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山海經》:一本古老的吃貨筆記

2022-02-18由 桃樹筆記 發表于 漁業

橫公魚是什麼

《山海經》:一本古老的吃貨筆記

【寫在前面】

本文對中國本土妖怪文化的考據本著不盲目照搬的原則,致力於建立建成中國特色妖怪文學體系,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本文一定不會採取百物語的怪談形式,望周知。

山海經

陳成

文化

免費閱讀

01山珍與海味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山海經》本質上是一本地理教材,條目也是依照地形和環境因素來進性科學劃分的,現行版本將其劃分為山經、海經和大荒經三部分(即是根據地理因素劃分),之下再根據方位進性細化;其具體內容也並不侷限於志怪文化,而是網路了幾乎整片華夏土地上瑰麗的風土人情和神話傳說。也就是說,儘管我們在品鑑《山海經》中的妖怪文化,但一定不能將《山海經》等同於妖怪文化。如此膚淺地“一言以蔽之”,往小裡說是對《山海經》價值的一種輕視和誤讀,而往大里說——作者很可能會因為本次一時興起的考據被整個學術圈所拋棄。

不過對於有的人來說,《山海經》代表著另一種價值,這是個人生命存在的本原,更是全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終極追求,這個追求就是:

吃!

——儘管靠“吃”並不能阻止外來物種入侵,但四捨五入那也叫為生態平衡做出貢獻。在吃貨的眼中,《山海經》大概只有三個解讀維度:

1、哪裡有吃

2、能不能吃

3、好不好吃

吃貨一般都裝有高階的食物雷達,上到招牌的百年老字號、下到深巷的大排檔小餐館,下了飛機直奔美食而去,從日出吃到下一個日出。

順帶多說一句,請在晚上七八點後去廣西嗦螺螄粉。

山珍海味不是白白命題,其實每一個條目中都有其特定的指向性,相比較《海外經》對未知世界一本正經的猜測,《山經》在闡述海內山川地理的基礎上更傾向於對奇珍異獸的描繪和評價,評價就是闡述利弊,利弊就是——能不能吃。(當然也有吉凶預兆如兵事饑荒等,暫且按下不提。

能吃是基礎維度,根本的判定原則就是這東西吃了有無壞處,有壞處的,那一定是不能吃;有好處的,那一定要快吃多吃,還要記載下來發動親朋好友一起吃;而至於不好不壞乏善可陳的,就要引入第二個進階維度:好吃你就多吃點。

一旦我們接受了這個維度,再去看《山經》的內容,基本畫風就是這樣:

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南山經》

在這裡,“柢山”是南山第一列山系的第五座山、山上沒什麼植被覆蓋、但就是這樣一座荒山,卻有很多水,水多得可以養魚,這種魚叫做“鯥”。

吃貨志首先介紹了它的習性:住在山坡上,冬天蟄伏夏天就會滿血復活。接著十分嚴肅地說明它的形狀:整體外形像牛一樣,有蛇的尾巴,翅膀長在肋骨下面,連叫聲都很像犁牛。就在這時,話鋒一轉——

闡述了基礎維度:“食之無腫疾”。

——而且可以治病。

在讀《山海經》的時候,作者始終牢記馬恩導師的教誨,堅信馬克思主義和民俗文化並無階級矛盾:實踐出真知,要想知道一條魚(或一隻獸)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最好的方法就是吃吃看。

《山海經》:一本古老的吃貨筆記

山海經珍藏版

檢視

02山海私房菜:烏梅燉橫公魚

作者對這道菜心儀已久,首先說主料橫公魚。

橫公魚是一種十分有個性的魚類,《山海經》中是這樣說的: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去邪病。

這首先是說,橫公魚是一種長在冰水中的魚,很像大的紅鯉魚。這種魚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白天是住在水裡的魚,而到了晚上它就可以化為人形上岸玩耍。

這種設定很像《格林童話》裡披著驢皮的受難王子,但是比起高貴的身份,吃貨志明顯更加關心王子作為魚時候的狀態:防禦點是點滿的——煮不爛、刺不死。

為了成功把它吃到嘴裡——大概可以想見我們的祖先一定經歷過孜孜不倦的嘗試,中華民族驚人的毅力和創造力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迸發出來的,嘗試的過程暫且不提,總而言之人們終於發現:當用兩顆烏梅作為佐料烹飪橫公魚的時候,橫公魚終於被煮爛了,而且它的肉有一種特殊功效,就是可以祛邪病,對人的身體也有益處。

希望這種嘗試多多益善。

當然啦,《山海經》中可以吃的東西有很多,不限於魚類,山海山海,陸地上還有很多飛禽走獸: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是多文鰩魚,狀如鯉裡,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攘。《西山經》又東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南山經》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西山經》

《山海經》:一本古老的吃貨筆記

03吃與被吃

另外一種跟吃有關的怪獸,就是吃人,人類從來不是食物鏈的頂端,尤其在《山海經》裡。

《山海經》在給我們介紹了吃什麼的知識之後,還很負責任地教會了我們如何規避被吃掉的風險,反正吃與被吃,辯證統一,《山海經》早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智慧地指出了這一點,適者生存,吃到嘴裡才是王道。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看這句,我們都很熟悉的青丘九尾狐(在南山境內),“不蠱”的意思是不受邪氣侵害,就是說吃了好似帶上了一勞永逸的防毒面具,但它不但是一種可以吃的靈獸,同時又會吃人,所以在選擇食材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能因一時囗舌之快而貿然招惹不能惹的東西——這麼一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吃貨,付出的代價還是蠻慘重的。

04吃貨的極致:饕餮

關於饕餮有一種說法,說是饕餮是“龍生九子”中的一個(但這種說法的形成已經非常非常晚

了),排行第五或第七。筆者之前看《靈魂擺渡》,裡面的那隻饕餮就異常可愛,自稱“五公

子”,天上地下吃了幾千年,烹飪手藝直逼米其林五星主廚,關鍵是家世背景赫赫有名,除了幾句口頭上的威脅警告之外,一般還真沒人敢動他。不過這部劇裡關於饕餮的設定,除了吃貨的境界值得讚揚之外,其他有關背景的考據卻是不敢苟同的。

《山海經》是這樣說饕餮的:

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日孢鴣,是食人。《北山經》

這裡的“孢鴣”,從屬性上判斷,大概就是指饕餮。

據說饕餮的貪吃已經達到了一種無人之境,它每天都一直不停的吃呀吃呀,最終有一天居然一不留神把自己的身體也吃掉了。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世界上唯一嘗過饕餮的味道的只有它自己了,可惜作為一個頂級吃貨。他沒有辦法告訴人們它自己究竟是什麼味道了。

這樣的饕餮看上去也是有一些可愛的,尤其是把它單純地看成一個憨態可掬的吃貨的時候。蘇東坡就曾寫過一篇《老饕賦》說:“蓋聚物之天美,以養吾之老饕。”這就是單純突出它貪吃的形象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饕餮是作為中國“食文化”的圖騰應用在食皿和酒爵上,後來由於它貪吃的惡性多被用來比喻貪婪暴戾和黑暗的社會現實。《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鴛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這裡的雲氏之子的對百姓橫徵暴斂的惡行就好像饕餮貪吃的本性一樣,所以人們就把他稱為饕餮。

但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正史和神話確實有內在的關聯,某種程度上可以互為參考,但這裡作者建議將其清晰地劃分為兩個體系來看待,即一定要明確區分“人”和“神”的區別,在正史中我們短暫地將饕餮作為人來考量,但作為一隻獸它也成功位列中國四大凶獸之一,和渾敦、窮奇、禱機並列,一直沿用至今。

在本篇的最後,友情提醒諸位,家中可常備《山海經》作為美食圖鑑,但還是不要隨隨便便找奇怪的東西來吃,畢竟今夕不同往日,汙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原文出自《山海經》,中華書局版。

《山海經》:一本古老的吃貨筆記

以上為樹洞筆跡原創內容,歡迎關注,獲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