時期,酒具的發展遠遠超過了前代。不管是造型上還是內容上,都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僅列舉了幾類具有代表性酒具加以說明。伴隨著酒具的發展,同時背後酒文化也是值得一談的內容。三、明清時期的酒文化

酒文化盛行,促進了酒具的發展,酒具的發展又影響了酒文化。明清時期整體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相對安定,人們對於生活的消遣方式有了很高的要求,酒文化隨之也豐富多彩起來。不管是社會上流階層還是平民階層,都對慶祝節日,重大事件喝酒有著獨特的情懷。如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用酒去消遣,感嘆人生。春節是中國人重大節日,在春節這一天大多都要飲酒以慶祝新年,增加節日氛圍。中秋節,中國人團圓的節日,除了賞月,用餐之時也多以飲酒作為助興。“中秋一醉不嫌遲,莫負今宵把酒卮”,出自清代陳澧的《秋夜即事》可見中秋飲酒是在正當不過的事情。如果說節日飲酒是烘托節日氣氛,那獨自飲酒則是自我排遣,有“借酒消愁愁更愁”之說。一個人自己喝酒,多數是借酒去消除內心的憂愁。百姓中的婚喪嫁娶,更是離不開酒的影子。這些酒文化已深深的侵入人們的內心。還有客人來到,都會準備一些待客之酒,主客對飲,暢談人生。酒不僅可以款待客人,同時也是體現禮儀的一方面,酒文化與禮儀相結合,融入了傳統的中國文化。酒文化與鄉愁離別更是有著密切的聯絡。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酒不僅僅是酒,更代表了離別的友情。還有酒令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因為簡便易行,在當時十分流行,喝酒助興,人生幸事,這種酒文化被大多數人所推崇。

四、結論

明清時期是酒具發展最為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湧現了許多珍貴的酒器用具,與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很大的聯絡。同時,酒文化也是在這種環境下悄然影響著酒具的發展。陶瓷酒具作為這一時期主要的代表,也反映了我國制瓷水平,工藝技術的成長與創新。酒具及其酒文化或多或少影響著人類生活。時至今日,我們生活中依然有酒文化,依然被酒文化影響著。

參考文獻:[1]王俊,中國古代酒具[M]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127-133

2]張秉午,邢捷。天津市文物公司購進一件明代磁州窯系大酒罈[J]。文物,1982(09):94。

[3]葛麗。從漢字看中國古代酒器文化[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9(03):75-77。

[4]李家治,中國科學技術史[M]科學出版社,1998:1-3[5]武才娃。馮友蘭《西南聯大紀念碑文》的當今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30(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