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韓信指揮的兩次戰役,質疑聲不斷,承認他優秀就那麼難嗎

2022-02-20由 清新檸夏 發表于 漁業

韓信的老家在哪裡

公元前205年,劉邦彭城戰敗鎩羽而歸,諸侯討楚聯盟就此分崩離析,趙齊兩國與項羽修和,牆頭草魏王豹歸國叛漢,形勢對漢國非常不利,從而開啟韓信北上滅國的序幕。韓信主要指揮了兩場戰役,聲東擊西滅魏國,背水一戰滅趙國,上演了精彩絕倫的戰爭指揮藝術。時至今日對於這兩場戰役,人們質疑韓信的聲音越來越多。

曹參跟韓信平起平坐,滅魏戰役怎麼能是韓信一人指揮的呢?功勞不是韓信一個人的吧。張耳跟韓信平起平坐,井陘之戰如果不是立下大功,張耳怎麼可能當上趙王,滅趙也不是韓信一人功勞。

上面是最常見的質疑聲,敢情韓信去哪都是去跟人家平起平坐的,就連戰爭指揮權活都生生地讓他們給剝奪了,事情是這樣的嗎?

韓信指揮的兩次戰役,質疑聲不斷,承認他優秀就那麼難嗎

先看打魏國。打魏國主要是兩路大軍,一路是韓信,一路是鎮守長安的曹參,他們同時接到劉邦攻打魏國的命令。攻打魏國前,韓信軍已經是大將軍了,劉邦又讓韓信擔任左丞相。而曹參呢,此時只是一個將領和代理左丞相。不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官階上,韓信都要高曹參一頭,怎麼能是平起平坐的關係呢?

魏國怎麼打呢?首先漢軍需要渡過黃河才可以,渡黃河得走臨晉關渡口,可是臨晉關的河對岸,魏豹早就在蒲坂嚴陣以待等著收割漢軍了。韓信當然不能貿然渡河,只能開動腦筋想謀略。在沒想出有效的作戰方案之前,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曹參想不出辦法,那麼只能看韓信的了,你說曹參這時候聽誰的,答案還用說嘛!

韓信將計就計備好大船,明面上裝作從臨晉關進攻魏國的態勢,以用來麻痺魏豹,暗地裡派兵從夏陽乘坐大木翁渡了河,當魏豹反應過來的時候,老家都讓韓信偷了。此計叫做聲東擊西,是韓信的計策。曹參雖然領另一路大軍,但如果沒有韓信的聲東擊西計策,請問他怎麼渡河,他至少得聽從一次韓信的指揮吧。所以曹參和韓信平起平坐,擁有指揮權的說法,都是胡說八道。

滅了魏國後,曹參又跟著韓信參加了滅趙的戰爭,史料明顯記載韓信令曹參包圍趙國別將,注意令字,說明曹參只有執行命令,沒有指揮權。

韓信指揮的兩次戰役,質疑聲不斷,承認他優秀就那麼難嗎

在看井陘之戰。先來說說兵力問題,許多人認為韓信3萬對20萬趙軍,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滅了魏國後,劉邦抽走韓信軍的精銳部隊,又給韓信補充了3萬新兵,於是才有了韓信擁有3萬新兵的說法。你想過沒有,劉邦只是抽走精銳部隊,又不是抽走韓信全部兵力,不可能讓韓信當沒有兵的光桿司令,怎麼也得留下一萬多兵的,兩下相加至少4萬多兵力。

趙國20萬也只是號稱而已,撐死有10萬兵力。說個數據,當年趙王武臣戰敗,陳餘和張耳找到趙歇當趙王的時候,史料記載趙國有5萬兵馬,後來章邯攻打趙國包圍鉅鹿,就算不戰死一個兵,能保持5萬兵力就不錯了。戲下分封后,陳餘打敗張耳重建趙國,加上南皮3個縣的兵力和代國的兵,撐死能拿出10萬。因此井陘之戰是至少4萬對10萬的戰役。

再一個問題,張耳怎麼可能跟韓信平起平坐呢?張耳連陳餘借的幾千兵都打不過,軍事能力太差了。史料記載張耳投靠漢營後,劉邦只是非常優待他,沒記載給他安排什麼職務。就算有職務,他能大過大將軍嗎?一個無軍事能力的人,怎麼跟韓信平起平坐。

韓信指揮的兩次戰役,質疑聲不斷,承認他優秀就那麼難嗎

張耳後來當上趙王,不是因為他戰功有多大,其實是劉邦聽從韓信的建議,讓張耳當趙王的。劉邦為什麼會同意讓張耳當趙王呢?因為張耳是劉邦的故交,他們有很深的交情。話說戰國末年,張耳是當時的名士,劉邦曾經做過張耳的小弟,在他家一住就是幾個月。張耳的這份恩情,劉邦當然要報答了 ,於是順水推舟讓張耳做了趙王。

其實讓張耳做趙王,劉邦心裡非常不爽。後來張耳死後,他兒子張敖接班做了趙王,劉邦開始挑張敖的刺了,結果引發貫高廁所刺劉邦事件,索性撤銷了張氏趙國。其實一開始讓張耳做趙王,只是劉邦的權宜之計而已。

這兩場戰役都是韓信親自指揮的,怎麼會有人跟他平起平坐呢?韓信的軍事謀略和指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至於功勞嘛,一將成名萬骨枯,戰場上活下來的將士們即使不出名,但功勞還是人人有份的,只是功勞有大有小而已,韓信必須是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