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淺談法家代表-韓非子

2022-01-16由 致青春286548924 發表于 漁業

韓飛有什麼著作

頗有爭議的人物,韓非,他是儒家的學生,而韓非子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學習儒家的思想,最後卻成為了法家的著名人物呢?其實上期我們就講了韓非子師承荀子,荀子的思想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與儒家性善論相反,認為人性本惡,所以在韓非子學習的時候,一定接受了老師的一部分思想,最後自己能提出來自己法家思想,也是很正常得了。

韓非,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韓非是法家學說之集大成者,吸收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於一身,將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提倡“法”“術”“勢”三者並舉。韓非法治思想是以君主以及君主專制為出發點和歸宿的。顯然,韓非的法治思想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對維護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統治以及實現富國強兵和大一統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歷史經驗證明,僅重視“法治”,並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因此封建統治者在尋求治國良策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對於中國古代來說,在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下,無論是法家思想還是儒家思想都無力一統天下,而禮法結合則是二者各盡其力的必由之路。這也正符合了我國古代法治發展的歷史道路。

《韓非子》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後的封建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然而韓非一生卻像孫臏龐涓一樣,李斯和韓非子也是這樣一對有著同窗之誼的冤家。兩人師承荀子,荀況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的“掌門人”,在當時的地位和名牌高校的校長差不多。當時誰都沒有想到,這樣一對師出同門的好兄弟,在未來的日子裡竟成了仇家。

史載,韓非口吃,不善言談,長於著書,使秦之時,被同學李斯等讒言所害,入獄,後服毒自殺。

法不患嚴,而患不公。法無常法,當因時而變。商鞅之法只是權益之法,亂世之法,治世之法當不能死搬硬套。亂世之法重耕戰(這個戰除了兵士也有軍事科技的成分),治世之法當重民生、科研。若能依法治國,上行下效,當可長治久安。

對於民眾,他吸收了其老師荀子的“性本貪”理論,認為民眾的本性是“惡勞而好逸”,要以法來約束民眾,施刑于民,才可“禁奸於未萌”。因此他認為施刑法恰恰是愛民的表現。(《韓非子·心度》)。容易讓人忽視的是韓非是主張減輕人民的徭役和賦稅的。他認為嚴重的徭役和賦稅只會讓臣下強大起來,不利於君王統治。

對於君主,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揚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徵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鍊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顯學》)。

萬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且人臣有大罪,人主有大失,臣主之利與相異者也

後世有很多出自韓非子一書中的耳熟能詳的成語其中《 自 相 矛 盾 》和《 守 株 待 兔 》濫竽充數 買櫝還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