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千萬別錯把血管瘤當胎記,為了孩子,關於血管瘤你必須瞭解的知識

2022-02-04由 血管瘤博士申剛 發表于 漁業

蛇盤瘡最怕什麼

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身上會長一些紅色的斑塊,面積可能不大,顏色是血紅色,大部分寶媽會誤以為是胎記,其實這些往往是患上了血管瘤……那麼什麼是血管瘤呢?

血管瘤是什麼?

千萬別錯把血管瘤當胎記,為了孩子,關於血管瘤你必須瞭解的知識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間成血管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面板和軟組織內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兒童期出現。

血管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發生於頭頸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軀幹(25%)和四肢(15%)。在新生兒中的患病率為2%~3%,1歲以下兒童中患病率約為10%,而在早產兒或低體重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22%~30%,男女發病比例為1∶(3~4),多發於頭、面、頸部。

血管瘤有哪些型別?

根據國際脈管性疾病研究學會(ISSVA)對血管瘤的分類,可分為:嬰兒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叢狀血管瘤、梭形細胞血管瘤、上皮樣血管瘤、化膿性血管瘤、其他罕見血管瘤及血管瘤相關病變。

嬰幼兒血管瘤:

是指由胚胎期間的血管組織增生而形成的,以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為特點,發生在面板和軟組織的良性腫瘤。

先天性血管瘤:

是一種起自於產前宮內胎兒期至出生時完全形成的良性血管瘤,可分為三種亞型: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部分消退型。

叢狀血管瘤:

多發於頭皮,瘤體外觀常見蚯蚓狀蜿蜒迂曲的血管,有壓縮性和膨脹性,紫紅色,有搏動、震顫及血管雜音,區域性溫度稍高。腫瘤周圍有交通的小動脈,如將其壓迫,則搏動消失。血管瘤有時會突然破潰,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梭形細胞血管瘤:

一般認為是一種低分化血管肉瘤,含有卡波西肉瘤樣梭形細胞。病變通常位於面板或皮下組織,多位於四肢遠端。

血管瘤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千萬別錯把血管瘤當胎記,為了孩子,關於血管瘤你必須瞭解的知識

主要表現:

最初皮損表現為充血性、擦傷樣或毛細血管擴張性斑片。隨血管瘤發展程序不同,臨床表現不同。

增殖期:

出生後3個月為早期增殖期,瘤體迅速增殖,明顯隆起面板表面,形成草莓樣斑塊或腫瘤,少數患者可達到體表面積的80%,之後增殖變緩,6~9個月為晚期增殖期,少數增殖期會持續至1歲之後,瘤體最終在數年後逐漸消退。

穩定期:

顏色由鮮紅色轉變為暗紫色,消退前呈花斑狀。

消退期:

大約50%血管瘤患兒5歲前會消退,幾乎絕大多數在患兒10歲前消退。未經治療的瘤體消退後可殘存面板及皮下組織退行性改變,包括瘢痕、萎縮、色素減退、毛細血管擴張和面板鬆弛等

血管瘤有哪些危害呢?

千萬別錯把血管瘤當胎記,為了孩子,關於血管瘤你必須瞭解的知識

血管瘤的主要風險是破裂出血,一般位於體表和軟組織的血管瘤多無明顯的危害,但有時因血管瘤壁變薄時也會有破裂出血的危險。

影響美觀:

大部分血管瘤顏色異常,而且使面板表面凹凸不平,如果長在面部等暴露部位,會影響美觀。

引起感染:

血管瘤受到摩擦或異物刺激容易破潰出血,從而引起感染,使創面長期不癒合。

導致畸形:

軀幹和四肢由於骨骼和組織較多,血管瘤的發生會破壞周圍的組織,影響身體功能,嚴重者會造成肢體畸形。

為什麼會患血管瘤呢?

致病原因:

血管瘤病因不明,嬰幼兒多見,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有研究表明,妊娠期應用黃體酮或接受絨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壓病及嬰兒出生時低體重可能與血管瘤的形成有關。

誘發因素:

嬰幼兒發生血管瘤,基本都是先天的,母親妊娠期間受到不良刺激可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如藥物刺激;長期接觸皮革、塑膠、油漆塗料等有害物質;腹部受到碰撞、遺傳因素等。另外可能與孕期體內的雌性激素增多有關,如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等。

若患有血管瘤應該怎麼辦?

千萬別錯把血管瘤當胎記,為了孩子,關於血管瘤你必須瞭解的知識

大多數血管瘤能夠自行消退。治療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血管瘤生長的部位、有無消退跡象和有無症狀來綜合判斷。血管瘤患者若出現血小板、 血紅蛋白下降及凝血功能改變,需注意控制感染。

對於血管瘤的治療,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術切除、鐳射治療、區域性注射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治療、銅針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冷凍治療。各種治療方法都具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應症,需視血管病變的不同發展階段,血管病變的型別、大小和部位,患者年齡、健康狀況、有無併發症等來客觀辯證的選擇合適的治療法,有時需採用綜合治療方能獲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一般來說,只有一部分血管瘤可能會自行消退,有些如果不治療可能會一直伴隨著患者,對患者造成巨大傷害,而且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那可能更難治療,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有症狀,各位家長各要多多注意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