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2022-01-06由 有些事情不能說 發表于 漁業

新鮮通草長什麼樣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在唐代詩人李白的筆下,楊貴妃的美貌被定格。而她渾身上下的服飾是如此華麗,將天生麗質的她襯托得超凡脫俗、宛如天仙。

這不禁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貴為皇妃,楊貴妃究竟穿著何種衣服、佩戴何種首飾呢?但因年代久遠,我們只能憑藉著史書上的記載,加上想象力來推測和拼湊,無從得知真相。

清朝皇后的日常飾物卻有跡可循,那就是一種名為“通草花”的頭飾。通草花裝點了後宮佳麗,如今它的製作技藝卻面臨失傳,唯一會做通草花的傳承人,也已經是八旬老翁。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通草花的前世今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作為愛俏的年輕姑娘,她們總是不吝於花大力氣裝扮自己,因此誕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服飾。其中,用於裝飾頭髮的髮飾,材質就五花八門:貝殼、珍珠、貴金屬、寶石等等。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姑娘都出身高貴,或者家境優越,能夠負擔得起那麼昂貴的飾物。平民女子也有自己的辦法:她們用水晶玉石代替珠寶,用鳥類羽毛代替琺琅,以實惠的價格得到類似的效果。

如此種種,催生出中華大地上多姿多彩的飾品世界:揚州有絨花,北京有景泰藍,福建有點翠和螺鈿,廣東有纏花……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許多飾品原本只是“貧民窟女孩”的愛物,但因為工藝精細和美輪美奐,也被達官貴人所青睞,變得身價倍增。其中,就包括通草花。

所謂通草,指的是一種生長在山野之間的野生小喬木,學名通脫木,屬五加科通脫木屬。通脫木是我國的本土物種,分佈廣泛,生命力頑強,無論南北東西都可生長。

從通草到通草花,需經過十幾道繁瑣複雜的工序。第一步是種植和收穫新鮮的通草。夏季通草繁茂,通草花匠人就上山採收通草,趁著它還新鮮、水分沒有散失的時候取出其內徑,並切成小段在無風處晾乾。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第二步是將晾乾了的通草芯切成薄片。這時候的通草芯特別脆弱,下刀須十分小心。切片的厚度也有講究,切不可太薄,太薄容易破損;也不可太厚,太厚也難以塑形。

隨後被切成薄片的通草芯,就可以被工匠按照自己的設想剪成合適的花瓣形狀,然後纏繞上鐵絲。這時候就進入了第四步,也就是用花瓣鐵絲繞成想要的花朵形狀,然後整形、染色……

經過能工巧匠們巧奪天工地塑造,一朵朵栩栩如生的通草花就誕生在世人面前了。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昔日皇妃的心頭好

儘管通草花取材便利、便宜大碗,但它並不因此而難登大雅之堂。正相反,中國人在佩戴通草花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

關於佩戴通草花的記載,最早見於五代十國時期的《本草拾遺》。這本正兒八經的醫書,卻在記述通草花時不經意間寫到:“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那時候通草花還僅僅是一種工藝品,就像現在的人造花束一樣,只被用於家中陳設或清供,也有人會用通草花束作為生日禮物送人。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到了北宋,隨著市民階層的出現,人們在生活之餘開始注重外在形象,而美麗易得的通草花便取代了貴重的金銀首飾,成為街頭巷尾最時尚的飾物。

明清時期,通草花繼續大行其道,無論少女還是少婦,都爭相購買這種平價又美麗的飾品。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這樣描寫兩位對坐飲酒的婦女:“上手的提著一瓶酒,下手地把著兩朵通草花。”

通草花如此受人歡迎,是因為它出眾的價效比。

這種取材於天然植物纖維的飾物,價格低廉,比起難得的貴金屬,簡直是中下層女性的福音。而它質地輕薄又堅韌,也讓脆弱的絲絹花、絨花和纏花,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更重要的是,通草花造型多樣、栩栩如生、色彩豐富,幾可亂真,能夠讓人以最少的價格,獲得最滿意的裝飾效果。

儘管流行,但明代還遠遠不是通草花的“高光時刻”。到了清代,一切就大變樣了:隨著皇室貴族和妃嬪們開始流行佩戴通草花,這“出身寒微”的飾物,一下子身價倍增。

這背後除了審美習慣的變遷,也有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明清時期,中國的貴金屬、貴寶石礦藏幾近被開掘殆盡,人們迫切需要一種和金銀嵌寶飾品一樣美麗而貴重的飾物,來顯示皇家的雍容華貴。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因此,各種金銀珠寶的替代品便悄然興起:人們用鎏金代替真金,用翡翠代替和田玉,用琺琅、點翠、琉璃等代替貴寶石,審美上傾向於繁複的人工和精巧的設計,而不再是貴重的材料和首飾的“分量”。

滿清貴族崇尚華麗、飽滿的審美風格也迥異於喜愛雅緻、精細的漢人審美,他們迫切地需要“大氣明豔”的新飾品,迎合這種審美的通草花,自然成為了皇后妃子們的寵兒,登上了“大雅之堂”。

文化遺產幾近失傳

近代時,通草花卻失去了過去在首飾江湖的地位,變得日漸式微。民國時期戰亂頻仍,人們生活朝不保夕,無暇顧及對美的追求,而能夠給予人安全感的貴金屬首飾才是當時的寵兒。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加上審美逐漸西化,摩登女性爭相追逐燙頭、化妝等西式審美,而象徵著傳統中式審美的通草花,也被一併當做“落後、過時”的象徵,被人們所忽視。

新中國成立之後,“階級鬥爭”和“促進生產”成了人們生活的主旋律,相比之下審美就成為了可有可無的事情。女性也不例外,爭相抹去性別、弱化性徵,以成為追求進步、英姿颯爽的“鐵姑娘”為美。

那個時代,穿衣打扮也變成了不合時宜的事情,輕則引人側目,重則被扣上“小資產階級習氣”的帽子,被另眼相待。通草花也就在飾品世界“退居二線”,被束之高閣,藏在家中作為裝飾。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1953年,通草花藝人錢宏才和他的弟子戴春福二人,曾用自己精湛的技藝,讓通草花這門日漸式微的藝術短暫地在新時代大放異彩:他們創作的通草菊花盆景,被用於人民大會堂的裝飾,熠熠生輝。

然而,緊接著到來的各種運動,很快就令通草花“零落成泥”:當時的人們將這種帶著舊時代烙印的藝術,當成“封建糟粕”,不僅毀掉了許多成品,還摧殘了傳承其製作技藝的藝人們。

許多人被逼無奈,從此改行,通草花陷入了後繼無人的絕境。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改革開放之後,新式的審美和時尚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即使通草花藝術不再被打壓和禁止,但眾人的目光也只願意追逐時興的飾品。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出產的各色髮夾、發繩的衝擊下,通草花漸漸銷聲匿跡。

通草花原料的考究、製作的繁瑣、使用場合的限制,也使得通草花藝術難以適應現代社會。最關鍵的一點是,通草花必須手工製作,而不支援批次化生產,在這個追求效率的工業時代寸步難行。

不過,像當初為人民大會堂製作裝飾一樣,當年的通草花技藝傳承人錢宏才、戴春福兩位老人,依舊鍥而不捨地進行創作。他們製作的各種通草花作品,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彰顯著中國傳統藝術的美。

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僅剩一位八旬老翁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如今,兩位傳人中的錢宏才老人已經去世,他的徒弟戴春福也已經年過八旬。通草花技藝岌岌可危,即將失傳。戴春福老人曾想過廣收徒弟,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時下的年輕人考慮到學習製作通草花並不“划算”,竟然無人願意登門拜師學藝。通草花的命運,也許會像早已失傳的各種傳統手藝一樣,默默地走向衰亡。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人肩上應該承擔起的責任。但願美麗的通草花藝術在新時代的東風下後繼有人,蓬勃發展,浴火重生,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