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2021-05-26由 揭西即衝擂茶粉 發表于 漁業

高眼鰈什麼屬

鷓糕

是廣東

潮汕

地區的特色糕點

美食

,以澄海蘇南鷓糕最為出名,它又白又潤,甜而不膩,是用糯米、白砂糖、豬油和芝麻等上等原料製作的。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潮汕小吃鷓糕新鮮的時候色澤潔白,晶瑩透亮如琥珀,清香嫩滑,肥而不膩。再在鷓糕上灑幾滴果子露,甜中透香,越品越甘香、爽口。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鷓糕特色

鷓糕是一種風味獨特的糕點美食。澄海蘇南鷓糕最為出名,它又白又潤,甜而不膩,是用糯米、白砂糖、豬油和芝麻等上等原料製作的。做時先把糯米細磨成粉末兒,配上白砂糖和豬油上盤,清蒸而成,上面再均勻地撒上密密點點的芝麻。然後,將蒸成的鷓糕,切成圓的、方的、稜形的及指頭大的條條或其他各種形狀,裝入造型多樣美觀的盒子或陶缽等。潮汕小吃鷓糕新鮮的時候色澤潔白,晶瑩透亮如琥珀,清香嫩滑,肥而不膩。再在鷓糕上灑幾滴果子露,甜中透香,越品越甘香、爽口。

東里豬腳飯

是廣東

汕頭

傳統的漢族小吃,屬於潮菜系。入口軟爛無渣、肥而不膩、香氣四溢、膠綿而不沾牙。選料方面,豬腳的滷製過程是在陳年老滷湯的基礎上,酌量加入上好的醬油、冰糖、八角、豆寇、丁香、香菇、大蒜頭等原料,猛火煮開後放入豬腳,半個小時後改為小火熬煮,約3個多小時整個豬腳香汁滲透、皮肉軟爛,即可熄火。待滷湯涼卻後撈去上層凝結之豬油,然後裝入沙鍋,一般每一個沙鍋裝4只豬腳,再用保鮮膜覆蓋沙鍋口後置於冰櫃冷藏結凍即成。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東里豬腳飯起源

豬腳飯最初起源於東里的街邊大眾食品——半碗疊,顧名思義,半碗疊即是在盛有半碗米飯的碗中疊上一、二塊用東里傳統

滷水

手藝滷製的豬腳供顧客食用。東里豬腳飯選用優質泰國香米煮飯,飯軟滑而富於彈性、入口香氣四溢。

東里的豬腳飯至上世紀80年代初才走上規模化經營之路,正式登上大雅之堂。滷豬腳除供應店前顧客外,許多餐廳酒樓也慕名紛紛上門訂貨,好多顧客還特地購買滷豬腳捎給遠在廣州、深圳、香港、臺灣等地的親友,供不應求。

選料方面,店家特選皮白渾圓之豬後腳,因豬後腳較之前腳瘦肉較少,有利於久熬而肉不散。將豬後腳用刀破瓣,再每隔1釐米橫砍一刀至骨斷皮連。豬腳的滷製過程是在陳年老滷湯的基礎上,酌量加入上好的醬油、冰糖、八角、豆寇、丁香、香菇、大蒜頭等原料,猛火煮開後放入豬腳,半個小時後改為小火熬煮,約3個多小時整個豬腳香汁滲透、皮肉軟爛,即可熄火。待滷湯涼卻後撈去上層凝結之豬油,然後裝入沙鍋,一般每一個沙鍋裝4只豬腳,再用保鮮膜覆蓋沙鍋口後置於冰櫃冷藏結凍即成。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東里豬腳飯價值

豬腳飯除了美味,營養價值也很高,豬腳中的膠原蛋白是人體面板的主要成分之一,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面板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防止面板過早褶皺,延緩面板衰老等等。不過要知道豬腳中的主要可食組織為豬皮,其中含脂肪約20%,與豬肉的水平相當,少吃一些並無大礙,大量攝入則會導致熱量超標。肘子皮、豬頭肉等部位富含皮下脂肪,其脂肪含量可高達40%,不可不重視,否則養顏不成反增肥。

東里豬腳飯口感

正宗的豬腳飯,糯軟且有口勁,這是一對矛盾的對立,糯軟才會入味,但糯軟後無口勁又讓人食之無味;有了口勁,執豬腳大嚼時滋味生香,但有口勁卻往往不會糯軟,滋味無法滲到豬腳的深處。只有糯軟或只有口勁的豬腳都不是好豬腳。入口感覺軟爛無渣、肥而不膩、香氣四溢、膠棉而不沾牙,達到了落口消融的境界,肘子豐富的膠質和蹄筋“筋、骨、肉的的錯綜複雜”體現得淋漓精緻。

東里豬腳飯做法

1。豬腳洗淨,放入沸水中氽燙約10分鐘,再撈出沖水待涼,除毛後洗淨、瀝乾,接著放入160℃的油鍋中炸至上色後撈出,瀝油備用;

2。向油鍋中放入蒜仁、薑片、青蔥段略炸後即取出,備用;

3。取一砂鍋,先裝入作法2的材料與八角,花椒、桂皮、丁香、胡椒、陳皮,茴香、良姜、甘草、肉蔻、砂仁再放入作法1的豬腳,最後加入所有調味料及水,用大火煮至滾沸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續滷約1小時又20分鐘即可。

“䱱脯炊肉餅”也稱“炊䱱脯”,是流行於棉湖古鎮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傳統名菜,逢年過節,宴請聚餐都有它的身影。至今,一些單位食堂、店鋪小餐還會拿出這老味兒來調你的胃口,在這炎炎暑天,下飯特別“殺嘴”。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䱱脯,俗稱方魚、大地魚,是最容易混淆的鰈形目魚類。

晚清方澍在《

潮州

雜詠》中說:“飛飛鮃似燕,高御海天風。”意思是說鮃魚與燕子一樣出雙入對,鮃魚成對如御輕舟潛游於淺海,燕子成雙高飛於藍天。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白居易《長恨歌》有:“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比翼鳥,是傳說中的鳥名,據說只有一目一翼,雌雄並在一起才能飛,連理枝是兩株樹木樹幹相抱,古人常用來物比喻情侶相愛、永不分離。

《爾雅》中記載了5種怪物,其中有三種與比翼鳥結構類似,分別是比肩獸、比目魚、比肩民,他們的特點是隻有和另一位映象同類合併在一起,才能走、能飛、能游泳。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枳首蛇,它不用合體,自己就兩個腦袋,一頭一尾,總在“自相啄齧”。這5種神獸中,唯有比目魚有現實生物對應。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比目魚,古代記載:形如牛脾,身薄鱗細,紫黑色,半面無鱗,一魚一目,不比不行。與現在的“箬葉魚”相似。現在所說的比目魚是身體扁平、眼在一側的魚類的統稱,泛指鰈形目的所有魚類。

鰈 dié,形聲。字從魚,從枼(yè),枼亦聲。“枼”意為“薄片”。“魚”和“枼”聯合起來表示“一種身體形狀像薄片的魚”。本義:身體形狀扁平像薄片的魚。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鮃、鰈類皆屬於鰈目,因遊動似蝶飛而得名。在所有的脊椎動物裡,它們是唯一一類身體左右完全不能平衡的魚類。鮃鰈類身體甚為扁平,眼在頭部一側。本地市場上常見的“比目魚”主要是鰈、鮃、鰨三種魚類。

潮汕

稱“龍舌”的屬於鰨魚;牙鮃魚稱為“左口”,而多寶魚為菱鮃屬;偏口魚學名高眼鰈,而“滴丟”即鼓眼魚,學名木葉鰈。潮汕常將“左口”剖開後曬乾,稱䱱脯(或稱方魚),主要用作調輔料。

䱱脯、蝦米和香菇構成棉湖三大“補料”,幾乎所有餡料、炆類菜品都要用到它,故有補料“山海兜”之美稱。因為,這種搭配的確巧妙:䱱脯、蝦米的鹹香、甘香、臊臭香,和香菇、豬肉能複合成鮮臊味:潮人最喜歡的“膎”味。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

“䱱脯炊肉餅”在烹飪原理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利用海產乾貨獨特的“鮮臊味”,透過炊制使豬肉入味,形成具有“膎”味的特式風味。

鷓糕、東里豬腳飯、䱱脯炊肉餅