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崇明島的舊民俗(三)

2022-01-10由 小島百姓 發表于 漁業

蘆頭的正規名叫什麼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風舊俗不斷變化。

崇明島初露水面於唐代,(開始位於江陰一帶),後不斷遷塌淤合,大體上,西塌東漲,不斷東移,也不斷壯大,最後在清代,在現在的位置基本穩定下來。

崇明島的最初的先民是長江上的漁民和江浙一帶的鹽民;之後,是江南一帶的農民為主體的移民,據說是從句容到常熟間的農戶,受當地富戶僱傭,前來崇明島開墾,慢慢地,定居下來。所以,崇明島上的習俗,大體上和江南吳方言區的有些類似。

筆者是70後,很小的時候生活在崇明島上的農村,對於那些崇明習俗,也不陌生。

前幾天,在島上,回鄉路上,路過園藝展覽館,看到一些展示的畫片,勾起了舊日的回憶。

(接上期)

我小時候,除了去外婆家,也很願意去兩位姑媽家裡玩,特別是大姑媽(本地土話:杜姑娘)。原因有三:一是我奶奶早就過世(在我父親十七八歲時),長女為母,她就相當於奶奶,對我關愛有加。二是大姑媽家裡有個小表哥,再加上他們前宅有幾個小哥,願意帶我一塊玩。三是大姑父擅長手藝,主要是壓廉子做蘆扉,我很願意去“幫忙”。

崇明島的舊民俗(三)

蘆扉是農村裡的實用之物,消耗也大。我的印象裡,大姑父是他們村裡最擅長做蘆扉的。他家堂屋裡,常年有大量收來的蘆杆(本地稱為:蘆頭)。第一道工序就是挑選合適粗細和長短的蘆杆(不合格的,做柴火),上壓蘆機,就是圖片左上角的那個東西。不過,我姑父家裡的壓蘆機比這個大多了。我一般就是負責搖動壓蘆機(三分鐘)。壓蘆機把蘆杆壓裂成平,再剪成等長,接下來就是編織蘆扉。多為縱橫編織,也有少量斜角編織。在農村裡,蘆扉可用於晾曬的時候做襯底,也用來做簸箕,非常實用。

崇明島的舊民俗(三)

蘆杆是個寶,除了做柴火和做蘆扉外,還用於做薕子。我記得我的大姑父二姑父都是好手。蘆柑無需壓平,只需挑出粗細一致,基本等長即可。找兩條長凳,豎起來,凳子腳上橫一根竹竿或木棍,就可以開工。準備數根細麻繩,兩頭各捆上一重物,一般為磚頭,一根間一根,在左壓右壓間,薕子就成形了。

90年前後,我剛出來工作時(一農村學校,當地薕子好像很有名,常有外地客商來收購),學校裡有不少老師,下班回到家裡,壓薕子出售來補貼家用。

薕子的使用壽命很長,我父母現在還用薕子,一般用來曬換季時要儲藏的衣物,或番薯幹之類的食品。

崇明島的舊民俗(三)

大家知道,建房先要整理地基,地基越厚實,房屋越穩固。90年代之前,我們這裡,夯實地基都是靠人力。

80年代,小姨家裡建房,村裡青壯年齊幫忙。一塊加工過的大石頭(也有看到過鐵塊或混凝土塊的),四周有眼,捆上幾條粗繩,就構成了“人力夯地機”。

使用開始時,大家漫漫地齊用力,石塊拉起,繩一鬆,石塊砸在地面,再用力拉起再砸,漫漫地,節奏越來越快,直到一個固定的節奏點。翻來覆去,地面就被夯嚴實了。有節奏的勞動號子也同步跟上。號子的作用是是的大家的用力步調一致,這樣,大家就會相對輕鬆。

現在建房,已經無需人力夯地了。有電動(或油動)的夯地機,原理實際一樣,不斷震動,把地夯實,只是無需勞動號子了!

夯實地基後,泥瓦匠出場,先是開好牆溝,然後就是砌磚立柱。牆面砌成後,就是重頭戲——-“上大梁”,本地土話“攙高頭”,。這是建房的關鍵步驟,本地習俗,大梁上要扎紅繩表示喜慶。成功之後,房主要放炮發糖,寓意眾鄉鄰同樂。

崇明島的舊民俗(三)

我小時候,外婆家裡有一架獨輪小車,腳踏車搬高,木輪,也見過考究的,木輪上裹一圈膠皮。獨輪小車是當時的主要運輸工具。聽奶奶輩的說,當年婚喪嫁娶,搬家置物,都是用獨輪小車推來推去。

崇明島的舊民俗(三)

推獨輪小車不容易,關鍵是掌握平衡。裝車時就要注意左右均等,如果一邊坐人,另一邊就得多裝貨,否則,沒有平衡的話,推工太辛苦。

後來,兩輪的手工拖車(本地土話:勞動車)普及了,獨輪小車也就慢慢淡出生活了。

往期回看:

崇明島的舊民俗(一)

崇明島的舊民俗(二)

(待續)

我是小島百姓,熱愛生活,對身邊的人、物、景,對大江南北的人、物、景,對天南海北的人、物、景都感興趣。我會把我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呈現給大家。

對我的作品感興趣的朋友,請點選 “關注”、 “收藏” 並 “轉發” 吧!我會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