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2022-01-18由 前沿科技陣地 發表于 漁業

食用能洗去曲黃黴素嗎

悲劇!黑龍江一家庭聚餐疑似食物中毒致7人死亡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群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

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引發食物中毒。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經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技術部門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氰化物(劇毒類)、有機磷類(農藥類)、呋喃丹類(氨基甲酸酯類內吸性廣譜殺蟲劑)、安定類(催眠)、毒鼠強(鼠藥類)等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

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7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

相關部門提示: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什麼是黃麴黴素?

黃麴黴毒素主要由黃麴黴菌產生,其他麴黴菌和青黴菌也可產生少許,這些真菌主要寄生於花生、玉米、大米、小麥等穀物、油料等及其製品。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肝臟,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主要表現為腎曲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有管型形成。

高溫殺不死!常存在於以下這些食物中,一旦變質趕緊扔掉吧

也許有人認為細菌、病原體在高溫下,就能夠全部被殺死,失去活性後便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但黃麴黴毒素十分特殊,一次性攝入20mg還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對於普通高溫烹飪,黃麴黴毒素幾乎無動於衷,只有在280攝氏度下才能夠被滅活。所以,對待這種劇毒物質大家一定要當心,尤其是這幾類食物裡面都有,要避免。

●發黴的花生

黃麴黴毒素在合適的高溫、潮溼下極易滋生,尤其是已經發黴的花生,一袋子中有一顆,幾乎剩下的花生都有可能被傳染上,安全為上不要吃了。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發黴的玉米

玉米富含澱粉,也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即便放在冰箱內,有水蒸氣的影響,也會導致玉米頭出現發黴跡象,這樣的玉米也不適合再吃了。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發苦的堅果

如比較常見的花生瓜子,還有儲存時間較長的腰果、松子、核桃、開心果等等,一旦品嚐時發現有苦味後,就一定要吐出來,很可能是黃麴黴毒素。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有異味的食用油

花生油、葵花籽油等等,經常油炸後常溫儲存,食用油被氧化後,也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當碰到有異味的食用油,就不要再碰了。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小作坊的自榨油,也要小心一點,榨油的過程你並不瞭解,說不定就是用變質的花生、玉米榨的油,你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會攝入黃麴黴毒素。上面就說到了變質花生,會藏有黃麴黴毒素,榨成油也是一樣的,毒素還會存在其中。

●發黴的饅頭

發黴饅頭,剩下完好無損的地方,大家不要吃了,很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中毒。

●變質的大米

大米富含澱粉,也屬於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但發現大米變質後,當心黃麴黴毒素就不要吃了。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泡了很久的木耳

生活中對於家裡的一些老人總是習慣性的多準備一些菜,尤其是有親朋好友走訪時。就比如木耳會選擇性的多泡上一些,這一頓吃不完可以下一頓,再與其他的菜品烹飪翻炒。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要知道泡了很久的黑木耳會產生一些微生物毒素,其中就包括黃黴素。如果不小心使用了長期泡發的黑木耳,很容易引起身體不適感,而且出現的一些不是症狀,我們在一些新聞中也有所聽說。

因此建議大家在使用黑木耳時一定要吃多少泡多少,如果泡久了,千萬別捨不得直接倒掉的好。

●沒洗乾淨的筷子、砧板

對於這一點也是很多人所忽視的。其實我們日常用到的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素,但是平時在用的時候上面會有食物的殘留,如果長時間就會導致黴變產生黃麴黴素。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所以我們在選擇筷子的時候,最好是使用鐵質的,如果是木製的要做好徹底清洗,最好用熱水泡一泡,做到勤更換。

注意冰箱清潔,食物最好不要放太久

冰箱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了,特別是在夏天,食物吃不完就要放在冰箱中,否則很容易腐壞。冰箱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要愛惜它一點,要多關心一下它,定期的去清理一下。

悲劇!一家庭聚餐7人死亡!這些食物請扔掉!

若長期得不清理,就會給黃麴黴毒素機會,有些食物變質了還不知道扔,時間久了,冰箱的安全性也會讓人產生擔憂,奉勸你不要太懶,該扔的東西要趁早扔,別讓黃麴黴毒素傷害到你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