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2022-02-22由 理工男讀歷史 發表于 漁業

朝天冠能治什麼病

【唐順宗的第一次大朝會】

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二月初三,長安,唐順宗繼位之後的第一次大朝會。

自從7天前太子繼位,朝臣們已經先後三次請新皇帝臨朝聽政了,但從內宮傳出來的答覆都是陛下憂思過度,暫不聽政,這已經遠遠超過正常所需的三天。

鄭珣瑜、高郢、杜佑幾位宰相在政事堂反覆商議,“國不可一日無主,我等應繼續力勸陛下除服聽政!”

朝臣們這幾天一直沒能見到這位唐王朝新的一國之主,宰相上書要透過內侍李忠言轉交給皇帝,皇帝的回覆也由李忠言轉告大臣,包括7天前繼位大典也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

據說只有王叔文曾經進入內宮見過皇帝,之後才有了這次大朝會。

站在群臣當中的杜佑,回想起這7天的變化,又看到被朝天冠基本上遮蔽了面容的皇帝,站出跪拜說:“

陛下居憂過禮,群臣懼焉,願一睹聖顏。

”我們很擔心你,露臉讓我們看看。

聞聽此言,所有朝臣的目光都投向了御座上的皇帝。

站在皇帝身旁的李忠言示意,兩個小宦官上前把皇帝的朝天冠稍稍抬高,露出了一臉病容的皇帝。

群臣齊齊拜下,杜佑代表群臣說:“

陛下至性殊常,哀毀之甚,臣等不勝惶灼。伏望為宗廟社稷割哀強食。

”多吃些東西吧,你看看你都虛弱成什麼樣子了。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王叔文的謀劃】

朝會過後,王叔文鬆了一口氣。

只有藉助皇帝,自己才能一展胸中抱負。而皇帝如果不經常露面,朝臣們不配合,自己的措施也無法推行。過了今天,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但皇帝的病情確實難辦,自己要和時間賽跑,皇帝徹底垮掉之前,有太多事情要做了。

宰相班子裡要有自己的人,自己和王伾的官位太低,劉禹錫和柳宗元更只是低階御史,都沒法放到宰相位置,幸好翰林學士韋執宜已經成了自己人,可以提升到宰相,自己和王伾升任翰林學士負責詔書起草。

杜佑要爭取過來,至少不能成為自己的障礙。好在此人不是爭權奪勢之人,給他加一個鹽鐵轉運使的要職,自己再兼任鹽鐵轉運副使,讓與杜佑有淵源的劉禹錫協助,這樣就可以控制國家財政大權。

軍隊方面最為重要,準備用老將範希朝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韓泰任神策軍主將和行軍司馬,把軍隊從宦官手中奪過來。

有幾個人要拿下,尤其是御史中丞武元衡,此人對御史臺中任職的自己幾位同志從來都沒有過好臉色。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杜佑的《通典》遠比他本人有名)

【會叫的狗不咬人】

宦官俱文珍一直在冷眼旁觀。

自從唐德宗病亡,自己等人準備改立舒王李宜的打算失敗之後,近兩個月的時間裡,俱文珍就一直在觀察。

王叔文的一系列舉動,明顯是對唐王朝現有體制的一種顛覆,俱文珍不喜歡這種變化。

王叔文唯一依仗就是皇帝,而病重的皇帝,日常只有李忠言和一位牛詔容才能見到,俱文珍曾經為此與李忠言多次爭論,但都未能取得效果。

朝中的情況很是詭異,皇帝在偶爾才有的朝會上一言不發,大臣們的上書都是透過李忠言轉達。而皇帝釋出的各種命令都來自王叔文,王叔文有什麼想法就告訴王伾,王伾告訴李忠言,李忠言告訴牛詔容,這就相當於稟告皇帝了。之後皇帝的“決策”由韋執宜牽頭執行,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在外具體操作。

王叔文一黨太猖狂了,聞聽各人府邸前都是車馬不斷,甚至為了見這幾個人,有些人就在周邊酒壚、餅肆整晚守候,一晚的過夜費用就要一千錢。

只能採取特殊手段了——冊立太子,俱文珍下定了決心。有太子在,皇帝病重期間太子監國名正言順,王叔文等人就不能借皇帝名義任意行事了。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唐朝太監俑)

【太子冊立】

三月下旬的一天,趁李忠言去內侍省離開皇帝寢宮,俱文珍等人不顧牛昭容阻攔,與幾位翰林學士一起闖入了皇帝的寢宮。

俱文珍是宮中高階內侍,可以面見皇帝,之前俱文珍只是不想和李忠言撕破臉而已。

病榻上的唐順宗似乎對這些事情毫無察覺,只有微睜的眼睛和起伏的胸膛證明他還活著。

翰林學士鄭絪並未多說,只是拿出了一張寫著“

立嫡以長

”的紙,展示在唐順宗面前。

之前俱文珍等人掩蓋唐德宗死訊、要改立舒王,鄭絪也在場,並對宦官們的想法表示了堅決反對,唐順宗因此才得以繼位。

現在鄭絪又成了俱文珍等人立太子的支持者,在此人心中,只有唐王朝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在眾人注視下,唐順宗似乎是看清了紙上的文字,微微點了點頭。

所有人拜倒,只有牛詔容和剛剛趕到的李忠言面色慘白,李忠言是王叔文一黨自然知道利害,而牛詔容是有兒子的。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王叔文的臉色也變得慘白,宮中必定發生了大變。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不知為何,王叔文心中浮現了諸葛武侯祠前的這兩句詩,並不禁吟誦出來。

時間越來越緊迫,一些事情要提前,一是要儘快與韋執宜商量對策,另外掌握軍權的事情也要開始辦了。

王叔文這位以棋侍詔的國手,越來越覺得無子可走了。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韋執宜的煩惱】

王叔文快馬來到了皇城,不顧中午宰相們已經開始用餐就闖了進去。韋執宜並不想輕易暴露自己與王叔文等人的關係,但王叔文既然已經來了,只得安排一處與王叔文商談,其他杜佑、鄭珣瑜、高郢幾位宰相也放下筷子等韋執宜回來。

可是好久也不見韋執宜回來,安排去打探的小吏回來稟報,說王學士已經讓人上飯了,正在和韋相邊吃邊談。

杜佑、高郢二人二話不說,拿起筷子就開始吃飯。

鄭珣瑜怒火中燒,嘆息道:“拿我等當擺設麼!這個宰相我當不下去了!”安排人備馬回府,從此託病不出。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長安大明宮)

韋執宜也很煩惱,自己是進士出身,二十多歲就進了翰林,但唐德宗時期一直未能上到高位,只得藉助王叔文搭上了太子的線,才得以在唐順宗即位後當上了宰相。

但王叔文的很多做法不但朝臣們不滿意,自己也有不同意見。為了撇清與王叔文的關係,自己還要經常發表不同意見,事後還要私下和王叔文取得諒解。時間久了,關係就開始不如以前了。

尤其是有兩個人,王叔文想讓自己給二人定罪,還要最嚴厲處置,這有些過分了,於是沒按王叔文的想法辦理。

其中一人是來自蜀中的劉闢,奉鎮守蜀中的韋皋之命拜訪王叔文,要求全面負責劍南東川、西川及山南西道,以換取韋皋對王叔文的支援。

王叔文大怒,自己正在努力削平藩鎮和宦官兩大禍患,豈能做此苟且之事。不但拒絕了劉闢的請求,還要求韋執宜給劉闢治罪。

韋執宜認為王叔文的想法不可,如果僅憑王叔文一人口訴,就給領軍邊將治罪,這簡直是兒戲。而且劉闢的意思是不是韋皋的意思還不確定,不能輕易下結論。

另一個人是個小官,大庭廣眾之下公開批評王叔文,弄得京城沸沸揚揚。王叔文為了殺一儆百,要求韋執宜請皇帝詔命將此人斬首,被韋執宜拒絕。王叔文又要求在大理寺審訊時杖斃此人,又被韋執宜拒絕。

王叔文失去了對自己情緒的控制,當眾說韋執宜忘恩負義,雙方徹底決裂。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長安大明宮)

【王叔文最後的手段】

王叔文的一切謀劃都沒取得預想效果,尤其是立太子一事,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左右。

四月六日,唐順宗的長子、廣陵王李純被冊封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憲宗。這離唐順宗繼位不過短短兩個月。

王叔文知道自己還有機會,過去兩個月,不但提拔了大量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中低階官員,還發布了一系列詔書,雖然還沒取得決定性效果,但一些短平快的措施還是得到了長安百姓的支援。

太子冊立對自己不利,但問題尚未凸顯,只要皇帝還能堅持,自己就仍然有機會。

俱文珍等人現在比較活躍,宮內外訊息傳遞稍微多了一些障礙,尤其討厭的是,這些宦官假借皇帝名義讓自己明升暗降,雖然升到了戶部侍郎,但翰林學士的位置被免去。這個位置不但可以起草皇帝的詔書,還能夠名正言順的與自己一班人在翰林院商議事情。幸好在王伾往來協調下,俱文珍也做出讓步,自己可以三五日一入翰林院。

這一切都不成問題,拿到神策軍軍權之後,這些人可以輕易拿下。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五月份被任命為左右神策京西都柵行營兵馬節度行軍司馬的韓泰,已經到了軍中一些時候了,並要求各路將領前往行營報到。

開始宦官們並沒有意識到王叔文的這一舉措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但軍中那些老兵痞可是清楚明白,尤其是知道韓泰是王叔文一黨的人。

於是,這些將領們拖延了韓泰要求他們報道的命令,並向俱文珍等人報告,這樣下去兵權可就不歸你們了!

俱文珍等人得到這個訊息後又驚又懼,轉而大怒,一旦王叔文此計成功,自己等人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於是連忙通知各路將領,不得交兵權。

而且,你做初一,我就要做十五,太子監國的事情要抓緊了。

此事重大,單憑几位翰林學士不足以推動,必須要有地方大員的支援,王叔文得罪過的韋皋就是個最佳人選。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四面楚歌】

六月十六日,檢校太尉、南康郡王、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一封《請皇太子監國表》送到了京城,同時一封寫給太子的《上太子箋》更是直呼王叔文、王伾之名,把他們稱為小人。

幾乎同時,另兩位封疆大吏荊南節度使裴均、河東節度使嚴綬的表章也到了長安,與韋皋意思相同。

六月十七日,韓泰從軍中快馬回到了長安,向王叔文報告了奪取軍權失敗的訊息。

六月十九日,王叔文以母喪辭去所有職務。

六月底,王伾多次奔走於皇宮和杜佑等人之間,試圖讓王叔文復職,未果。一天深夜,王伾在翰林院大呼:“我中風了!我中風了!”回府之後閉門不出。

七月中旬,侍奉唐順宗的李忠言和牛詔容突然消失,俱文珍等人徹底控制了皇城內宮。

七月二十八日,唐順宗下詔,由太子監國。太子感傷於皇帝病情,接受監國任務,但拒絕百官祝賀。

八月初四,唐順宗下詔,禪位於太子,史稱“永貞內禪”。

八月初五,唐順宗被搬到了興慶宮,並命太子於八月初九即皇帝位,改元永貞。進到興慶宮時,據說一直不能行動言語的太上皇表示了強烈的要行動和說話的慾望。

八月初六,王伾被貶到1460裡外的開州任司馬,王伾被貶到2748裡外的渝州任司馬。

八月初九,太子即皇帝位,也就是後來的唐憲宗。

在位半年不發一言的唐朝皇帝,卻領導了唐王朝改革的永貞革新

(唐順宗豐陵)

唐順宗,這位唐王朝歷史上當太子時間最長、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連一個整年都沒過去就失去了皇位,之後當了五個月太上皇后病亡,享年46歲。唐順宗在位的186天中,任用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人實行革新,史稱“永貞革新”。

唐憲宗把得罪了所有人的二王等十人都貶為地方司馬小官,也稱“二王八司馬”,實際上是十司馬。不久,王叔文被賜死,王伾病死,韋執宜也死在了崖州,劉禹錫、柳宗元一生未受重用。

但唐憲宗對人不對事,只是要出一口惡氣而已,永貞革新的有些措施仍然繼續,這也為之後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奠定了基礎。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