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2022-01-09由 九市老酒 發表于 漁業

恆興酒廠53度賴茅酒分幾種

茅臺酒廠的前身源自1951年成立的“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1953年7月29日劃歸省工業廳領導,名為“貴州省茅臺酒廠”,1954年5月變更歸屬,改名為“地方國營茅臺酒廠”。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1953-1954年貴州茅臺酒貼標(俗稱“工農茅臺酒”)

1986年8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批准,茅臺酒廠正式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1997年,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茅臺酒是茅臺鎮悠久的釀造工藝與獨特的自然條件相結合的產物,因產地茅臺鎮而得名。100多年以來,茅臺酒以別具一格的香型和甘洌醇郁的風格蜚聲中外,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厚愛。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20世紀80年代無封膜貴州茅臺酒(1985-1990年)

茅臺鎮(村)最早的酒坊名稱,據查考,是“大和燒房”,它是從茅臺鎮楊柳灣一帶一個建於清嘉慶八年( 1803年)的化字爐上所鑄的捐款戶名單中發現的。而最早確切記載茅臺酒的史籍,是成書於清乾隆十四年( 1749年)的《黔南識略》,在該書的“遵義府仁懷縣”條中有“茅臺村,地濱河。善釀酒,土人名其酒為茅臺春”。清光緒年間,由於赤水河道得以再次疏通,茅臺鎮商業繁榮,從而帶動了酒業的恢復和發展。釀酒師們充分利用當地有利的天然條件,不斷總結提高,逐步形成自成一體的工藝,茅臺酒也於這個時期大致成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茅臺鎮生產茅臺酒比較有名的酒坊中有“成義““榮和”“恆興”3傢俬營釀酒作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 仁懷縣人民政府徵得“成義燒房”老闆華問渠同意,分別於1951年6月25日和1951年11月8日兩次立約,以人民幣田幣1。3億元將“成義燒房”全部收購,正式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簡稱“茅臺酒廠”),由仁懷縣人民政府代管。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1952年10月4日,“榮和燒房”老闆王秉乾因通匪被槍決,仁懷縣財經委員會決定將沒收的“榮和燒房”估價500萬人民幣(舊幣)劃撥給仁懷茅臺酒廠。同年,由於“恆興燒房”老闆賴永初在任銀行經理期間以轉移銀行金庫、掉換借據等手段侵吞財產,是年底,“恆興燒房” 被茅臺酒廠接管。至此,茅臺酒廠的雛形基本成形。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約20世紀40年代左右的恆興燒坊”賴茅“酒

茅臺酒的釀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歷了幾次曲折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由原料、時節氣候和技術低下等多種原因帶來的酒質不穩定、時高時低的問題,最終得以確立其獨有的質量標準體系,成為佔領市場的不敗法寶。

第一次曲折的經歷,是在1953年至1956年期間,為了降低糧耗,茅臺酒廠^縮短生產週期,致使茅臺酒品質下降,失去了昔日的風格,指責聲四起。此事引起了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的關注。後經改進,茅臺酒合格率由1956年的12。19%,上升到1957年的70。32%。是年,酒廠制定了“茅臺酒14項操作規程”和第一個茅臺酒質量標準。這兩份檔案是對茅臺酒傳統工藝的一次總結,也是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茅臺標準,對繼承和發揚茅臺酒的傳統工藝奠定了基礎。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20世紀50年代外銷茅臺酒廣告(“車輪”牌商標)

第二次是1958年的“ 大躍進”開始後,茅臺酒產量由1957年的283噸,不正常地提高到627噸,1959年又上升到820噸,1960年竟達到912噸。首日擴張導致茅臺酒成品品質再次下降,加上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酒廠連年虧損。由於得到各級領導和有關單位的支援和保護,沒有出現停產散夥的局面。第三次是1963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評酒會上,茅臺酒被評為全國名酒的第五名,這一結果震撼了茅臺酒廠。時任副廠長的李興發總結了多年的經驗,認為酒質穩定的關鍵在勾兌。為此,他前後勾兌出幾百個樣品。經反覆品嚐比較,發現窖池不同部位的酒庫所產生的酒體差異,並將之分為醬香、窖底香、醇甜香3個典型酒體,然後按適當比例調配勾兌,所得成品酒口感更為豐滿、協調。此重大發現,對茅臺酒傳統工藝的搶救、總結、探索、提高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為茅臺酒的質量標準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從這以後,茅臺酒各輪次的酒均按醬香、配甜、窖底3種酒存放、陳釀,然後經過盤勾、貯存、小型勾兌、大型勾兌、貯存、最後成品酒出廠。

1965年,輕工部在保定召開的茅臺酒試點驗定會上,肯定了“3個典型酒體是正確的”,並把這3個酒體勾兌成的酒命名為“醬香型”白酒。這一命名,揭開我國白酒香型分類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此後,各地酒廠均吸取茅臺酒廠的經驗,探索分析了各自白酒的成分,全國先後確立了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兼香等五大香型白酒。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實際60年代末70年代初”金輪“牌內銷茅臺酒

1977年,根據這3種典型體酒,茅臺酒廠重新確立了茅臺酒的實物標準。1983 年,以總工程師季克良為首的技術人員汲取1957年制定的茅臺酒標準的精華,結合多年經驗,制定出了比較科學的第二個茅臺酒質量標準(代號:黔Q11-84),獲得了貴州省優秀標準二等獎。1991至192年,酒廠對茅臺酒標準再次進行修改,重新命名了產品標準代號(53度茅臺酒: 0MI2)。經過這幾次曲折發展之後,茅臺酒的質量標準體系得以全面確立。

酒廠前世今生系列:老茅臺冷知識

部分20世紀七八十年代”葵花“牌茅臺酒

圖文來源於《中國陳年白酒收藏大典》和網路,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